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

2021-03-201462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东大新闻网3月20日电】(通讯员 康泽楠 徐跃之 孟凡行 摄影 钟旻)日前,由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东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及多位硕博士研究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会议。会议就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基础理论、历史和传统、当代呈现和重构、当代传播,以及通过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方法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多角度的深入研讨。

会议履行了开幕式、颁发兼职研究员聘书、学术讨论、学术总结等程序。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张俊豪先生(线上)、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主任王建国院士、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禄生研究员、《民族艺术》杂志主编许晓明研究员致开幕词。

张俊豪代表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工作办公室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非常重要。希望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的重点难点方面,能有新突破,取得好成果。

王建国在致辞中说:人间万象都可以通过对视觉信息的整理、分析,梳理出纷繁复杂符号背后的文化逻辑。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的研究包括历史、理论、呈现、传播四大方向。此次会议偏重理论和历史探讨,同时也需要凝练出一个中华民族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

王禄生在致辞中表示,东南大学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是东南大学打造社科大平台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学校层面非常重视。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研究和建设是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希望基地可以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联合学界同道一起推动视觉形象研究的发展,学校社科处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基地”工作。

许晓明在致辞中强调: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这个大平台为研究者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路径。她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加强研究合作,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主题打造成《民族艺术》的名栏和热点,一起为国家和学界做贡献。

致辞结束后,会议举行了聘书颁发仪式。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聘请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周莹教授,《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张颖副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邓圆也副研究员为兼职研究员。王建国院士为获聘学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会议举行了三场学术研讨。王建民、方李莉、彭兆荣分别对三场专题研讨进行了评议,对各位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会议召集人、东南大学方李莉教授做总结发言。她指出:第一,需要结合全球背景和中国语境两个维度来看待和定义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在国家和民族建设,以及衣、食、住、行、用等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的一套文化识别系统,需要兼顾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实践维度;第二,作为中国在全球化交流中使用的名片,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构是政策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第三,建构和阐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需要同时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资源;第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一定是“多元”和“一体”的,其建构不能脱离日常生活,更不能脱离全球化。


供稿: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嵇宏 审核:李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