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南京日报】走近高校“少年生”

2017-09-14513发布者:翟梦杰

分享到:

    一般的学生都是18岁高中毕业上大学,但近日南京高校陆续迎来的2017级新生中,出现了不少十四五岁学生的身影。今年的少年大学生怎么这么多?顶着“神童”标签的他们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吗?最近,记者走近他们身边,进行了探访。 

    十四五岁新生现身多所高校
    中国药科大学年仅15岁的新生廖小雨来自重庆,高考成绩高出本一省控线86分的他被录在了中药学专业。作为乡里乡亲人人称道的“天才儿童”,廖小雨3岁就上了小学一年级。“小学时候成绩一般,经常边哭边做作业,做完作业才能吃饭。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可能就是来自自己心里的一份担当。”他说,12岁上高中时,最敬爱的父亲因病去世,自此他便立志投身医药事业,“我想研究药物,这样才能帮助更多被病痛苦楚折磨的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务工程专业15岁的张其霖来自重庆,他2岁识字,4岁进入小学,9岁初中,12岁便顺利升入高中,高考成绩超一本线96分。“我的外婆是小学老师,小时候是她对我进行的启蒙。”他说,选择“修飞机”专业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初中毕业后的一次旅行,在机场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机场地勤人员,看着他们默默无闻做着这样重要的工作,我十分敬佩。” 

    记者统计发现,东大、南理工、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有年纪仅十四五岁的新生。 
    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蓓蕾认为,这么多少年生的出现,和中小学的个性化教育有关。“以前的教育刚性更强,不达到一定的年龄不能入学,现在弹性更大,只要符合相关入学条件,提前上学、跳级等都可以实现。” 
    经常被问“适应大学生活吗” 
    贴着“神童”的标签,这些少年生一进校,就受到各方关注。因为顶着“违背成才规律”的争议,他们走到哪,都会有人询问:你们能适应大学生活吗? 
   “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很新奇,目前正在军训,生活上自理没有问题,学习上还不知道。”今年从南京二十九中考进东大的14岁小伙子李洪沅说,学校在提前面试时,对他们从学习到生活、团队合作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还住了一个晚上,此前自己也对大学的学习做了全面了解,“应该问题不大。” 
   去年毕业的申怡飞当年考入东大时15岁,在读本科的几年,他被同学们称为“获奖专业户”——校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十大健雄学子……更在大三时,以学院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师从“中国4G技术掌门人”尤肖虎教授。 
   “这些孩子都特别聪明,学习能力强。”东南大学是南京地区每年招收少年大学生最多的高校,也是招收少年大学生历史最长的高校,今年录取的少年生有10人。该校集中培养少年大学生的吴健雄学院副院长况迎辉介绍,统计数据显示,经过4年本科学习后,他们中有70%-80%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攻读硕士,一般不会直接就业。 
    极少部分学生因不适应退学
    宋文清是东南大学2013级少年生,这位来自山东的女孩当年考上东大时才13岁,今年已经顺利毕业,并考上了南大研究生。但宋文清坦言,刚上大学时,压力很大,“记得当时上双语物理,老师全英文授课,上课几乎完全听不懂。”她说,那段时间,自己也很痛苦,每天学习到10点多钟,一点都不敢放松,爸爸妈妈也不断给她打气鼓劲。和她一起入学的少年生中,后来也确实有人因为跟不上而留级或者退学。
  东南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少年生也是普通人,同样面对课业压力,对人生有过迷茫。跟任何一个班级一样,也有无法适应的个例,平均两年可能有一位学生退学。2014年招收的20名少年生中,就有一人因为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而退学。
  “并没有数据显示,少年大学生留学、退学的比例比一般大学生高。”高蓓蕾说。今年大四的少年生陈萌也表示,她觉得难的科目,其他的学生也都觉得难。
东南大学2014级少年班的班主任戚戎老师说,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部分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也不需要特殊的政策,“只要对他们多点关心,在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就可以了。” 

    本报记者 谈洁 本报通讯员 姜晨


2017-09-14【南京日报】B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