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王澍重返母校"范儿"十足 建筑界“诺贝尔奖”得主王澍荣归母校受聘为兼职教授

2012-05-30934发布者:陆海

分享到:
 
 
2012-05-30 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5月29日讯(记者 郭蓓)“哪怕站着也要挤进去”,“我们学校毕业的,气场真是足”……今天下午,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礼堂内人气爆棚。该校杰出校友,建筑界“诺贝尔奖”得主王澍重返母校,被聘为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并为学弟学妹们讲授了第一节课。

  王澍是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简称南工)建筑系81级本科生,85级硕士生。这位世界殿堂级大师当年就颇为狂傲,经他嘴里描述的自己,便是“完全继承了南工的品质”。

  这场名为“差异的世界”的讲座,因同学们自发的掌声而被数次打断。

  这是个混乱的时期,文化的转型,瞬息万变的状况,乃至于价值观都出现了混乱。“是沉溺在混乱中手足无措还是找到方向打破混乱”,曾是王澍思考的问题。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到底在何处?王澍给出了一个质朴的答案:美丽为众人追求,其实审美与文化之间,就是两个貌似具体实则有着微妙关系的概念。“拿我的母校举例吧,很多人说东南走保守路线,老师恪守着拿铅笔画图纸的原始状态,并对斟酌于颗粒微小的细节乐此不疲,但这在长期看,却是实在的,也是需要的,”由于感同身受,现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献给东南大学,同样也是同学们对于校友王澍的最高褒奖。

  要深入的了解,就要切实走进它的身边,建筑设计灵感也不例外。王澍深知需了解城市的状态,就要“身在此山中”。由于对城市美景的欣赏,毕业后的他选择前往杭州“取经”。“没有去别的大都市,还得益于一幅画”王澍表示,当时很多人劝说他应该前往大都市以开拓眼界,但看到一幅杭州当时的城市布局图时,王澍被彻底打倒了。那是片看不到城市的画,画面上所有景物完全融入一片绿,山水画般让人动心。这就是建筑师需要找寻的城市状态,用建筑师的眼光和智慧。王澍坦言,那时的南京比巴黎还美。而现如今经过30多年的“洗礼”,“很遗憾的只折腾出了一堆破烂,我只能说这是个缺乏文化的时代。”

  被摧残,自然需要重新找寻,乡村,就成为寻找文化的源头。王澍对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忆起1988年的杭州,还是个有着清晰轮廓的城市,一半城市一半山。在建筑师的眼中,这种自然与山水景观无缝的融合,便是最基本的城市状态。与南京一样,同样的状况在杭州也无法避免。多年后,随着城市外延的扩大,“如肿瘤般可怕,如不对生存的社会有着基本认识,建筑师们在迷失方向的同时,也会丧失了自我价值”,王澍表示。

  建筑师是要有立场的,他们或多或少影响着文化、社会、科技、经济等众多领域。王澍表示至今仍铭记老师的一句话:建筑师需要有判断,有立场,敢于向糊涂的老师挑战。现场再一次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学校的知识储备与中国建筑的传统有着决定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并非只是由概念到图纸那么简单。作为老师,王澍更善于举例描述:一个被明显破坏的街角,用建筑史状态看,是需要加以时日修复的。但建筑师则更应该由这种景观作为新设计的出发点,这就是种由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激发的兴趣与灵感。作为老师,王澍选择经常在废墟里给学生上课,每学期保证每个班级至少两次的乡村调研。“与由电脑产生的虚幻世界相比,身临其境的调研加深了对完全存在的物体第一眼的体会与判断”,正是那种最初的状态,深深吸引和打动了他。

  说起崇尚的工作状态,王澍描述:那是种人类学的活动,是很多人的力量凝聚而成的,而不是过于简单,概念化,不易融入生活的。

  至今,王澍仍旧保持着母校教给他的最原始的画图方式,用铅笔作图。“铅笔本是物质性的东西,那种握在手上的感觉,才有现货感,灵动感,才能打通整体与片段的关系”。王澍打趣的表示,自己的作图很有“东南风格”,写实性十足。他坦言母校的老师很少运用大手笔简单勾勒,“这种关于手的建筑,也是重返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