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有权: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
 

        自1873 年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红衣主教纽曼所著《大学的理念》出版以来,世界范围内围绕大学的办学理念问题争论和探讨了一百多年,可以说在争论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大学的办学理念由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到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科学与学术的中心”再到大学还是“社会服务站”等,不一而足。以至如今,形成了基于以上观念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概而论之,大学的办学理念指的“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最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冲刺一流大学的中国“985工程”和“211 工程”在建高校来说,理应认真研究、仔细揣摩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这既有利于把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构建的理念体系,也有利于学校跟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步伐以不落后甚至超越他们。这既是国家和民族对那些奋力创建一流大学的高校的殷切期望,也是这些著名大学加强自身建设、赶超当今世界强校名校并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内在需要。
  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之特点,既是恒定的又是动态的。说是恒定的,是指它在本质特征方面保持稳定,具体是指她的精神、性质和气质。说是动态的,是指它在外延方面保持开放的形态,随时接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冲刷洗礼,因为时代和社会在不停地变化、它们对大学的要求也在不停地变化。换言之,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始终能够在动态中保持恒定的基本特征,在恒定中维持发展的强劲势头。可以阐述为“变中含不变,不变中有变”。国际上一流大学办学理念之形成与发展无不显示出这些特点。
  1.伦理本位。所谓伦理本位,指的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均以追求大学的终极意义为价值取向,包含着大学“求实崇真”的恒定涵义和伦理指归。如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可以从她的校徽和校训中感知一二。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 VERITAS”的字样,意为“真理”。哈佛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译为汉语的意思 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 以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徽上书写着“光 明与真知”几个字。这几个字历经300 年风风 雨雨的洗礼依然光芒四射。柏林大学强调的 “学术自由”则体现了教育家洪堡深刻的办学 理念。实际上,我国早有“大学之道”,也就是 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在开篇就指出:“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内 东南大学等几所高校就是以“止于至善”作为 自己的办学理念而置于校徽之上永存人们心 中,以引领大学前进。可见,一流大学的办学 理念皆是对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终极意义的阐 述和确认,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
  2.学术自由。起初,“学术自由”的办学理 念肇始于德国柏林大学。洪堡认为,教授和学 生“都是为了学术而在大学”,学术自由的保 障是教师有教学和选材的自由,学生有自主 学习的自由。尽管后来在高等教育哲学中的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仍然缺乏和谐,但是人 们看到“威斯康星思想”毕竟取得了成功,这 说明大学共同体在面对复杂的哲学认识问题 时在基本价值上是可以进行探讨和认定的。 “学术自由”就是大学能够承认并加以实践 的,在这里大学将获得自身学术研究工作的 合理性。换言之,“学术自由”正是大学存在和 发展的合理性所在,失去“学术自由”必将使 大学至少部分地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依 据,因为它是大学探索自然科学和人类知识 秘密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障。如前述哈佛大 学和耶鲁大学的校训和校徽文字充分体现了 这一点。“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则是“学术 自由”的具体体现。这可以说是大学办学理念 乃至高等教育哲学探索几百年才获得的最有 价值意义的理念。如今“学术自由”已基本上 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哲学所认可,直到今日 仍是全世界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所尊崇的教 育理念。
  3.使命指引。耶鲁大学有300 多年的历 史。期, J立的初衷是为教会和社会培养人才, 其使命陈述就是教育学生要大有作为,并通 过最丰富的思想训练与社会体验发展学生的 智慧、道德、公民责任和创造能力。这里强调 的是大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学科的教育,并 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正如查 尔斯·西莫校长在1949 年大学建校近250 周 年时所说:“耶鲁教育使命的核心怎样强调都 不过分,这就是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要培养 青年人在增进社区和国家福祉方面作为公民 的责任和服务精神。”1999 学年,耶鲁大学在 自我研究评鉴报告中阐述自己的使命和目的 时陈述了这样几个要点:(1)“把教育作为一种 智慧训练;”(2)“通过参与活动进行教育;”(3) “把教育视作性格塑造”。斯坦福大学校长 G· 卡斯帕尔认为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创新性关系 的首要因素是学校 “在追求教学与科学研究 中追求一流的神圣使命”。日本东京大学在 “明治以来的赶超型现代化时代已告结束”, 进入先进工业国的“成熟阶段”,为使学校继 续有力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于1987 年 郑重提出 “把东京大学办成以研究生院为重 点的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这些 都是由高尚使命的正确指引导致大学发展进 步的典型体现。
