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善论坛

抢抓机遇 奋发作为 不断开创东南大学“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东南大学科技工作会议报告 副校长 沈 炯

2011-05-251761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本次会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十二五”开局之时召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心议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全校“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部署下一步科技工作任务和要求;探讨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挖掘科技发展潜力;动员全校科技人员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为学校的争先进位、全面提高科技综合实力而奋斗。现在,我代表学校就“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并就“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发展进行部署和动员。
  一、“十一五”的科技发展与经验
  “十一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贯彻“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在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下,针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按照“集成创新、突出重点、带动全盘、跨越发展”的原则,创新性发挥东南大学的综合科技实力和优势,有重点地配置科技资源,在信息科学、土木建筑、生命科学、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运输、材料科学等重点领域多层面展开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推动全校各个研究领域的协调、共同和集成发展,力争项目、人才、基地的明显跨越和成果、应用、收益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在全国有显示度和特色的科研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经费持续逐年递增,全校科研经费合计40.478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15.7292亿元,横向经费24.7489亿元),位列江苏高校第一、全国高校前列,同比“十五”期间的21.2亿元,增长90.3%;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其中合作10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共获省(部)级奖68项,其中一等奖25项(其中合作5项),二等奖43项(其中合作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477篇,EI收录论文5544篇,ISTP收录论文2878篇;申请各类专利5786项,其中发明专利2871项;获专利授权3009项,其中发明专利1021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逐年攀升,2006年位居全国高校第10名,2007年位居全国高校第8名,2008年位居全国高校第4名,2009年位居全国高校第6名。
  我校充分重视发扬百年人文传统,充分重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和分类指导,倡导借助理工科优势学术背景,打造我校交叉融合发展社科的特色,通过不断完善人文学科生态布局,促进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发展。2008年成立社会科学处,专职管理我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2009年召开首届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议,总结学校人文社科发展的成绩、经验和不足,探索文科发展的规律、途径和方法,制订一系列人文社科管理办法。社会科学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为学校人文社科发展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十一五”期间我校人文社科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产出省部级高水平学术成果、开展基地建设构建学术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研究实现突破,原始创新厚积薄发。
  “十一五”期间,我们针对学科优势和特点,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注意选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增加配套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使我校牵头承担的“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8项,同比“十五”的322项增长138%;获资助经费25337.6万元,同比“十五”的8630万元增长194%,其中主持重大、重点项目17项,获资助经费3345万元;还涌现了一批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团队和年轻学者。如:尤肖虎教授研究组对于未来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完成我校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此后崔铁军教授研究组又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且在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两个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并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崔铁军教授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和数学系曹进德教授研究组的“复杂网络的同步和动态特性研究”双双入选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十一五”期间,我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973”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先后共承担“973”项目8项(其中:民口6项),项目总经费18249万元,主持二级课题26(民口)项。
  2、应用研究保持优势,优秀成果层出不穷。
  “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的“863”项目共计95项,获项目经费约1.4亿元;重大专项共计9项,获项目经费约1.5亿元;支撑计划共计19项,获项目经费约1.2亿元。在“863”项目、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的支持下,我校相继产生了未来移动通讯技术、高低压功率集成电路技术、大跨空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沥青桥面铺装技术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取得一大批专利,使我校成为国内一流以至世界有影响的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显示技术、生物技术、土木交通工程技术等的重要研发基地。南极科考支撑平台、人民日报社大楼设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的承担,为提升我校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3、团队建设成效明显,创新活力充分焕发。
  “十一五”期间我校十分重视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使我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总数达到25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9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含滚动),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形成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在争取科研资源和产生科研成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团队。
  4、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力争做到数量与内涵建设同步发展。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11年将进驻,这必将进一步巩固我校通信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新建各类科研基地22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建)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9个。目前我校国家级、省级各类重点实验室除个别理科外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学院,为我校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各类科研基地已成为我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校科技工作的主要贡献者。“十一五”期间,各类科研基地争取的科研经费占全校43%(不含军工),国家级奖占94%、省部级奖占85%,发表的SCI论文数占77%(不含军工),88%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科研基地教师,我校两个国家级创新群体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同时,我校300万元以上的纵向重大、重点项目主要由科研基地科研人员承担。
  5、国防科研领域延伸,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2006年12月成立了东南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完善了国防科研管理机构。保密资格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科研生产许可证获得通过并有效运行,为国防科研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在传统优势国防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需求,拓展能源、力学、控制、生医等多个学科方向参与国防科研,扩大了国防科研领域,为“十二五”国防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申报成功我校首个“973”牵头项目,并获得我校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对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申报成功“973”牵头项目2项;承担国防创新类项目6项,在教育部高校名列前茅;积极承担国防重大专项项目9项,参与国防重大专项的科研工作。获批两个教育部国防类重点实验室,使我校国防科研基地实现零的突破。参与国防重点型号任务,研究成果获得好评。航空、航天等行业基金对我校开放,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
