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原副部长黄卫当选北京副市长

2008-11-27573

分享到:


      11月21日,建设部原副部长黄卫当选北京副市长,也成为北京市首位院士副市长 


      昨天,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黄卫全票当选北京市副市长,也成为北京市首位院士副市长。11天前,在国务院公布的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名单中,黄卫被免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职务。
    郭金龙首先就提请任命名单做说明。他说,黄卫待人谦和,思路清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态度鲜明。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务实,善于学习,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
    郭金龙介绍,黄卫在任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期间,整顿规范建筑市场,推进城乡规划。非典暴发期间,也能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较好地完成了抗击非典的任务。在任建设部副部长时,推进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清还,建立了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同时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随后,代表们就任命事项进行了投票表决,黄卫获全票通过,当选北京市副市长。
    履新感言
    自谦 称与新岗位要求有差距
    昨天下午,当选副市长的黄卫身着黑色西装,扎红色领带。黄卫个子不高,但目光坚定。他在大家的掌声中缓步走上前台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他首先向主席台鞠躬,随后向代表鞠躬,坐定后开始发表履职感言。
    “刚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我的任命,在这庄严的时刻,我对各位委员对我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各位委员代表全市人民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深感荣幸,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黄卫一开口,还是乡音未改。
    他真诚地说:“从今天起,我成为北京市的一名副市长,我感到无论在工作的范围还是在工作的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深知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与新岗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会加倍努力,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决心 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
    他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建设人文北京、科学北京、绿色北京、宜居北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期盼,按照首都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牢固树立首都的意识、大局的意识、首善的意识,不断推进工作的创新。
    “我要时刻要求自己以走在全国前列的标准谋划工作,时刻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兢兢业业地做事,清清白白地为人,干干净净地做官。”黄卫表示,将时刻要求自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紧密结合实际,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短短几句表决心的话,副市长就用了很多排比句。
    亲民 努力为首都人民办实事
    与其他就职的政府官员一样,黄卫表示要努力做好郭金龙市长的助手,与市政府其他班子的成员团结一致,相互尊重和信任,相互支持和帮助,以昂扬向上的工作面貌、忘我的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他特别提到,要努力为首都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一如既往地坚持勤政廉明、廉洁奉公,时刻要求自己对人民忠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再次感谢诸位!”副市长黄卫起身再次鞠躬,并在大家的掌声中,笑容可掬地离场。
    马上就访
    黄卫当副市长能改善北京交通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说,院士当选副市长在北京尚属首次。在20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当选上海市市长。“但我想,选黄卫当北京市副市长应该不完全因为他是院士,关键是什么方面的院士。”汪教授说,黄卫是建筑和交通方面的专家,刚好符合北京市的发展定位。
    “选这样一个有深厚知识背景的人当副市长,对北京未来改善交通和城市规划发展都有很深厚的影响。如果他具有战略性的目光和远见,北京可以少走弯路。”汪玉凯说。
    黄卫其人
    黄卫,男,1961年4月生,汉族,江苏通州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0月参加工作。
    1978年9月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道路工程专业学习;
    1982年8月解放军工程兵学院教员;
    1986年1月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道路教研室助教、讲师,党支部副书记;
    1988年6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1995年1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副主任;
    1996年5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
    1998年5月东南大学副校长;
    2003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2003年9月任建设部副部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11月21日,当选北京市副市长。
    【 他是对桥梁桥面铺装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也是一名培养了几十名博士的教授,还是位心系农民工的政府官员。熟悉黄卫的人都说,他是一名学者型的官员。】
    >>作为专家 解决桥面开裂问题
    作为专家,他亲自主持过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桥面铺装攻关课题研究工作,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
    “世界各种大跨径的大桥时间一长,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桥面开裂。桥身是钢,上面是沥青,时间长了,黏性就差了,这就是开裂的原因。”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胡伍生说,黄卫研制的材料较好地解决了桥面问题,并应用在南京第二长江大桥桥面铺装上。这个成果和方法在很多大桥的建设中得到应用。
    他长期从事高速公路和大跨径桥梁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部省科技奖励近20项。
    作为博导 对论文改三四遍
    黄卫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虽然公务繁忙,但他始终没有丢下教学和科研,与东南大学课题组的师生保持着密切联系。
    曾经和他在同一课题组的钱振东教授说,这些年黄卫一直是课题组的总组长,几乎每一项大的科研项目,都有他的心血。作为博导,黄卫门下已毕业了几十名博士。
    钱振东说,最令人感动的是,当时身为建设部副部长的他对每一位博士生的论文,都要至少审读、修改三到四遍,大量的传真往返,课题组传真机都不知道用坏了多少部。
    作为官员 心系农民工权益
    曾作为建设部官员,他心系农民工的权益,在一次参加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大会上,黄卫动情地说,今年建设部主抓的重点是什么?第一个就是要抓安全,要保证农民工高高兴兴出来打工,能够平安地回家;第二个就是保障他们的薪水,农民工兄弟出来打工很困难、很辛苦……“在这件事上绝不能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在本月6日,黄卫还亲自赶往北京西三旗的保障房工地,参加了“千万农民工共上一堂课”安全培训活动启动仪式。这也是他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身份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的工地。
    在那次活动中,黄卫亲自走进农民工的宿舍,实地察看了农民工的生活、安全培训的场所。离开时还与每位工作人员握手。(记者郭爱娣 柳志卿)

2008年11月24日人民网-《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