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探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与当今中国地位相适应的一流大学是怎样的?大学如何承担起培养未来10年支持中国迅猛发展的卓越人才的重担?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路在何方”?10日,中国9所名牌高校校长汇聚上海,共同回应所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今年,中国新世纪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不仅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复杂深刻命题。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介绍说:1949年,全国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超过12万人,发展到如今在校大学生的规模达到2800万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到了我们形成自己特色的时候”。
  将建设一流大学与服务国家紧密结合,成为校长们的共识。“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承担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发展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必须更加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培养模式的创新和高校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评估体系的建立。”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说:“一流大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九层之台。中国的一流大学在当前面对的问题是相似的,要真正形成中国模式绝不是由中国某个大学的单个形式出现,而应该是群体的方式出现。”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的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一定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高校发展道路,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袁驷同时强调,每一所一流大学都为本国本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没有超越国界的大学,大学对人类的贡献首先在于对所在国家实现现代化或者保持强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一流大学的标准可以有许多,但是有一条肯定是共同的,就是培养一流卓越人才的地方。”
  他表示,中国的教育更多满足于灌输,教育者自身对社会了解甚少,从小学、中学、大学实施的重视考试和分数的培养模式更与人性化相悖。“我们必须挣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包括改变站在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办教育、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等。”
  “一流的大学,不在于规模、地域和历史,而在于质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说,“50多年前,钱学森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里的基础课》一文,其中的教学思想至今具有生命力。”他表示,和西方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课多,实验与讨论偏少,专业课教材与内容陈旧,“强调学生基础的宽厚实,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应成为我们坚持的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视为己任,但是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还没有达到社会公众对我们的希望。”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要在大学内部建立现代学术制度和管理模式,鼓励宽松氛围和学术自由。
  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与竞争力,改革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根治学术浮躁的根源,也成为校长们关注的内容。王树国说:“中国大学的教师不能用拿到什么称号、多少基金简单地用‘标志性符号’评价,不能本末倒置。”
  “要把中国名牌大学的教师、学生、校长从各种‘钱本位’、‘官本位’有形无形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要使中国一流大学的大学生能够‘做学问’,中国的一流大学的校长们能够‘办专业’,超越眼前利益,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中创出一条求真务实之路。”(仇逸 俞菀 罗争光)

来源:新华网 2010-10-10

Copyright © 2014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