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科研的动力是兴趣———访2011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叶继红教授

2011-12-311702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叶继红 女 1967年1月生,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委员、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轻钢结构的抗震、抗风、抗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10余项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SCI、EI收录论文六十余篇,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担任分会场主持。系列研究已在北京四机位维修机库、北京老山奥运自行车馆等重要工程获得应用。在研究生论文指导方面,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3人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励。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11年10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叶继红教授的项目“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抗风研究”通过最后一关评审,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称“杰青基金”)。这是土木工程学院继吴智深教授(2003年,海外类)、李爱群教授(2007年)之后,又一位获此殊荣的老师。
  11月10日下午3点,我们来到叶老师的办公室,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能否请您讲讲自己的求学、成长故事,您又是如何与土木工程结缘的呢?
  叶老师:选择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确有一段故事。我想你们跟我在高中的时候一样,对于自己的志愿并不太了解。我的外公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先生,曾留学日本,我一直很崇拜他。他当时跟我说,你就选择土木吧。道理也挺简单,就是因为人总是要住房子的,所以学了这个专业你永远不会失业。父母也比较支持外公的意见。另外我的舅舅也是从事土木工程的,但是舅舅却持反对意见,他觉得女孩子学土木工程会比较辛苦。但这反而更加引起了我学习的兴趣,可能是骨子里有一种挑战难题的欲望吧。我参加高考是在1985年,当时的“工民建”专业已经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于是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这一专业很感兴趣。
  记者:您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且是两位院士的学生,师从名校名师,博士后出站到东南大学工作。您能谈谈三所土木名校对您成长的影响吗?
  叶老师:我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哈工大,博士就读于同济大学,后来又回到哈工大做了博士后。我认为本科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阶段,因此我对哈工大的感情也是最深的。哈工大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非常扎实的理论训练。跟现在的“宽口径”
  不同,我们当时的课程没有现在这么广,课的门类比较少,但是专业课的学时非常多。
  像《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结构动力学》这些课程每一门大概都有60~80个学时,而像《结构力学》的学时甚至多达100个学时。另外,当时给我们上课的多是如今看来很有名望的老师,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深深地影响了我。当时学院从辅导员到书记都对我们学生十分关心。记得我入学的第一天辅导员就能叫得出我的名字,这让离家求学的我感到特别亲切。
  我的考研之路也有一段趣事。虽然我很喜欢科研,也一直在认真地复习备考,但是男朋友的反对让我一度想放弃读研这个想法。辅导员知道后,把这事跟向学院书记汇报了,于是书记便找我谈话,做我的工作。他帮我分析了自身的条件、国家的需要,甚至表示愿意做我男朋友的工作。书记情深意切的动员让我很感动。这样我才读了硕士。
  我硕士师从徐崇宝老师。徐老师的研究方向“大跨空间结构”跟沈世钊院士是一致的。于是我在得到徐老师细致入微指导的同时,也有幸得到了沈院士的很多指导。沈院士当时虽然身为哈建大(当时尚未与哈工大合并)的校长,但每周一次的学术探讨会他从未缺席过。这种定期见面、讨论的方式对我后来指导研究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沈院士常说,你们虽然是“小硕士”,但要尽早地开始接受学术熏陶。所以我感到当时的学术气氛是非常浓厚的。
  我的博士就读于同济大学。作为土木方面的著名高校,同济大学让我有机会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学习。我当时的那些师兄师姐,如今都在土木工程领域有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对我的帮助也是很无私的。这让我的课题进展很顺利。博士期间我师从沈祖炎教授(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作为同济大学副校长的沈老师每天都很忙碌,但即使再忙他也会定期跟学生讨论学术问题。在他看来,做学问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跟沈世钊院士是一样的。我想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共同的品格。读博除了让我知道了做科研的基本流程,更让我成为了一个十分理性的人,让我学会了怎样客观地对待人和事。
  东南大学是我工作的地方,是我立业的地方,是我的事业开花结果的地方。我学习、工作的三所大学的土木学科在中国都是名列前五名的,所以,我是幸运的。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大众教育”的教育模式跟过去“精英教育”的教育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
  叶老师:我们当时的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模式,专业特色很明显。可能99%的同学毕业后都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我认为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仍然是精英教育模式,但本科教育已经是大众教育模式了。本科的大众教育模式导致招生时的“宽口径”,于是各个专业的界限便不很明确。现在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以外的行业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大众化教育使得整个一代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从这一点上讲,应该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吧。
  记者:能谈谈您获得杰青基金的过程和您的感想吗?
