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大学生怎样炼成亿万富翁

2008-12-151065

分享到:



   来源:《新前程》   
 
  短短五年,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IDC服务提供商之一, 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1亿元。徐毅征也完成了从穷学生到亿万富翁的蜕变。而这只是开始。这位稚气平易的大学生富翁开始进入B2B、B2C和服务外包行业,并准备在南京建设两栋10层的总部大楼,伺机将公司运作上市。

  徐毅征最欣赏的商业领袖是盛大的陈天桥,他几乎克隆了陈天桥的基因,和陈天桥一样是白手起家,和陈天桥一样短时间里成长为亿万富翁,一样注重德性,也一样干练和果断,认准机遇就全力以赴。解读成功者,这是后进者copy机遇的最佳方案。而会学习与会模仿这是一个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勤工俭学中发现商机

  很多老人都会这样回顾自己的人生:每个人一生中都有那么一两次非常好的机遇,可惜那会儿不懂得抓住,一生就此碌碌无为而过。徐毅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坦承,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因为进入这个行业的时机抓得非常好。而这个机会出现得多么地不经意,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放在心上,而让其如时间河流上漂浮的一只小船一样悄然漂走。

  2003年,还在东南大学读大三的徐毅征,认识了一个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朋友,“我跟他的私人关系还不错,于是到他开的一个服务外包公司学习用C++语言做开发,也算是勤工俭学吧。”这样勤工俭学的想法和经历,很多大学生都经历过,大都以获得实习单位的一纸实习证明然后继续回到学校过食堂、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而告终。徐毅征却从中发现了一个大商机。

  原来徐毅征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后台服务器对程序进行测试,而他所实习的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实力购买庞大的服务器机群,因此不时需要租借。在这个过程中,细心的徐毅征发现,要找提供服务器租借的公司并不容易,北方倒是有几家比较大的公司如万网,但是由于南京是在南方,属于电信的势力范围,而北方的租借服务器的公司大都用网通的机房。南北互通差导致用户体验不理想的现状,让徐毅征冒出一个想法:要是我在南京成立一个租借服务器的公司,那么服务体验肯定会更好。

  “广告公司、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等需要上网的公司应该都对IDC有很大的需求。”徐毅征一想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就兴奋不已,仿佛自己找到了一个大金矿。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当徐毅征把他的想法向他的朋友提出的时候,他的朋友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并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告诉徐毅征,仅有想法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看市场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大。他的朋友还给其泼冷水:你要技术没有技术,要经验没有经验,甚至还没有钱,怎么创业啊?

  过来人的一席语重心长的话让徐毅征开始冷静下来,发现自己真的是要什么没什么。“我是一个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全力去尝试的人。”徐毅征的这种性格让其开始踏上了对IDC行业的“上下求索”之路。

  他断然结束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到处找来关于IDC的技术书籍进行学习,当然书本只是提供了基本知识,要掌握最新的、最具有操作性的IDC技术,咨询和学习同行是一个捷径。徐毅征告诉记者,他当时到处在网上找做IDC的人,争取成为他们的朋友,然后请教从技术到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一个来自无锡的做IDC的人告诉了我很多关于IDC产品怎么卖出的经验。”

  与IDC行业的人士深入交流后,徐毅征更坚定了自己当初的判断:IDC是一个成长非常快的市场,同时竞争并不激烈,利润率还比较高。确实,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沉寂了两三年的中国互联网慢慢开始复苏,而各种传统企业也得到启蒙,开始注意在互联网上建自己的脸面——官方网站。

  更让徐毅征惊喜的是,做IDC门槛并不太高,初期可以先代理知名公司的产品,而做IDC最主要的成本——服务器和带宽也可以随着业务的增加逐步而增加的。这很适合还是个穷学生、没有资金的徐毅征。

  2003年9月18日,经过5个多月的酝酿,用到处筹措来的几万块钱,徐毅征成立了南京创网科技有限公司,踏上了IDC的长征。

  不止于小富即安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是徐毅征QQ上的签名。这可以看作是徐毅征创业5年的总结。他自己认为是有些小智慧的,不然也不会在IDC起飞阶段趁势而起,但他更认为自己能有今天,靠的是“德”而不是小智慧。

  “我是很幸运的!”徐毅征从来不忌讳承认这一点。因为很多公司成立很长时间了还在“脱亏”的生死线上挣扎,而南京创网科技有限公司经历的这种痛苦时间很短。徐毅征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他也担心没有什么业务,公司会很快做不下去。因此,公司成立初期,为了增加收入,徐毅征什么都做:代理国际、国内域名注册、网站建设……代理知名公司的产品让公司每天都有一些小收入,虽然不多,但还不至于绝望。

