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新华日报】江苏“十三五”:非常时期的历史性跨越

2021-01-19499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时代的脚步踏进2021年,标志着又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启。回望过去五年,刚刚圆满收官的江苏“十三五”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这五年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且历史性地书写了“强富美高”建设的新答卷。经过“十三五”的建设,江苏高质量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更重要的位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非常五年取得辉煌成就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乃至新中国的历史上,过去的五年很不平凡,值得特别书写。这五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很不稳定,需求严重不足。中美经贸摩擦加大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区域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速换挡加快,接近“破6”区间,发展新动能培育期与经济周期调整交织叠加,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社会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新需求、新课题、新挑战。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十三五”胜利收官和脱贫攻坚遭遇巨大挑战,直接关系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过去的五年,江苏遭遇到的挑战更大,经历的不平凡更加难以忘怀。江苏经济基数大,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三五”起始就达到7万亿元的规模,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速率难度更大。江苏对外开放程度高,融入全球经济深,产业链和供应链与世界结合紧密,遇到的风险因素和挑战更为突出。江苏人口稠密,开发程度高,地域相对狭小,资源和生态的瓶颈压力更大。总之,江苏“十三五”面临的环境非同一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受的是一次非凡的考验。

回望“十三五”,江苏在巨大挑战中努力寻找新机遇,在复杂的局面中奋力开创新局面,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过去五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过8万亿元、9万亿元的台阶,并历史性跨越10万亿元的重要里程碑,实现连续万亿元GDP的“三级跳”,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人均稳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在基数规模不断扩大并持续保持全国第二的情况下,五年来江苏的经济增速仍然快于全国平均增速。从已经公布的“十三五”前四年的数据看,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比全国GDP年平均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和排名,若把江苏放在世界上,可列全球所有经济体的第13位,高于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在亚洲可排在第5位。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江苏的人均GDP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既是对江苏应对极大挑战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江苏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阅。这一年,江苏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及时抓好复工复产,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防汛抗洪成绩突出,大水之年无大灾,为全国大局作出突出贡献。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奠定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客观基础。“苏大强”的别称在全国瞬间叫红,背后透着的是江苏发展的“硬核”,是江苏“十三五”期间累积起来的实力和能量。

精彩书写“强富美高”新的答卷

“十三五”是江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五年,是努力探寻走出有江苏特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五年。高度聚焦“强富美高”的总体要求,江苏努力细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篇章,分别在“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主题上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新答卷。

江苏的“经济强”不仅体现在经济的总量和增速上,还体现在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型经济等各方面。到“十三五”末,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82%,比全国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7%和46.8%,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江苏国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左右,按面积衡量只是全国一小省,但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无论是运营里程还是密度在全国都位于前列。五年内江苏新增高铁里程1356公里,“十三五”末达2215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1.5倍以上,高铁运营里程排名由全国第14位一跃进入全国前三,密度居全国省(区)第一。在世界经济形势很不稳定、国际需求和投资都在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江苏的开放型经济逆势而升,构成“十三五”期间经济强的又一显著亮点。在疫情肆虐导致全球贸易量大幅下滑的2020年,全省1-11月累计进出口仍实现正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提升到13.9%。“十三五”期间,江苏年度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在250亿美元左右,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来持续提升,2019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万元以上,5年内年均增长8.8%。恩格尔系数是观察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一个很客观的指标,因为随收入增长人们用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是一个基本规律。2019年,江苏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分别下降到25.5%和26.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相差无几,说明江苏城乡的民生发展比较均衡,差距逐渐趋小。与此同时进步的是生态环境逐渐转好,城乡颜值越来越高。“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生态环境改善程度最大的五年,是美丽江苏最为惊艳的五年。走进江苏大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可谓“靓影”随处可见。生活家园美丽指数的不断提升,又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十三五”也是江苏社会事业建设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五年。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省(区)第一。乡村社会事业也有长足发展,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过去五年,江苏沿着总书记所确立的科学方向,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十三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走好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五年

沿着百年奋斗目标前行的道路上,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十三五”的胜利收官,意味着“十四五”的崭新开始。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关于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今后五年的新发展确立了目标任务。在取得“十三五”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新发展,江苏的经济将更加发达,社会发展水平将更高,必将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

江苏在全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责任,这就注定江苏不仅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要做到水平更高、带头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视察时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要求,是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纲领和指南。展望未来五年,更加依靠创新驱动、打造更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形成双向开放的枢纽门户,应成为江苏“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方略和主轴。

江苏的发展已到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发展动能的转换与提升已经成为最核心的任务,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系到江苏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江苏创新资源丰富,全球要素整合能力强,不仅自身发展向创新要动力的潜力巨大,而且应该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贡献。江苏应加大资源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创造创新环境,做大做实创新平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同时,要提升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的前瞻能力、规划能力和布局能力,加强对关键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确立重大方向,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一批关键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初见成效,解决或缓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特色比较鲜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江苏“十三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五年建设取得非凡成就的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江苏应继续坚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特色,努力走制造强省的发展道路,而且要有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推进。应该看到,江苏的实体经济还有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发展层次亟待提升,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创新亟待突破。“十四五”时期,必须以产业创新为主要突破口,选择若干国家(如德国和韩国)的先进制造业为标杆,全面提升江苏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效益,在构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形成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局面,并通过制造强省带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努力塑造一个实体经济更强、现代化特色更加彰显的新江苏。

江苏对外开放程度高,开放型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做示范。面向“双循环”的新格局,江苏既不能放弃有优势的国际循环,也要积极参与国内循环,关键在于把握好双向开放、连接内外循环,以枢纽门户的发展定位将国际资源在江苏聚合。对待国际循环,江苏应以全球经济为坐标系,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努力成为国际创新要素和稀缺资源的汇聚高地,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循环的枢纽。参与国内循环,江苏应以优势要素、优势产业有力支撑国内先进大产业、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助推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有机贯通,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门户。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江苏民生幸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2021-1-19【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