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辉煌历史同行 和世界潮流共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放性、国际化”办学纪实

2008-12-152038

分享到:

    


       这里,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

       2004年,当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建筑教育奖和特别奖评奖结果揭晓的时候,这里引来了无数艳羡的目光。因为,在获奖的7人中,有5人曾经在这里求学。

       这里,先后走出了杨廷宝、刘敦祯、童寯、张开济、戴念慈、吴良镛、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建筑大师,仅毕业生中就涌现出6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这里,是建筑师的摇篮,一代代优秀的学子精英从这里走出校门,以自己出色的业绩为母校赢得声誉。05年,杰出校友张永和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这是华人首次在世界顶级大学的建筑系担任要职。

       中山陵音乐台、北京火车站、北京国家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武夷山庄等众多经典建筑作品都与这里密切相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评出的“最有影响的十大建筑”,有两项出自这里。

       这里是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历届主任挂靠单位,这里的建筑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世界各国大学的建筑院系和国内外建筑师纷至沓来,把它视为了解中国建筑教育事业发展的窗口……
这,就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927年,一批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在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今东南大学前身)设立建筑工程科本科专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高校开设的现代建筑教育系科。八十多年来,在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建筑学院“严、实、活、透、硬(即要求要严、学风要实、思路要活、理论要透、基本功要硬)”的五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几代东大建筑学人耕耘不辍,培养了一代代中国本土建筑师,收获了学术领域和建筑领域里的累累硕果。目前,东大建筑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建筑设计和中国建筑史先后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东大建筑”早已深入人心,蜚声海外,成为学子心中景仰的求学殿堂,中国建筑教育的杰出代表。

       如今,东大建筑学院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谋发展;当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关注中国,全球顶级建筑师、各大建筑事务所都盯着中国建筑市场这块世界最大的蛋糕时,中国的建筑教育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使东大建筑学科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中扮演“排头兵”的角色,建筑学院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这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坚定地走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在向国际同行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在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筑系的交流碰撞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群星璀璨,开中国建筑教育先河

       东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曾引领开放性、国际化办学先河。早在1920年代,当时的校长郭秉文就广邀四海宾朋,重金延揽海内外人才。美国的杜威、英国的罗素、印度的泰戈尔等世界著名学者都曾登临东大讲坛。每年的暑期讲习班,更是是汇聚国内外一流学者,一时蔚为大观。回溯建筑学院初创时期,即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当时的教员大多具有美、日、英、德等国的教育背景,如曾长期主政、任教建筑系的刘敦桢、鲍鼎、杨廷宝、童隽、李剑晨等都是留学海外、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

       这些大师以他们深厚学养,丰富辉煌的建筑实践,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河,形成了“总体上艺、技并重,设计教学强调形式表现与创造”的教学理念,搭建了属于东大的建筑教育大舞台。从那以后,这个舞台一直群星璀璨,上演着一台永不落幕的大戏。东大建筑学院的历史,就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的缩影。

       “演员”一旦登上了这个舞台,就获得了很大的表现空间。这里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既提倡演“群体戏”,也鼓励唱“独角戏”。学院倡导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也鼓励个性张扬、自由发挥;学院在教学中强调严谨规范、张弛有度,但也为独立研究、立异标新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正是这样的办学理念,让“演员——师生们”各显神通,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把东大建筑学院的教学科研搞得风生水起、成果迭出、声名远播。在把自家的“演员”捧成“大腕”的同时,学院还注意筑巢引凤以吸引外面的“明星”来东大“登台献艺”,甚至扎根在东大的舞台上。近年来,一大批优秀海外学子纷纷来院任教,不久前,杰出校友、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程泰宁院士回母校工作就是生动例证。

       目前,这个舞台流光溢彩、精彩纷呈:以齐康、钟训正、潘谷西、刘先觉、程泰宁等为代表的老先生年高德劭、老当益壮;王建国、张十庆、仲德昆、段进、陈薇、董卫、韩冬青教授等中年一代,年富力强、已成中坚栋梁;一大批青年教师更是风华正茂、青出于蓝胜于蓝。目前该院拥有院士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博士生导师17名,教授、副教授58名。齐康院士是第一任全国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也是建筑界唯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钟训正院士主编的《建筑制图》一直是全国建筑学专业的主要教材,曾获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现任院长王建国教授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全国唯一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全国模范教师。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搭建了良好宽广的学术平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英才,使这里成为我国建筑教育的人才高地,为学院登上世界舞台大显身手做好了准备。

      “3+2”模式,给学生一双视野开阔的慧眼

       建筑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了“严、实、活、透、硬”的教学特色。学院所有的教授都耕耘在本科教学第一线,由齐康、钟训正、王建国等八位博导联袂为一年级新生面授的“建筑学概论”课,更是拉近了名师与本科学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大师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

       2001年,他们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整合与开放”为重点的建筑教育新理念,即“3+2”的办学模式。该模式以“开放·交叉·融合”为特色,全方位与世界先进建筑院校接轨,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视野的专业人才。“3”即一至三年级以通识教育和基本专业知识、基本设计能力的教学为主;“2”即四至五年级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拓展性教学为主。一至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以教学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四至五年级则以教授工作室为单位,由经验丰富的教授为主导,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

       这个新模式的特点如下:

       第一,课时成功“瘦身”,课程种类更加丰富。总学时由3328小时压缩至3024小时,选修课由原来的18门增至25门。形成以“建筑设计”为主体,以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的教学模式。以上变化缩小了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差距,踏上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第一步。

