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现代快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视网膜”由东大参与研发

2016-07-071229发布者:翟梦杰

分享到:

2016-07-06【现代快报】第F11版

 

7月3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在贵州平塘县一个山沟完成安装,这标志着工程主体工程完工。这个有30个足球场大的巨大“天眼”,将在9月全部建成并初步投入使用。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采访获悉,这只“观天巨眼”的“视网膜”由东南大学的团队参与研制,“天眼”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金凤 综合新华社

  

能看到银河系之外星系


这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望远镜官方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专家指出,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孙才红告诉记者,FAST建成后,中国射电天文学在未来10~20年将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南大天文系教授邱科平将参与FAST后期的数据分析工作,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射电望远镜能观测到宇宙中比较冷、暗的气体,这些气体里有尘埃,光学望远镜无法观测,而射电望远镜则可以穿越尘埃看透一切。FAST不仅能观测到银河系,还能观测到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


“跟其他射电望远镜一样,中国最大射电望远镜最主要的两大科学目标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和观测脉冲星,前者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后者是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说。

  

可寻找地外文明信号

  

在邱科平看来,FAST还有一项“特异功能”,便是能观测到星际空间的分子。邱科平说,生命的起源,也有可能在深空领域找到答案。“现在,很多国家的望远镜都在观测星际空间里的氨基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观测到。如果能观测到,就可以分析产生生命的物质是如何起源的。”他说,未来FAST的投入使用,将为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成功探测带来可能。

  

“针对大众十分关心的大射电望远镜能否用于寻找地外文明,答案是肯定的。”FAST工程副总经理彭勃表示,它是探测系外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的利器。由于灵敏度提高,它能看到更远、更暗弱的天体,通过探测星际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寻找地外文明的几率比现有设备提升了5至10倍。

  

“视网膜”东大参与制造


“观天巨眼”FAST有一圈直径为500米的支承钢环梁,它形似羽毛球拍的边框。在这只“巨眼”上,还有一张起支承作用的索网,支托4450块三角形反射面板。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施工专家郭正兴教授和罗斌教授及其团队,在工程实施阶段,在国家天文台组织领导下参与了索网的拉索疲劳试验研究、索网安装施工方案研究及工程实施阶段相关的计算分析研究。


郭正兴教授介绍,FAST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主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当时,国内外均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或资料作为参考。团队从2011年开始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在东大四牌楼校区土木试验室进行了工程阶段索网拉索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其后,在索网安装施工阶段,与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参与了施工现场索网安装施工方案的制定和相关计算分析,给索网的科学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原标题: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视网膜”由东大参与研发——巨眼FAST可探测地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