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江苏科技报】四两拨千斤--“地下神器”助力承载力检测

2020-01-15266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省共有55项通用项目和1名人选获奖,获奖总数和主持获奖项目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省份第一。55项通用项目中,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42项。

为展现江苏科研成果,本报开设“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江苏智慧”栏目报道获奖项目,彰显江苏科技创新“硬核”实力。

本报讯(记者 孟婧 通讯员 唐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港口码头……这些超级大工程的深基础承载力的精准测试至关重要,如何实现精准测试?此次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龚维明教授团队负责的“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介绍人竺明星表示,早前的桩顶加载法应用受限,存在场地要求高、加载能力小、测试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随着业内对“承载力”测试的精度要求日渐提高。龚维明教授在1996年就率先提出“平衡点”理念,团队历经20年,建立自平衡理论及测试方法,并将无线传输、数据自动化采集等新技术融入项目,推动实现“承载力”测试智能化、精准化。

“这就是我们的‘荷载箱’模型,项目开工前,将这一加载装置与钢筋笼一起埋入地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就可以进行油泵加压“试桩”,再通过位移传递系统实现位移的精准测量,从而获得基础的最终承载力,为设计方提供所需的基础设计参数。”竺明星告诉记者,早前没有这项技术,普遍采用传统静载法进行测试,但其存在加载能力不足、场地环境要求高以及测试效率低等缺点,制约了工程进度,测量多是靠人力,误差大,有了该项技术可以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

据了解,该技术已被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应用于国内32个省市和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000多个工程(包括24座长江大桥及32座跨海大桥),并创造了多项世界测试纪录。



2020-1-15 【江苏科技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