  6、国际合作不断深入,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宽国际与地区的科研合作,尤其重视国际科研合作载体建设。2006年成立了中法生物医学信息联合研究中心,2010年续签了合约,2007年成立了东南大学—安捷伦联合实验室,2008年成立了东南大学—三菱电机联合实验室,2009年成立了东南大学-罗德与施瓦茨联合实验室,2009年东南大学-飞利浦显示研发中心又续签了5年合约,2010年成立了“东南大学!—澳大利亚ATN纳米科学联合实验室”,目前正在筹建“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十一五”期间我校与一批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研究,包括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开展隐身衣的基础研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开展的“燃煤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技术合作研究”中英联合创新项目的研究,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展绿色建筑的研究等。另外,还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如波音公司、美国B&W公司等开展合作研究。国际科研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优势学科基础研究水平,扩大了国际知名度。
  7、产学研合作方兴未艾,服务能力大为提升。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十一五”期间,东南大学在总共7项指标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东南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与了72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涉及省拨经费超过7亿元,在江苏高校中名列第一。2009年江苏省政府开始设立的产学研前瞻项目,东南大学承担项目已经连续2年排名第一。“十一五”期间,我校产学研合作已形成了特有模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建设不同的产学研载体,形成了三个圈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成了3个区域研究院、5个专业研究院、37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三个圈层的产学研载体共承担项目800多项,科研经费超4.2亿元,承担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21项,一大批成果落户合作企业,大幅度提升合作企业市场竞争力。
  8、创新格局更为完善,生命科学科研水平提升。
  “十一五”期间,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了新的医学院。生命及医学科学共获得1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比“十五”的46项增长165%;获得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承担“973”二级课题7项、承担国家“863”项目7项,并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9、人文社科初现特色,科研体系日臻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70项,其中2010年37项,是2006年的12倍,在全国以工科为背景的高校中遥遥领先。获省社科基金53项,立项率稳步提升,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科研成果方面,“十一五”期间我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此外,还获得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CSSCI和SSCI索引论文数大幅度提高,其中SSCI论文在“十一五”期间达到60篇。我校不断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获批江苏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校第一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009年人文学院“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发展研究所”、2010年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中心”相继获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人文社科领军人物方面,“十一五”期间当选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委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各类软科学项目和决策咨询项目逐年增加,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效果显著。
  回顾“十一五”的历程,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科技工作全局。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把落实———坚持基础研究的先导地位。“十一五”是我校基础研究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我校建设的一批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从事基础研究的核心基地,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创新成果大大提升了我校基础研究水平;同时加大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
  ———坚持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我校充分认识到科研过程能够培养队伍,锻炼人才,促进教学,提升水平。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单枪匹马的时代早已过去,必须组成团队。“十一五”期间涌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相当规模的科研团队,在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坚持产学研结合载体建设为基础。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建设是保证产学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联合地方政府,和众多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东南大学的产学研模式。
  ———坚持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加强过程管理、费用管理、考核与奖惩管理,进一步完善动态管理体制,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以确保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这些都是我们“十二五”发展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只代表过去,“十二五”我们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依然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一)人力资源与高层次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我校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我校科技人才状况看,人才问题仍将成为我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大项目的承接依赖于杰出人才及其团队,高水平成果的产生取决于杰出人才及其团队的创新性工作,由于国家科技政策的改变,人力资源不足制约了我校科技总量的做大。
  (二)科技资源整合不足,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高校科技发展要实现重大发展,就必须具备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具备促进重大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能力。但目前我校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科研队伍整合困难、利用效率较低。我校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其蕴藏的潜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产学研合作源头不足,促进产学研合作相关政策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前瞻性研究还不够充分,导致能引领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不多,有影响的大项目大成果偏少。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的校内环境尚不能支撑有效运行,目前专业研究院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和运行,仅有教授团队和兼职管理人员,很难做实做大做强。学校人才考核制度亟需改革,形成一种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制度。高校从事产学研推广工作的人员偏少,均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同时,产学研推广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工作人员缺乏技术背景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以及市场意识的专门培训。
  (四)组织和管理体系滞后,制约科研效率的提高
  我校原有科研组织方式及管理体系滞后,不适应组织大项目、产生大成果;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国家科技政策的变革;现有的管理队伍不能胜任充满挑战的竞争格局;现有的科技政策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院系科研二级管理未能有效运行,学院的管理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五)直面外部激烈竞争,应对挑战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我们面临着来自外部,尤其是兄弟院校竞争的严峻压力。兄弟院校组织大科研平台、大项目的力度与能力对我校提出了挑战;在整合科技资源以及科技管理上积极应对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的变革能力也对我校形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与兄弟学校的快速进步相比,我校亟待解决的是提升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与东南大学“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相比,与实现“争先进位”的要求相比,与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贡献相比,与东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及他们对学校的期盼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国家级大奖、大项目、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还偏少且储备不足;基础研究的瓶颈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覆盖面不宽,高质量SCI收录的论文偏少;国际科技合作体量小且水平有待提升;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不够;产学研合作链尚需完善。