  得益于IDC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在公司成立不久,徐毅征就获得了政府桥政建设的一笔3万元的订单,“当时很兴奋啊!”至今回忆起当年拿到的第一个大单时,徐毅征还难掩激动。

  不过什么事情都想做得比对手好的徐毅征自然不满足于靠代理别的公司的产品而获得简单的价差。他明白,要想比别的IDC公司做得更好,跑得更快,获得客户的认可,一定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于是乎,他一边做“杂活”,一边潜心研发自己的IDC技术,最终开发出了独创的自主研发主机系统,同时还开创性地实行以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按需订购的销售模式。在不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后,徐毅征马上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和特色来,从这一点上看,徐毅征是很聪明的。

  业绩证明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是值得的。公司成立一年后的2004年9月,南京创网科技有限公司每月的收入已经稳定在40万元左右。

  公司业务发展到这个程度,换作很多人已经觉得很满足了: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学生到现在的每月数十万元进账,可以实现买车买房的愿望了。但徐毅征的心却更大了。

  “既然市场发展那么快,那为什么不把在南京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城市中去,迅速占领华东市场?毕竟华东当时还没有很强势的IDC公司。”徐毅征说。他当时想到的是自己亲自冲锋陷阵,到其他城市去拓展业务。

  “当然,南京的公司业务不能落下。”徐毅征明白自己的根据地还是在南京,如果因为外出拓展业务而把南京公司的业务落下了,那么就得不偿失,本末倒置。徐毅征把自己远在苏州的要好的大学同学请进公司,成为合伙人,同时将优秀的员工提拔为中层管理人员。一切安排好之后,2004年9月,徐毅征来到了大上海!

  上海外滩的旖旎风情徐毅征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欣赏,因为上海的IDC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大上海的人力和房租成本都比南京高多了。“我当时只带了三个人:一个技术、一个客服、一个网管来到上海。”这四个“火枪手”开始在十里洋场打拼了。

  徐毅征租了一个足够四个人住的套房,还租了办公室。“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我们不能多招人,所以我也亲自上阵——做技术、抓业务,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这时候我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一宿,还是比较辛苦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个月。“两个月就实现了赢利,也证明了复制南京模式是行得通的。” 徐毅征说。但新公司要真正进入良性运转并不容易,徐毅征一直在上海呆到2005年9月,整整一年。

  让团队每个人都赚到钱

  显然,上海滩的打拼让徐毅征也意识到了,如果每个市场都要他亲自开拓,不但不利于公司的扩张,而且自己也很辛苦。

  “于是我想到了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扩张。”徐毅征说,那就是给予核心员工一定的股权,让其到外地去开分公司。

  2006年,徐毅征开始这种模式的试验。北京分公司(网联中国www.99to.com)、福州分公司(国网数据www.7data.com)、一个专门针对低端IDC市场的公司(互易中国www.53dns.com)陆续成立。一年成立并运营三个分公司,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但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徐毅征做到了!

  “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如果我拥有的股权超过1%,那么华为做不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道理很简单,一个你拥有100%股份的公司如果每天挣1000元钱,那么你也才赚1000元,而如果一个你拥有1%股权的公司一天能挣100万元,那么你一天却可以赚1万元。” 徐毅征说,人是最重要的,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赚到钱是很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员工才有归属感,公司也才能做大。

  徐毅征为了刺激核心员工,采取的分红模式也非常赤裸裸:只要分公司进入持续赢利阶段,那么每到一定的时期(有可能是一个月也有可能是两个月),徐毅征就在分公司里扣掉成本后拿出赚取的利润分红。比如,北京分公司两个月利润有20万,北京分公司的经理占有10%的股份,按比例北京分公司的经理就能得到2万元。徐毅征告诉记者,为什么不是采取年度分红或者两三年以后再分红的模式呢?“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有很多消费欲望,希望分红能尽快兑现”。这种分红模式确实让各个分公司的经理拼命想尽办法把利润做上去。

  徐毅征创业时期的元老,现在大多已经成为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不少已经在南京买车、买房,每月获得数万元的分红,他们拥有的财富比许多同龄人要丰厚很多。

  通过财散人聚的方式,目前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南京、上海、北京、福建、镇江、深圳、宁波、杭州、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总数达到了400多人,旗下的“中国数据”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4位。


elab.icx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