  叶老师:杰青基金是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的一种。首先需要填写申请书,专家会根据申请书进行函评等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确定参加答辩的人选。答辩的内容、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答辩是按照大学科进行的,包括的一级学科非常多。我的项目是在工材(工程与材料学科)组,包括了采矿、热物理、材料、机械制造、水利等等,共有18位专家出任答辩委员。淘汰率还是很高的,像今年仅建筑这个领域就有近60人申请,参加答辩的只有6个人。最后只有4人获得了资助,包括建筑、给排水、环境等研究方向。
  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杰青基金的申请,最终一路走过来,我感到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听说杰青很少有人会一次成功的,很多人申请了好几年都没有成功。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抗风研究》?
  叶老师: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空间受力,这与普通结构相比有很大不同。而我们目前的规范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规范基础上修订而来的,主要面向高层、高耸结构。基本上不适用于空间结构的抗震、抗风设计,所以这一部分很有必要进行研究。我从1989年读硕士开始就开始从事大跨空间结构的研究,直到现在一直在做。我最早进行的是抗震方面的研究,后来发现抗风跟抗震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便很自然地涉足抗风领域了。希望我的研究将来能够得到一些比较成熟的结论编入设计规范。
  记者:您科研的动力是什么?您觉得做好科研最关键的是什么?
  叶老师:我科研动力就是兴趣。我对这个专业非常入迷。至于为什么会对科研感兴趣我也说不清楚(笑)。当被问起选择读研的原因时,很多同学会说是因为想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我考研的时候没有这么想,我只是觉得对它感兴趣,发自内心地想在这一方面做一些研究。所以我读硕士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考博士。我也没有特意地去定什么志向,就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我认为兴趣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喜欢这个专业,才能钻研下去,才能做点成果出来。在我看来,大跨空间结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东西。在所有的结构形式中,很少有结构能像大跨空间结构这样能把建筑的美和力学的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记者:现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叶老师: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高校在选拔研究生的时候,考试的命题要讲究,尽量把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另外。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时导师的作用就非常大了。我特别希望我们土木学院的导师能够多花一些心思在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上,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首先导师自己要作出表率,治学要严谨,工作要兢兢业业;其次对研究生要严格要求,并予启发和督促。通过这种方式,一部分学生的兴趣便能够得到激发。现在我们学院在研究生论文的开题、评阅、答辩都出了一系列的新规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比以前“严”了。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培养您的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的?
  叶老师:一般我要求我的学生入学初就开始看相关专业的书籍,学习和掌握成熟的理论;之后,我会让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看相关文献;然后,要求学生从阅读的文献里面提炼出问题来,并指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好最后的那两点,论文就出来了,自然也有创新点。所以最重要的是科研训练,训练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就会产生兴趣,日久生情嘛。我期待我的学生们能够成才,我是一名教师,因此,无论多忙,我都会定期与我的学生们见面,讨论课题,并多次强调,课题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从我对科研的态度上,同学们会受到影响,慢慢产生学术兴趣。
  记者:您是分管学院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能请您谈谈对我们研究生的看法和希望吗?
  叶老师:我感觉现在的研究生跟我们那个时候的研究生相比,在对学习的态度及用功的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我们那时也有很大的不同,面临的诱惑也要多很多。现在很多研究生对学习兴趣不大,只想拿到一个东南大学的文凭。我觉得这种想法其实是很愚蠢的。我认为不能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而忽视真正的学习提高。考上东大研究生很不容易,就应该珍惜这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能认真过好研究生阶段,就会有许多不只在专业上的,也在其他方面的收获。比如说你在做论文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科研训练的过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我自己,到博士毕业时,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朋友都觉得我变得很理智很客观了(笑)。我觉得我不读博士,我不会养成这种习惯。硕士研究生也是一样的,一旦形成这种很缜密的思维,将来在你工作上、在为人处世上,都将受益无穷。(张 凯 吕 巍 赵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