  虽然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十二五”更是充满发展机遇的五年,是我们大展身手的五年。全球科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域发展和江苏全面小康的进程都给我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舞台。客观地分析面临的挑战、机遇、任务和资源,我们有理由认为“十二五”期间将是我校科技的战略发展期和战略积累期。作为战略发展期,我们将依托“十一五”形成的工作基础,切实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抓住社会、经济和地域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懈努力寻求更大发展。作为战略积累期,我们将通过“十二五”期间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研方向的优化布局,形成“十二五”冲击一流科技强校的能力和潜在优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东南大学“十二五”科技工作发展战略是: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科技集成优势,全力投入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活动和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寻求基础研究新突破,强化高新技术、应用基础和国防科技新特色,形成开放性、高层次、紧密型的科技开发和产学研合作新格局。
  东南大学“十二五”的科技工作奋斗目标是: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优势学科,增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及研发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总体水平力争在全国高校进入前十位。
  三、“十二五”的任务与战略措施
  为了实现我校“十二五”争先进位的发展目标,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要求,我们面临着艰巨的“十二五”科技发展任务:
  努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一个能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批以高水平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支撑的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一支创新活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共建一条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链,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载体,产出一批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要力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0项以上,其中重大、重点项目至少15项;牵头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不少于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约3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5项。科研总经费年均至少增长12%,2015年科研经费到款超过18亿元。力争获得各类国家社科项目6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取得进一步突破。
  “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新增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0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使一批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力争获得省级以上人文社科基地5项。
  “十二五”期间,要力争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至少12项,其中一等奖至少1项;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至少30项;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SCI收录论文总计7500篇以上;同时,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计分别达到5000件和2000件,PCT专利总计至少达到150件。
  “十二五”期间要做实做强苏南、苏北、苏中地区三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辐射江苏全省的基础上影响华东、走向全国。与10家以上大型企业结成合作战略联盟。力争横向科研经费达到30个亿。
  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切实实施有效的战略措施,以实现“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些战略措施包括:
  1、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科技体制机制。
  “十二五”期间,科研管理的建章立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新建和修订一批科技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校的科研管理,有效推进我校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学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探索科研管理机构的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和各种制约,显著增强我校积极应对国家科技体制变革的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学术沙龙和论坛等多种形式,营造更加浓厚的有利于产生原创性和突破性重大成果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文化。
  2、加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把科研项目争取、科技成果产出与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项目争取、成果产出与科技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的相互促进。切实加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
  3、增强原创性和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出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科技需求,在基础科学、战略高技术、行业共性核心技术以及新兴尖端技术等研究领域,通过超前部署基础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原创性研究和集成创新研究,在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能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战略高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幅增强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带动科技产出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4、强化国防科研管理。
  我们将在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的基础上,面向空间和海洋领域,整合校内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在若干项重大重点工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取得标志性成果。在总结多学科交叉承担重大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重大项目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支持,为项目任务高水平完成和重大成果的产生提供保障。在校企联合实验室中探索运行新模式,促进纵横向项目和成果转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国防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的完善,调动国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国防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以创新模式促进重大成果的产生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领军人才的涌现。继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争取在国防“973”牵头项目、重大专项、创新项目上取得更大成绩。
  5、进一步推动理科、医科和人文社科的科技工作分类指导和协调发展。
  要继续对理科、医科、文科和经管学科的科技活动在经费支持、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政策倾斜。鼓励和资助理科、医科、文科和经管学科与工科的集成和学科交叉,重点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6、推动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
  深化与各级政府、特色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大型骨干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参与政府主持的各类重大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成为先进生产力的策源地和科技攻关的尖兵,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突出贡献。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快南京“无线谷”建设,继续强化苏州研究院、常州研究院、无锡分校等平台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异地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努力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和更好的效益。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全方位的战略技术联盟,以项目为载体,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7、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摆到科技发展的突出位置。
  强力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大幅度提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跨国公司建立更加长期、稳定和深入的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政策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学术活动,使广大教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学术组织的比例大幅增加。
  同志们。“十二五”为我们展示了跨越式发展的前景,也为我们提供了创造业绩的舞台,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校党政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和帮助全校科技人员努力绘就东南大学“十二五”科技的美好蓝图,为实现学校的争先进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