• 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建设巡礼

深化教学改革建设 催生丰硕教学成果——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建设巡礼(之四)

2008-11-111096发布者:

分享到:
 
     
 东南大学围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在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课程改革循序渐进
 
东南大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分层次规划建设通识教育基础课平台,整合大类学科基础课平台,凝练专业主干课,形成了校、院(系)、学科组共同建设精品课程的良好局面。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自99级教学计划设置全校统一的通识基础课程以来,我校通识课教学体系不断优化,不仅范围扩大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管法律、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军事理论等领域,学习形式扩展到必修课、公选课、人文必修课、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等类型,而且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一批精品课程。
 
东南大学先后开出中华人文精神等100多门公选课和人文必修课,内容涉及文、史、哲、艺术、综合等多方面。要求学生从中选修6个学分。《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等课程在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等数学课程着眼于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数学训练,初步建成了适用于电类、非电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等各专业类的课程体系。
 
大学物理课程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开出大学物理强化班、文科物理班、大学物理A、B、C班等;开设有演示实验开放课、小型创新制作室、各类选修课。并构建了集辅教、辅学、自主学习等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使整个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物理实验课程(工科)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了按学生能力培养、素质训练要求分层次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各年级、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按照个性化、分层次的改革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在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基础上,采用精讲课内、强化课外的措施,重视实践环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大类学科基础课程
 
在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内,按照大电类、大土木类、交通类、人文类、经管类等大类设置共同的学科基础课程,相关课程突破各课程自成体系的樊篱,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突出主干,删除重复,加强知识综合和学科交叉,取得明显成效。全校7个电类专业院系建立了由10门学科基础课程和5门实践课程组成的大电类共享课程平台;医学院各专业建立了由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等组成的院级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自动化学院将体现专业特色的5门主干技术类课程(检测技术、微机系统与接口、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组成课程群进行综合改革与建设,在体系优化、内容更新、信息量增加和课时压缩的同时,实现了课程之间的无缝衔接;交通学院、经管学院、人文学院也都整合形成了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3、根据学科特色,凝练专业主干课程
 
在校院两级基础课程平台上,按照专业内核要求,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凝练专业主干课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包括五门理论课程、两门实验课程、一门研讨课程以及信息处理概论等系列讲座。这些课程经过全面的整合优化,整体上提升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水平。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东南大学加大投入,加强规划(先后有180门课程列入建设规划),形成了校、院(系)、学科组共同投入建设精品课程的局面。至2007年,共有20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大部分学生享受到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2/3以上;大电类学生在校四年享用精品课程的学时数达到3/4以上。
 
二、教材建设成果丰硕
 
东南大学素有重视教材建设的传统。以学科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以教学改革促进教材体系完善,学校规划、出版了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并彰显专业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持续不断的建设使一批优秀教材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锤炼成为精品,如马文蔚教授主编的《物理学》、谢家奎教授主编的《电子线路》、管致中教授主编的《信号与系统》、黄锡恺教授主编的《机械原理》教材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被广泛采用,累计发行量均逾百万册,成为相关领域的经典教材。
 
在“十五”期间到“十一五”初期,学校共支持国家、省部和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选题300多项,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达125项;30多部教材获部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11种教材入选2004年高教社“全国高校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21种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或建设立项;一大批优秀教材被兄弟学校选用,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重视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规划出版了大学物理、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等系列教材。集“主、副、辅”于一体的大学物理立体化系列教材自1999年11月发行至今,已累计印刷420万册,被200多所高校使用。王步高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文字教材(五种版本)、教学参考资料、课外阅读文选、音像教材、网络CAI课件(三种),以及拓展教材达12种之多,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大学语文》教材之一。
 
电子信息类、土木类、建筑类、交通类、机械动力类等品牌特色专业出版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系列教材。电子信息类专业近年出版了近百部教材,其中《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部经典教材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土木类专业近年共出版《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等教材80多部;建筑类专业编写出版的《建筑制图》、《中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现代建筑理论》等系列教材大都获得过部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上述教材被兄弟院校广为采用,逐步形成了体现东南大学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教材建设体系。
 
