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荔枝网】拉开传承与传播的序幕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东南大学

2022-09-17166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昆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9月17日)上午,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演员们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师生表演了青春版《牡丹亭》片段,由此拉开了“传承与传播: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序幕。

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联合主办,邀请中外知名学者参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就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的传承传播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白先勇先生联合两岸三地昆曲学者和艺术家精心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便引起轰动,尤其受到大批年轻观众的热爱,迄今已在世界各地巡演了400多场,掀起了昆曲复兴运动。在昆曲经典剧目的传承、昆曲新美学的建立、昆曲进校园的尝试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进昆曲剧场,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南京大学教授 著名昆曲研究专家吴新雷说:“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推广,这个起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的确对昆曲的振兴,对昆曲的复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老一代的演员年龄大了,一定要有年轻的演员继承发扬。有一大批的青年演员在老演员的培养之下,成长起来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昆曲没有继承人,没有接班人的话,你说再好也没有用。它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青春版的‘青春’两个字的重要作用。”

苏州昆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沈丰英:“十多年前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昆曲是一个高雅艺术,他们对昆曲的热爱,越来越浓烈。以往我们昆曲演出,台下的观众都是老年人居多,但是自从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复兴之路走下来,大学生看了之后,走上社会。上班之后,他们会买票进剧院看昆曲,所以,台下的观众基本都是年轻人。”

东南大学和昆曲有很深的渊源。100年前,我国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吴梅先生曾在国立东南大学担任教授,第一次在大学的讲台上讲授昆曲,又组织学生们成立“潜社”,学习词曲创作,成就了东南大学与戏曲的一段佳话。2005年,学校举办“昆曲传播月”活动,成为新世纪高校昆曲活动的一件盛事。

东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依托学科布局,发挥艺术学理论学科优势,以“创新引领,以美育人”为总体建设原则,将美育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通识课程中开设了戏曲专题,邀请名家为学生讲授中华传统戏曲,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是课程的重点内容。

在刚刚过去的百廿校庆系列活动中,启动了江苏省政协第十六届“戏曲走近大学生”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从今天的欣赏者,成为明天的爱好者、传承者和创造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告诉记者:“哪怕你是戏曲‘小白’也不要紧,我们有零门槛的一些活动做普及。像戏曲的通选课就上了15年,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从对戏曲一点都不了解,到了解一点点东西,还会让他们进行一些化妆、服装的体验。我们团委还会举办精品大课堂,请一些名家来开讲座,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和理论提升。网络时代唯有体验不可替代,现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不可替代,在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当中,学生就会对戏曲和戏曲代表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感知,从而能够建立文化自信,更加深入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而把它发扬光大。”

东南大学2022级本科生张芬祎说:“它可以带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它其实也是美学教育的一个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接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艺术的殿堂,同时也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文化自信,为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史斌燕 通讯员/唐瑭 编辑/高若婷)



2022-9-17 【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