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新华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7-01-16433发布者:翟梦杰

分享到:

2017-01-10 【新华网】


    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除此之外,中大医院副院长、著名肾脏病专家刘必成教授作为侯凡凡院士团队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慢性肾脏病发生机制和临床防治》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滕皋军院长、刘必成副院长分别代表研究课题组赴京领奖,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据介绍,以滕皋军院长为首的研究团队,此次获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该研究项目由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该项目针对磁共振多模态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的瓶颈问题,应用新材料、新设计和新方法,成功研制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的分子探针,实现干细胞标记和在体示踪,并应用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开发磁共振功能影像关键技术,构建基于临床疾病的功能影像大数据库,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价体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共发表SCI论著151篇,总影响因子558分,他引3330次,授权发明专利9项,相关成果已在数十家医院推广。


    课题组研究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主任居胜红教授介绍,该项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研发成功新型智能响应探针:智能化探针的研发是探针发展的前沿技术,该项目研发成功新型智能响应探针,探针注入体内后通过与多种蛋白酶同步反应,产生相应的不同波长的荧光,实现了多种靶点的同时检测。通过对探针进行修饰后载药是实现探针诊疗一体化的重要新技术,项目通过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制备成多孔空心结构,表面积较传统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加了3倍,实现了内外载药,使载药量增加50%。智能化探针的研制成功,达到了生物信号的体内放大作用,并可大幅度降低使用剂量,提升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而SIPO载药探针的构建,为诊疗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磁共振多模成像与影像诊疗一体化。目前可用的磁共振成像分子探针分别为钆(Gd)和铁类制剂,分别用于T1和T2成像,而T1和T2成像各有优缺点,项目组通过T1/T2双模探针的构建与制备,实现了T1/T2的双模成像,同时提高了T1/T2的敏感性,起到了1+1大于2的作用。项目研发的T1/T2双模探针为国内外首创;该探针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降低了探针的使用剂量,提升了磁共振的成像效率。


    多模态磁共振分子与功能影像的标准化融合与分析:分子成像、结构成像、功能影像这三种成像模态之间的融合是影像技术研发的重要领域,项目组通过标准化脑图谱的绘制和成像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将分子与结构及功能成像之间的多模融合。


    基于功能影像的新影像学标志物的寻找与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度(BOLD)成像是功能磁共振的主要技术,可以反映局部的神经活动。项目组将这一技术用于发掘多个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像学标志物,并应用于临床。项目组首先发现了早期阿尔兹海默病的默认网络连接模式图,并发现随着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该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和范围逐渐下降,将该变化作为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标志物,被国内外5家医院应用于181例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临床诊断,诊断准确率达81%~91%。功能磁共振默认网络连接模式的发现可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客观诊断;也可监测阿尔兹海默病病情的发展。


    功能影像大数据的临床转化与应用。脑科学计划项目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后展开的大规模国际科技合作,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员牵头,于2009年实施的全球脑功能连接组学计划,项目组作为参与单位,完成了数据库工作量的10% 。该数据库为面向全球的开放性数据库,旨在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功能影像数据处理流程,在神经精神疾病和代谢性脑病等疾病中筛查影像标志物,实现临床转化提供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全球脑功能连接组学计划的重要参与单位,项目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项目组还以此为契机,建立以本单位为基地的临床影像大数据库,数据病例量已达5000例,为后续的国际间合作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