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中金属互连线以及电极的特征尺寸正在向10纳米逼近。在这样小的尺度下,作为基础框架的金属形态还能像块体材料那样稳定吗?若有明显差异,如何保障在如此小尺度下电子器件物理性能的稳定性?这一问题向现代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理论和技术的挑战。
日前,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种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并基于此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10纳米以下固态金属银颗粒在室温下的类液态行为。该项成果论文以“Liquid-like pseudoelasticity of sub-10-nm crystalline silver particles”为题在最新一期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为封面论文(影响因子36.4)。该项成果以东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博士生孙俊,青年教师贺龙兵为共同第一作者,孙立涛教授为责任通讯作者。
图为以该项研究成果为背景的《Nature Materials》杂志封面图片
据介绍,室温下,这种尺度为10nm以下纳米晶体银颗粒在挤压、拉伸等外力作用下,会象揉面团那样柔软,甚至象液态那样任意变形;更为奇特的是,外力撤除后,纳米颗粒可以像电影“终结者3”中的液态金属人那样,自动恢复其原形!这种奇特的纳米颗粒塑性形变,超越了传统的金属物理中位错等缺陷导致的塑性形变理论,在变形的整个过程中颗粒内部始终保持着完好的晶态结构。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这种变形事实上是通过纳米银颗粒表面的一两层原子扩散以降低表面能来实现的,类似于Coble蠕变。不同的是,这种塑性变形又是赝弹性,即可恢复原形的。这一发现,暗示随着金属颗粒尺寸减小,经典的Hall-Petch规律中“越小越强”不再适用,会逐渐过渡到“越小越弱”。同时,这项工作对于如何维持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中的互连线和电极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超小尺寸的纳米加工工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为室温下,10纳米以下银纳米颗粒受挤压时表现出的液态行为(透射电镜图像)
这项工作是东南大学传统电子学科与新兴纳米领域的交叉与融合的结果,得益于学校长期对基础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支持与重视。该项目的合作者有浙江大学张泽院士、麻省理工学院Ju Li教授和匹兹堡大学毛星源教授等,是一项结合了实验和模拟,通过国际间合作完成的杰出成果。该项目历时4年多,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以及教育部和江苏省自然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依托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已经在微纳米器件、新型二维材料、纳米金属变形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 (蒋明霞)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mat/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at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