学校重视网络教材建设工作,投入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进行课程上网工程,目前已经有300门课程上网。在近年部省级以上多媒体课件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60多项,《大学物理》网络课程荣获全国电子出版物最高奖——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学校对教材选用有严格的要求,强调教材选用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前沿性。全校2000门课程中选用国家、部省、校级规划教材约70%以上,选用近五年出版的新教材80%以上。对内容更新速度过快的课程,自编教材讲义200多部,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三、构建“四位一体”
 
研究型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丰富网络助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努力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鼓励教师突破各课程自成体系的樊篱,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突出主干,删除重复,加强知识综合和学科交叉,取得明显成效。机械学院在全国率先全面构建了以创新设计和现代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新“机械设计”课程;土木学院将十多门工程结构类课程,整合凝炼成综合性更强的“工程结构设计”主干课程群;从80年代开始,大电类整合形成了由10门理论课程和5门实践课程组成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90年代,大土木整合形成了共享的学科基础平台。目前对课程的整合已经进入专业主干课的纵向整合阶段。
 
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将优化的内容,以精彩的方式,传授给渴望求知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一批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创造出多样化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一批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引入学科前沿内容,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发了学生求知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学校每个专业由高水平教授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导论课,全校共开出58门学科前沿课。他们将国内外考察过程中搜集到的最新资料或图片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精心的筛选,连缀起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及各部分教学要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这种大信息量、大广角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感受到“高峰体验”,产生了科技创新的动力,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实践教学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训练
 
学校构建了包括普适基本要求层次、学科基础实验层次以及综合实践训练层次在内的三层次课程体系。普适基本要求层次使学生刚入学即能了解工业生产全过程和相关要素,增强工程意识,实现学习方式从中学向大学转变。学科基础实验层次使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综合实践训练层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校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目前全校理、工、医等专业课程体系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课程占总实验的课程总数的90%。
 
学校不断扩大实验教学开放度,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初步开放。学校构建了由网络化实验室底层设计、资源平台、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全校各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和大类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全部实现了网络化实验室底层设计。学生可自主确定并预约实验时间、选择实验项目、进行相关技能测试、完成实验预习与复习、实现师生交流互动。
 
学生实习依托工程、回归工程。每年近100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的教学在校外单位完成。一批学生通过爱因斯特计划,远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大型企业实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自主研学在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平台上逐步推进
 
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自主研学,丰富网络助学,构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下的学习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学校努力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自主研学平台。
 
在课内,鼓励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学校开出80多门研讨课和58门学科概论课,使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在课外,学校出台了《学科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办法》、《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等文件引导高水平的学科、科研支撑本科教学;设置课外研学学分,规定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通过课外自主研学活动取得2个课外研学学分。目前,每年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近50项,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每年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共约3000项,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次。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和部省工程中心成为学生自主研学的重要场所。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在此良好的科研训练平台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 21 篇,取得专利10项。
 
——网络助学平台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中全方位发挥作用
 
东南大学网络助学平台由“走进东大·概况”、“走进东大·学习”、“走进东大·研究”、“走进东大·育人”、“走进东大·生活”五个部分构成,学生可以快捷地获取在校学习、研究、生活的全方位支持信息;初步建成集资源建设、资源使用、资源管理和成果展示为一体的东南大学课程中心,以满足教师网上备课、教学、答疑,学生上网自学、复习、讨论的需要;课程中心约300门课程面向学生开放,这些课程分别实现了网上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答疑、网上测试等功能,教学的时空范围得到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引领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改革硕果丰盈
 
近年来,东南大学按照教学工作规划——发布项目指南——院系组织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项目认定、中期检查、结题验收、项目推广等一整套规范程序管理推进项目运行。2005年以来东南大学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0多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50多项,东南大学年均自主教改立项超过100项,在研项目保持在300项以上。研究内容涉及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考试改革、双语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等。全校30多个专业、180门课程、150多种教材、300多门网络课程或课件纳入建设规划,300多名正教授和超过600名副教授参加到教学改革建设中来。一大批学科带头人、高水平教授领衔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领衔对优秀生培养、大类培养、交叉复合培养、产学研合作、长学制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研究,领衔开设研讨课、双语课等新课型,领衔申报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等,大大提升了教学工作的水平,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如,在第四、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获部省级以上奖励教材累计达37项;10个专业成为国家第一、第二类特色专业,25个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60个课件获得江苏省优秀课件奖,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个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郑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