       第二,课程组织呈流线型分布,教学改革零阻力推进。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改革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推进,前三年注重基础,后两年拓展能力。亦即:按照三个层次、二个阶段的设想有序推进,所谓三个层次是指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各层面自上而下、由里及表、由目标至载体逐级制约。这样的结构,具有典型的流线型特征,平滑而有规则,没有大的起伏,能大幅度减少了课改的阻力。在此基础上,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为取向,重组了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分板块、分阶段的师资构架。同时,还积极拓展校内外、境内外合作开放教学的新途径。

       第三,与“填鸭式”教学说“再见”,建立联动教学模式。改变以课程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以设计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打通各类课程与建筑设计核心课的关系,建立课程间互通互动的联动教学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该模式目前已初见成效,其成果被包括港台在内的多所建筑院校借鉴及采用,并被特邀在全国专指委全会上介绍经验。《中国建筑史》课程曾应邀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示范讲授,并在教育评估中得到高度评价。得益于该模式,全院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崭露头角:

       2004年,陈栋等同学在北京国际建筑双年展中荣获唯一的特别奖(最高奖);2006年,骆可同学从来自全国的96位优秀生中脱颖而出,荣获美国SOM国际奖学金(只有两人获此殊荣),他还是唯一获得该奖的本科生。2007年,刘迪同学获得“建设可持续的世界——平衡中的生活”国际规划设计竞赛的特别奖(亚洲区唯一入围并在洛杉矶答辩陈述)。近三年,全院共有56位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其中大部分去的都是世界一流院校,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

       硕士毕业生中出国读博的人数也逐年增多,目的地学校均为建筑学科排名世界前十的大学。2006年,相南同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520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该院每年在亚洲仅招收2-3名)。2007年,陈科舟同学获得同一个学院的全额奖学金,他也是该院当年在中国招收的唯一一名学生;骆可、朱昊昊、张婧等同学赴哈佛大学建筑系留学,其中二位还获得全额奖学金。

       如此高密度的优秀学生集中在一个专业中,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翩翩起舞

       多年来,建筑学院一直致力加快办学的国际化进程,采取了联合教学、联合研究、师生互访等多种形式。其中,联合教学是重中之重。2004年的春秋两季,该院与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连续做了三次联合教学,受到师生热烈欢迎。此后,学院每年都要组织数次这样的活动,并先后与苏黎世高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学校开展了类似的联合教学,各国师生集聚一堂,相互学习、增进了解,收到明显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教学涉及的学校越来越多,教学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目前已经连续做了“中国制造”、“都市耕作”、“充气建筑的建造”等数个主题设计。联合教学的所有命题都旨在解决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南京秦淮河滨水地区的环境整治和活力再造、南京下关及浦口火车站历史地段的更新改造课题等。

       这几年,联合办学成为学院的“招牌菜”,其“口味”也在不断改进。如今,它已经变成一道博采众长的文化大餐,让中外学生吃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联合办学已经成为学院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合教学,中外师生面对面的接触切磋,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碰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除了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以外,学院还在一些国外城市设计了互联网远程联合教学,使得“远程在场”(通过视频技术实现异地同步教学)成为可能。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生活环境、学习背景各不相同,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大相径庭,产生了很多学术上的碰撞。在碰撞和磨擦中,思想的火花应运而生,一些宝贵的设计灵感也出现了,许多学生的获奖作品便是在这种开放活跃的思想激荡下产生的。
       除此以外,学院一直积极探索多种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早在2003年,学院就成功主办了国内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包括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主席等在内的众多著名学者和官员出席大会并发言,东大师生提交论文15篇,将东大建筑教育的成果推向了世界。

       在东大,最让其它院系学生羡慕的是建筑学院丰富多彩、水平极高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近年来,平均每年有五十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访和进行学术讲演。与大师面对面,对建筑学院学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仅这两年,学院就成功了主办南京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国际建筑环境行为学术研讨会、21世纪人居环境回顾国际学术峰会、南京国际建筑论坛、世界建筑史教育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每学期还组织一系列专题学术报告,如建筑生态技术专题、北京新奥运专题、长三角城市发展专题、美国现代建筑专题等,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办讲座,这些学术报告一下子把学生领到学科最前沿,大大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

       2008年11月,建筑学院积极参与了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工作,先后联合主办了世界城市联盟对话圆桌论坛、与UNESCO联合主办历史街区遗产保护研讨会、协办世界人居会议等重要会议,王建国院长应邀在联合国人居署主办的“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董卫教授主持了世界城市联盟对话圆桌会议。
       不仅请进来,还积极走出去。学院现已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首尔产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十多所国际著名高校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实质性的学分互认、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关系。学生间的互访交流,已成为该院学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建筑学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选派了相当数量的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开展科研合作及攻读学位,还大力资助青年教师去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开阔视野、与国际同行同场竞技。目前建筑学院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青年教师已经占70%左右,他们朝气蓬勃、自信开放,活跃在国内外建筑教育和设计的舞台上。

       如今,走到全国各大建筑设计院、设计所,各级政府规划部门,以及各大名校建筑院系都能看到东大人的身影。如今,外国大学的建筑院系、建筑界的名师大家来中国访问交流,东大建筑学院也都是他们心仪的对象,令人尊重的同行和理想的生源基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东大建筑学院的今天,学院领导和师生备感欣慰和骄傲。81年前,历史选择了东南大学,让她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摇篮,成为中国建筑界的学术重镇;今天,他们承继了前辈的重托,继续书写着新的辉煌。“开放性、国际化”只是赶超世界一流必须的路径,要做的事还很多,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目标已定,任重道远,展望未来,他们充满信心!(唐瑭 石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