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交通“浮出水面” 最佳路线帮你选

2008-11-05729

分享到:

       10月23日,在南京市科协等主办的南京市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炜教授等为城市构建快速交通系统“把脉”,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路网,需要干道与支路并举王炜指出,眼下,选择交通容量优先的中国一些城市“路越宽”,却遭遇了“车越堵”的尴尬窘境。据介绍,现在很多城市大路多,支路少,路网密度低,导致众多车辆只能挤到主干道上来,增加了交通的复杂性,造成了拥堵。

        在专家看来,制订科学的交通规划,比建路更为迫切,否则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以及立体交通构建工程进展缓慢将是造成城市大塞车的深层原因。

        王炜认为,城市不能光建大道,要配合建设一批次干道,也就是说“主动脉”和“毛细血管”要同样发达,才能使交通网络构架更加优化、合理。快速发展中的城市,首先应建成道路网络主骨架,把城市建设的框架拉开,然后再重点进行网络功能建设,形成道路等级的优化级配,逐步构架出城市的“快速交通网”。


公交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王炜介绍说,就算是只有4车道,英国也甘愿辟出2个车道作为“绿色通道”,专供公交车、出租车行驶以及停车上客。同时,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市中心、大商场等地区,为大流量的人群提供免费的公交车。这种公交优先通行、增加公交空间的做法,让大量行人出行不再“淤积”于路途。此外,英国还增加行人的空间,就算是小路,也要为行人提供方便。

        专家说,这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作为交通规划专家,王炜分析,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心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老百姓出行现在不可能靠小汽车解决,城市变大了,从提高运行效率来讲,也不可能靠自行车,唯一可行的,还是公共交通。”但是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与管理技术还很薄弱,远未达到能承担50%—60%城市居民出行任务的要求,需要政府扶持,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

智能交通,逐渐“浮出水面”

        当今世界,城市中一种叫作智能交通的出行方式渐渐浮出水面——在智能交通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市民出门前便可以确定准确的到达时间,并可以提前预订停车位。如今在英国,这样的出行方式与交通效果已经完全可以做到。

        王炜说,在庞大的智能交通体系中,有一个子系统,叫做出行计划服务系统,出门前,市民可以得到准确和及时的路况及交通信息,可以依据这种信息选择出行线路和出行时间。这种系统在英国被称为“交通全程计划”,这些信息将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实时发布,并将各种交通形式的实时信息与订票等活动直接对接,运用公交时刻表、道路历史资料,为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据了解,南京的智能交通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樊忠卫 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