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科技日报】一猛子扎下海创业 你准备好了吗

2017-07-04476发布者:翟梦杰

分享到:




    创业故事

   “如果大学生要创业,关键在于发现自己的核心优势,这是创业的根基,有优势才有创业资本。在本科、硕士阶段的学生多数可能没有深入涉及到技术知识,其中本科多与软件、互联网运用等有关,而不管处于怎样的学习阶段,一定要清楚自身优势比别人强在哪里,若同质化,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6月29日,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出炉,大学生创新创业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大学生适合创业?高校到底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就此,记者近日分别采访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立涛,以及曾在其分别指导下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业试水成功的年轻人,从他们的观点和经历中取经对照,看一看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做才能离成功更近,又需规避哪些问题?

    案例一 毕恒昌,80后,毕业于东南大学。特点:性格内向,不熟人前木讷,与熟人话密;专注且沉醉于创新,随身有个“小账本”,记录迄今自创的点子近189个。读书时间较长,一路读到博士毕业,期间还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了一年海外交流生。2010年在校读博士期间,他发现石墨烯材料吸油但不吸水的现象,在导师孙立涛支持和指导下,研发出超轻高效吸附性能的石墨烯基海绵材料,随后被导师和投资人张卓然说服,放弃稳定留校执教的工作而创业,主要研发产品有石墨烯基防PM2.5口罩、石墨烯基吸油海绵、石墨烯基分离网及油/水/固体三相分离设备等。目前在公司里担任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专职创新研发。

    案例二 赵建伟,90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特点:低调谦虚、善于与人交流;年纪不大,看问题却入木精准;性格乐观,有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校读硕士期间,他创建材料人网及其微信公众号,做得井井有条,毕业后专职网站内容建设和运营。目前基于材料人网发展出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度已超过10万+。

    “从最熟悉的事着手”

    对于材料人网负责人、北京泰坦青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赵建伟,曾经在校创业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之事。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只要路走对了,发展就会很快,而成功‘秘诀’是从最熟悉的事着手,根据市场所需,站在他人角度提供服务。”

    2011年,赵建伟还在读本科时,业余做了一件事情——创建和维护考研网站,为要考研究生的同学提供帮助,压根没想到以后会以此去创业。当考上清华深圳研究生院之后,把网站逐步发展壮大为材料类的资讯专业网站,在行业内外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至今,赵建伟仍谦虚地把创业成功主要归功于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以及赶上新媒体刚兴起的好时机,再加上深圳创新创业环境比较好等因素。

    目前,赵建伟的目标明晰,希望通过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做到建立起将材料领域技术人员富集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或变现的渠道;把高校“高精尖”的技术成果向市场推广,加速转化;整合分布不均的科研学术资源建立共享平台,目前我国有许多优秀学术团队和检测中心,例如他在读期间的广东省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和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就为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资源,同时积极服务社会。

    “有优势才有创业资本”

    孙立涛指出,“如果大学生要创业,关键在于发现自己的核心优势,这是创业的根基,有优势才有创业资本。在本科、硕士阶段的学生多数可能没有深入涉及到技术知识,其中本科多与软件、互联网运用等有关,而不管处于怎样的学习阶段,一定要清楚自身优势比别人强在哪里,如果同质化,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孙立涛说,“像毕恒昌能够创业的优势,在于其掌握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他是一个非常适合创新的人才,这也是为何当时我鼓励并支持他走出校门去创业。而且,依据他自身的特点,我建议他今后最好不要丢了自己的专业,分散精力去做诸如融资、市场、销售、公关等事情,而要专注做科研创新,人不可能样样精通。”

    现为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的毕恒昌,在决定创业前也曾犹豫过,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放弃了唾手可得在东南大学留校执教的稳定工作。

    之所以能这样“破釜沉舟”,源于两个人对他的力劝:一位是其博士生导师孙立涛教授,另一位是投资人、现为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卓然,分别从实现人生价值、及时转化科研成果为环保产品,做对社会有意义之事等方面说服。由此,毕恒昌形成创业初衷——将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争取为社会带来些许改变,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与他人形成合力做事”

    “现在的创业单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形成一个团队,才更容易走向成功。”清华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指出。

    他说,在校学生创业需注意可依托学校的资源,与导师及学校合作,大学生和研究生阶段创业可以鼓励,但很艰难,因为大学生手里掌握的技术不多,研究生可以,但应尽量向导师请教以取得支持,最好与导师的科研方向结合起来。现在也不乏有大学把专利技术许可给学生的公司,最后得到风投取得成功的例子。

    “创业要想更加顺途,需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般国内外的创业模式是几个各有优势的人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好一件事,这样会大大促进创业成功几率。当发现投资人张卓然身上具有可以与毕恒昌互补之处:一个懂市场、善于开拓和与人交流;一个有不错的可以应用的科研成果,我就说服毕恒昌挑战下自己,与张卓然互相合作去创业。”孙立涛告诉记者。

    毕恒昌也由衷地向记者表示,想要创业成功,还需选择合适的投资人,优秀的投资人不仅仅带来资金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市场等其他方面的帮助。这时,记者不由得好奇,往往投资人会不选择哪些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张卓然答道,主要从其自身是否适合市场化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他说,一般他们有三个毛病:自尊心特别强,自命清高,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合实际,总觉着自己做的东西好得不得了,但无法走到市场化,不产生价值;对创业成果斤斤计较,总为自己留后路,今天干不好马上调头,不把投资人的钱当回事;性格上不具有创业者耐磨砺的素质,不能灵活适应公司制度及市场的变化。

    “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

    对于未来即将要创业的大学生,毕恒昌给出的建议是:找准方向,持之以恒的干下去;不忘科研,时时记得提升自己。

    孙立涛指出,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多时候在于坚持,切忌不要总在可能就差几米便可挖到井水时半途而废。在校期间,毕恒昌坚持做科研很长时间,有些创新产品到现在还有待完善改进。打铁尚需自身硬,毕竟实验做的只是一个样品,允许失败,但要做成产品却需要保证每一个细节都成功。

    赵建伟告诉记者,在读本科时,几乎每天把很多同学业余休息娱乐的时间,用于维护和更新考研网站上,创业工作后,现在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乐此不疲。

    康飞宇指出,大学生创业,对其综合素质要求会特别高,如智商、情商,还要涉及市场、金融及管理等层面。目前,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但这种实践对于大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或创业,非常有帮助。

     显然,虽说成功路上无捷径,只要能够把握好关键,大学生创业有可能会走出一条“捷径”,减少弯路和挫折。


2017-07-04【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