  4.传承创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E.希尔 斯曾经对传统的文化本性作过揭示,他认为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即 (1)“代代相传的事物”;(2)“相传事物的同一 性”;(3)“传统的持续性”。当今世界一流大学 的办学理念为人称颂,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 就在于学校历史悠久,办学理念中富有传统 底蕴。且看美、英、日几所著名大学的历史:美 国的哈佛大学创办于1638 年, MIT创办于 1861 年,贝克莱加州大学创建于1868 年,斯 坦福大学建成于1885 年;英国的牛津大学创 办于12 世纪中叶,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 年; 日本的东京大学始建于1877 年。可以说,正 是时间的久远、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更迭、斯 人的长逝等诸多因素的复合与沉淀才使得办 学理念的光辉得以持续闪耀,并历久弥新。对 此,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郑重 指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2000 年的大学与 1900 年的大学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大 学发展的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1900 年的教师无疑会对体现当代大学特征的学科 事务、新兴学科、教学方法、学生社会背景、组 织结构等感到惊诧和不解。”这说明,一流大 学的办学理念有它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同时 也有它的自我创新性。应该说是两者的有机 结合使得大学理念的内在价值更加鲜明和深 刻。
  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条件综观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和当 代现实,可以看出,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 和成熟常常包含以下诸多条件和要素。必须 指出,这些条件和要素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 或多或少,时断时续,由大学的各位教育家、 学者特别是校长等在日常的治学治教办学过 程中,像点滴溪流汇集成大海一样,逐步积累 进而造就出那种博大精深、令无数学子受惠 的办学理念。
  1.杰出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关键。毋庸置 疑,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校长与全体 教师在办学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 但杰出的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关键。历史 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作佐证。不妨以德国 和美国的大学校长提出的理念为例来解说。 1809 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了自己的 办学理念,并在次年创办的柏林大学中正式 付诸实施。他认为,“国家绝不应指望大学同 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 学若能完成他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 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 上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地开拓更广阔的事业 基地,并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 成效是远非政府近前部署所能意料的。”当 时,正是在洪堡大学理念的指导下,柏林大学 明确地把“学术自由”作为学校的基本思想, 并对后来的大学诸如美国、英国的大学产生 了巨大的示范性影响。1904 年,美国威斯康 星大学在范海斯校长的领导下提出了 “威斯 康星思想”,赋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大使 命,即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 推广和函授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正是在范海斯校长倡导 的这项计划的引领下,产生了著名的“威斯康 星思想”。因此,如果说洪堡是在纽曼创立的 “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为大学倡导和 确立了“学术自由”的思想,那么范海斯校长就 是在洪堡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学是 社会服务站”的办学理念。哈佛大学校长艾略 特校长在其任职40 年的过程中实践着以上 的办学理念,并把该校建设成为闻名世界 的一流大学。应该说,这其中除了他在位时 间长以外,重要的是他的办学理念促成了 哈佛大学的巨大成功。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成长道路反映出其历任院长的伟大的工 程教育理念,威廉·罗杰斯是开创者,即为 最典型的人物。他提出了“要以开创未来的 精神,创办一所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 的战略思想,并强调 MIT 的办学理念是 “崭新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 一光辉理念使 MIT 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 景。到其第九任院长卡尔·康普顿时,他在 任职期间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聘请了 众多的杰出专家,从而获得大学的可持续 发展。 MIT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对军事科学作出巨大贡献,与康普顿院 长的贡献密切相关。斯坦福大学在蜚声世 界“硅谷”的兴起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主要归功于当时的副校长斯特曼的 工程战略思想。上世纪50 年代他率先提出 “把大学和工业结合起来,建立技术专有社 区”的设想,“斯坦福工业新村”就是该设想 的结晶。可见,杰出的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对大学一流办学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建构性作用。
  2.著名专家学者的贡献是基础。诚然,一 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的形成还与该所大学的著 名专家学者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 务等或者说对人类所做的探索性工作的深度 和广度上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从根本上说,大 学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 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 “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 转化的重要力量”。其最终的一流理念还必须 由“成果和实力”为之提供重要佐证。历史证 明,人类在探索科学的前沿领域贡献越是巨 大,以此为基础而概括出的理念的深刻程度就 越是深刻。这是因为自然科学常常是哲学与 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概括和深化)突破发展的 前奏。当今世界一流大学里无不聚集了众多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家, 他们对所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之形成、成熟和发 展产生了巨大的奠基性影响。据袁祖望教授 的研究,世界上名牌大学通常有5 个基本特 征,即名师荟萃、人才辈出、科研显著、理工优 势、设施一流。这几个方面是浑然一体的复合 体。综合性大学为一流大学居多,理工优势又 是这些大学的显著特点,如麻省理工学院、斯 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等,他们在美国的 大学排行榜上总是居于前列。这表明,大学的 综合性特别是各类人才聚集效应使得一流大 学容易产生影响巨大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对 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表明,未来获奖者与名师 之间存在着大量近亲相传的师承关系。”大奖、 大师是一流大学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大学 理念得以充实完善的依据和证明。如果有著 名校长的领航和掌舵,并在实践中对他们进 行理论性的倡导和升华,那么一流大学办学理 念中就一定会展现出更加光辉的思想。
