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风采

教书育人 止于至善——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吕志涛院士

2010-05-251608发布者:

分享到:

 

     在东南大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他虽然已是花甲之龄,但仍然带病工作,常年奔波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就是我国土木工程学界著名的预应力专家吕志涛院士。听说记者采访,他等博士生论文答辩一结束,几乎是小跑着赶回他的办公室。这种一贯的工作作风立刻感染了笔者。没有想到,对他的采访是从他对自己导师的回忆开始的。
  导师的37本笔记和37本书
  吕志涛院士曾在东南大学校刊上说过:“我能有今天,全靠很多老师,特别是我读研究生时两位导师———徐百川教授和丁大钧教授。他们呕心沥血,循循教诲,培养和指导我成长。徐老师教育我如何做人,如何成才;丁老师指导我专业的提高和发展。我很庆幸。
  吕院士所说的徐百川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结构工程专家。他从1950年到70年代末,一直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系主任。从1963年到1979年,他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做了认真的摘记。据不完全统计,他在这十多年中,在硬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了200多万字,且绝大多数是英文,共37本。吕院士说到这里,满怀深情地追述道:“这些宝贵的笔记本都已交给了我,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丁大钧教授,是我国结构工程界公认的一代学术权威。迄今,他已编著并出版教材、参考书和专著共37本,1200万字。他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50多篇刊于国际权威刊物上。
  两位老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学风和教风都十分勤奋、严谨。这种踏实上进的风气对吕志涛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至今仍然十分清楚地记着徐百川老师的37本笔记和丁大均老师的37本书。这些笔记和书既是他人生路途上提醒自己不断奋进的一个醒目路标,也是吕院士在教育培养研究生时常常引用的经典故事。
  抓住学生 也得抓好自身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系)是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于1922年创办的。八十年来,在茅以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丁大钧等几代教师的刻苦努力下,土木学院一直严守着“止于至善”的校训。吕志涛院干继承并吸纳了老一辈学者严谨的治学风格,同时,他将这种作风运用到实际教学和科研中,特别是运用到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
  吕志涛院士曾对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认为:“研究生培养要抓开头,抓选题,抓研讨课,抓平时,抓论文质量,抓自身。”简单地说,抓开头,是指研究生一开始就要从严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抓选题是指选题不仅要抓得早,而且更要抓得准;抓平时,是指对培养学生要从点滴做起,从学生的每个方面抓起;抓研讨课,是指老师要能带领学生一起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抓论文质量,是指老师要勤于修改,善于发现问题。
  吕院士在强调抓住学生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老师要抓好自身。他说:“作为导师,应正确对待研究生,要培养他们,而不要把他们作为完成科研工作的劳动力。做到以培养为主,协助完成科研项目为辅,使用为辅。应该多为研究生的将来发展想想,少为自己的‘出名’、‘挣钱’动脑筋,一句话,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不应放松。”作为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他特别强调老师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上的表率作用。百忙之中,他亲自起草了《东南大学学术规范条例》,将自己的治学体会和经验熔注进去。
    由于长期以来,吕志涛院士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他培养的学生都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譬如,他指导的一名叫刘军进的博士生去年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时间不长,就表现出突出的思想素质和很强的业务能力。该单位的负责人在给东大反馈的信息中说:“多少年来,没有分到过这么优秀的毕业生。”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近年来,东南大学的土木学科在全国土木界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得益于茅以升、梁治明、徐百川等人开创的优良传统,也与吕志涛院士一贯倡导的治学指导思想分不开。他认为:在学术上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前沿意识;同时,在培养研究生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他的学生中有的性格好静,不善言辞,吕院士就建议他去学工程基础理论;有的学生性格好动,善于交往,吕院士就建议他去搞重大工程技术研究。由于搞基础研究比较枯燥,难出成果,待遇又低,吕院士煞费苦心地从横向科研经费和收入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基础理论研究,改善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待遇。
  由于吕院士提倡创造性和前沿意识,就使他的研究团队能始终瞄准国际一流;由于他又尊重个性,就使他的学生能时刻保持对自己学科方向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就使东大结构学科在工程基础前沿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研究上都形成了强有力的团队,这个团队在不断地制定新的目标,关注国际前沿的东西。在学科带头人吕志涛院士的统领下,他们既联合攻关,又有各自发展的方向。如在国内结构工程研究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孟少平、冯健教授;在施工技术及新结构施工过程控制上很有成就的郭正兴教授;研究非金属预应力筋在工程中应用的张继文教授;桥梁结构研究的刘钊副教授,结构分析研究的吴京副教授等等。这些昔日的学子已经成为吕院士的预应力研究团体中的骨干成员。以此为基础,他们成立了南京东大现代预应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东南大学华东预应力技术联合开发中心。两家公司既是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同时又可以从社会服务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他们将从社会上获得的利益的大部分投入到基础研究,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吕志涛教授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预应力结构等土木学科建设上作出了突出成绩。同时,他运用他的理论为珠海拱北海关、北京西客站、南京电视塔及南京奥体中心等国内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提到这些骄人的业绩时,吕院士却淡淡地一笑。他说:“那只是一小点。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不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在提到预应力研究领域时,都能立刻想到东南大学的名字。这个梦想的实现必须要我们几代人教好书、育好人!幸运的是,我的这个梦想正在慢慢地实现!”(嵇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