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凤凰网】翻译大家齐聚东大 探讨信息时代译者新路

2016-10-18454发布者:翟梦杰

分享到:

2016-10-17 【凤凰网】


    在这个信息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文化交流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当今社会的翻译工作,其运作方式已不同于我们之前熟悉的依靠翻译家个体劳动为主的“书房”方式,而是更类似于一种集体协作、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工作坊”生产。


    新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翻译行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这需要业内人士对以往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的方式和手段加以研究与反思。


    10月15日,由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的信息时代翻译职业与翻译伦理研讨会如期举行。 研讨会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李长栓、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钟勇、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就“译者的角色定位和翻译伦理问题”、“符号系统际翻译框架建设与实践”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如何在信息时代,甚至未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定义翻译和翻译职业教育,是目前翻译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只有在洞悉了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才能使传统翻译行业不断改革,更新跟进,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


    据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郭庆主任介绍,近年来除了新技术的冲击,传统翻译行业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过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略有出入,这种矛盾在学校不断的扩招后显得愈发严重。有数据显示,翻译行业每年都会有7000-8000名专业硕士,近一万名本科生面临就业问题。加之中国的翻译业体量相对较小,这样的数量冲入市场,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打通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渠道,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教学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信息翻译职业与翻译伦理研讨会及一系列活动。”


    据悉,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早在去年就有过一次类似的尝试,当时已有近百所院校、百所企业参与其中,学校与企业间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也衍生出许多校企合作的落地政策,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今年的会议,则是要在去年所取得的成果上更进一步。通过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希望能够在新技术与各方问题的冲击下,探索出一条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的道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翻译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从原先狭隘的文字转化逐渐扩展为语言服务的范畴。甚至有的学者认为需要扩展到信息服务。


    无论是图片、声音、视频甚至是VR、AR技术,这些属于信息传递方式,能够做到信息传递,就都是信息服务。要达到扩展的目的,就必须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大文科的能力之外,还同时拥有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应用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综合类大学,东南大学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如果可以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打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传播与翻译本地化的联系,进而满足市场传播的需要,就可以适应宽口性的市场需求,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