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新闻网6月27日电】(记者 吴涵玉)近日,东南大学面向2025级新生,推出三江、南高、东南、中大、南工、南雍、日新、至善八大书院,以123年校史脉络为根基构建跨学科培养体系。这场深植历史基因的教育创新,通过书院制改革,重塑新生第一年的学习生态。
八大书院的命名系统梳理了学校从1902年至今的关键发展节点,聚焦不同大类新生培养。以三江书院为例,其名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最早前身,书院承续“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的治学精神,以理科试验班为核心,聚焦数学、物理、经管等基础与交叉学科的新生培养,在文理交融的沃土上孕育创新火种,矢志成为前沿科技领域拔尖人才的孵化摇篮。
自2019年起,东南大学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已六年之久。在这一模式下,8个跨学院大类分散于18个院系管理。不同学院在课程设置、培养重点、资源分配上各有侧重。
今年2月,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在全校大会上发出改革强音:“面对教育发展要求的深刻变化,需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变促进。”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在谈及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要用跨学科视野整合知识碎片,打破学科壁垒,在深度碰撞中孕育创新突破。”
在一声声催征的鼓点中,八大书院应势而生——
学校通过实行书院制管理,建立以书院为单位的新生培养体系,做“学分减法、质量加法”,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强化科学与人文实践,结合四牌楼校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新生拓展学科视野、根植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从被动到主动,开启个性化学习与成长的新征程。
今年秋季学期,东南大学新生书院将以八大书院为载体,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培养理念,通过统一制定大类课程方案、统一打造优质第二课堂、统一管理优化育人资源三大举措,科学推进“三个课堂”深度融合,建设具有东大特色的领军人才大类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新生大类课程教学质量与学习生活体验,引领新生百廿校史寻根、培根铸魂。
(责任编辑:孙艳 审核:李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