  3.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背景。英国著 名学者 E.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 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这里的遗传可以理解为 大学的历史传统;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社 会文化背景,后者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 是大学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大学 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两个层面中,后 者对大学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是大于前者 的。回顾一下西方大学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这一点。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为了应对不断 壮大的中产阶级的需要、政府的要求以及不 断演进的经济,大学发生了显著的变革。19 世纪的英国大学开始训练帝国领导者和管理 者,一直延续到20 世纪中期。到19 世纪后 期,美国大学已经将自身转变为职业资格证 书的提供者,这类证书是成长中的美国中产 阶级所急需的。20 世纪冷战期间头20 年,美 国著名大学还沦为两类意识形态竞争和决赛 的场地。因此,大学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文化 的环境及其发展息息相关。再者,德国大学为 什么在办学理念上有那么大的原创性贡献, 这与德国社会文化尊重科学和学术的传统的 特点是不可分的。英国牛津等著名大学在理 念上的贡献来源于大学具有极强的传统性和 权威性。美国大学的理念为什么有那么样的 个性特色,也是与美国移民社会文化的多元 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因此,当19 世纪下半叶德国的“通过科 学与学术进行教育的大学理念”传到英国和 美国时,却因两国社会文化的区别特点产生 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和影响。这表明,大学的办 学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和特色。这是大学受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重 要表现和自然结果,这就如同中国南方的多 数植物移至北方就不能存活一样的道理。总 之,世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特点造就了大学 办学形式和办学理念的多样性,换言之,大 学办学理念之多样性是世界社会文化多样 性表现的一部分。然而,它们都是对人类教 育的贡献的一部分。
  4.国内外高水平交往是条件。世界一流 大学需要以“普遍主义”和“世界主义”作为 自己的精神气质,因为“大学从它诞生的那 天起,就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机构。”公元11 世纪左右,在欧洲兴起的大学里教授和学 生的来源不是一个国家,教学内容也不限 于一个国家。世界上那些最古老大学之间 的关系,更能够体现这种普遍主义的精神。 剑桥大学就是牛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 因不满于牛津而开办的。哈佛大学就是剑 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不满于剑桥,不 满于旧大陆,到美国去开办的。耶鲁大学就 是哈佛大学的一批人因不满于哈佛而开办 的,他们要跟哈佛竞争。可见,世界一流大 学在其办学之初的理念也是在相互交流中 产生的。因此,一流大学办学理念之形成与 这所大学历史上与国内外交往的范围、层 次和水平确有密切的原初关系。今天看来, 这种交往有多种实现形式,一是大学校长 层面上的交流;二是专家学者层面的交流; 三是学术成果的交流;四是学生之间的交 流,等。历史上,美国许多大学的办学理念 就是从德、英学习来的,因为当时美国的很 多大学的领导人都有英国和德国留学的经 历和背景,他们归国后纷纷把从国外学到 的理念带入国内,因而引起国内大学办学 理念的变化。中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之改 革北京大学就是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在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中,有不少大学的校长 就是从别的发达国家著名大学毕业生或者 是别的国家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专家学 者等。美国有不少大学的校长是牛津大学 和剑桥大学毕业的或者是那里的专家教 授。英国也有不少大学的校长是从美国、德 国、法国等国聘请来的。因此,在世界范围 内进行广泛的高水平交流和合作对日益发 展的中国大学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喜的是,我国大学在国家教育部的组织 和领导下正在推进这个历史进程。
  5.大学享有自由权利是根本。大学的办 学理念归根到底要依靠大学共同体在自由 的环境中努力形成。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与大学整体在社会中的自由度有很大关系。 例如大学尤其要有“学术自由,以及由此导 引出其他附属的自由如“人事自由”。美国著 名教育哲学家约翰· S·布鲁贝克对 “学术自 由”早有关注,并在其巨著《高等教育哲学》 中强调指出:“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 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按照他 的论证,大学享有的自由正是论证大学合理 性的关键。事实上,“一部世界大学的发展史 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总之 大学应该具有除了大学之外都没有的自由 环境,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最有利于专家学 者自由地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真理和规律。如果失去了这个基本的要求和 条件,那么大学的一流理念将难以形成,尤 其是具有特色的一流理念难以形成,很有可 能形成的理念是“千篇一律”的,也就是说没 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与大学所在国家对大 学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一流大学在其形成 过程中,国家的政策走向和趋势对大学办学 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很有影响。例如,历史上 德国大学有很高的独立自由,但在纳粹统治 时期“即彻底摧毁了大学的独立自由,而一 切极权国家也根本不承认大学之独立自 由”。通常,在历史变革时期,大学的办学理 念要经受考验,接受洗礼,并在此过程中办 学理念逐步明晰化。在各个国体不同的国家 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家的 政策导向对大学一流理念的形成起着非常重 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五四运动”时期的社 会形势对北京大学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具有 极其重要的影响,至今,北京大学都是以这样 的办学理念为指针的。可以说,正是在那样的 环境下,鲁迅先生指出:“北大是常为新的,改 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 道路走。”一代一代的教育家正是沿着这条道 路而前进的,所以北京大学才有历史上乃至 如今令人骄傲的地位和影响。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04 年02 期  作者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耿有权

Copyright © 2014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