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东大“最美博士论文后记”是怎样炼成的

2016-11-152323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毕业季网红”

  在人文学院白墨咖啡厅,我见到了胡芮学长。他是典型的南方人形象,个头精致、皮肤白皙、气质儒雅。这位博士学长最近因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后记成为了东大人文学院朋友圈的“网红”。他仿骈文格式的后记———《别东南赋》被大量转发、点赞,有人评论他的《别东南赋》是“最美博士论文后记”。在对学长的访问中,他笑谈成为“网红”后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他提到一个让他很感动的细节,人文学院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看到《别东南赋》后,发信息对他说:“读到后记中关于祖母的部分不禁潸然,百善孝为先,而后才能至于至善。”他说:“我们对校训‘止于至善’的理解总是单向度的向上看,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这其实有些片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善’的起点,我的理解和那位老师类似,‘善’来自于点滴和平凡,来源于我们对生命原貌和生活细节的珍视。”

  “湖畔的植物学家”

  这位立志将生活过得精致的文科男博士笑称自己是“老派人物”:

  爱好书法,爱好格律,同时也是昆曲发烧友。他来到“九龙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后养成的兴趣爱好是“湖畔漫步”。夕阳西下时,九龙湖畔嘤嘤虫鸣,那是一个人的独处时光,一边尽情享受清风拂过湖面的静谧,一边“三省吾身”。在与师兄的访谈中,他讲道“只要天气允许,我都会去环湖走一圈。这样做可以使精神放松,毕竟读博还是蛮有压力的,同时这也是整理学术思路的最好时间。面对九龙湖的“纯天然”环境,每天散步的习惯还让我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边微笑着一边讲述自己和同学收集校道上掉落的无患籽做成手串被朋友一抢而空的事。一双懂得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懂得慈悲的心灵,让学长的博士生活在变得充实的同时充满了乐趣。谨慎而求实的态度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方法,让他在学业即将满载而归时平添一份留恋与感恩。因此,在即将离别之际,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和九龙湖畔熟悉的一切告别。“春秋代谢,日月不淹。四时流转,叠彩交关。于今离别,思绪万千。”(引自《别东南赋》)“快与慢的辩证法”

  每个人都有成大事的万丈豪情,然而,说到做到的人寥寥可数。他就是这么一位说做就做,而且要尽力做到完美的实干家。从小就梦想成为大学教授的他,为了梦想从未曾停歇过脚下的步伐,永远保持好奇心、享受折腾似乎就是他最鲜明的标签。从广州硕士毕业后,因为学术理想,同时怀着对“东大伦理”的向往,他考取了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他看来,读博的过程意味着对灵魂的磨练,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既要完成学术论文发表任务,又要找到学术研究的方向绝非易事。“有时候会心急,但着急往往导致心态失衡,进而导致更坏的结果。”他说,“我尤其要感谢自己的导师徐嘉教授,人言‘水深流缓、人贵语迟’,我导师是标准的‘贵人’,他总是提醒我说‘慢慢也是一种快’,开始我不理解,慢慢地我懂得他所说的‘慢’意味着对细节的重视和对机会的敏感,‘快’并非是一种主观的匆忙而应该展现为一种客观的从容。”短短一小时的访谈中,胡芮学长敏捷地思维能力以及渊博的人文涵养确实令人心生敬佩。言谈中满是对导师的敬爱和尊崇,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在导师“伦理启蒙”思想的启迪下,胡芮学长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尝试提出了“伦理复兴”的理论构想,学术研究中的困惑激励着他孜孜不倦的索求,“能将东大人文的传统领悟到一点儿,并传承下去就好了!”他说。

  “东大校史专家”

  《别东南赋》最大的特色不仅在于对东大感情的抒发,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东大校史的熟稔,初读之下难免会以为他是“东大土著”,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对东大校史的熟悉源自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他介绍道,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是民国期刊《国风》,这本刊物是以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群体为主的同人刊物,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极具学术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他将东大的校史翻遍,以至于《别东南赋》中寥寥数语就能将东大校史精准的概括。“东大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工科帝国,这实际上是个误会。”他说,“一所大学既要有科学之求真,也要人文之求善,更要有艺术之求美。东大已经不是昔日的南工,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才行!”他略带激动地补充道,“东大图书馆竟然没有自己学校创办的《国风》杂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一篇《别东南赋》彰显了东南人对母校的深情。“六朝古柏,历经沧桑显峥嵘,百年名校,南扩成均展新颜。”在东南大学的土地上,他不仅喜爱高屋建瓴的教室、图书馆,他也深深地眷恋与这里同呼吸、共努力的他与她。“吾尝于李文正馆内,望书海之万卷;又曾在人文楼上,聆大家之妙谈。焦标馆外,惊青春如花之美眷;七曲桥前,叹芳菲开落之蹁跹。”东南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曾经踏过的印记,《别东南赋》就是他来过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