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心得 诺奖萌芽于娃娃的好奇心

2009-04-17732

分享到:

 
 
 
2009年04月17日 新华日报 
 
 
    “霍尼韦尔—诺贝尔全球校园行”东南大学站的活动4月15日在九龙湖校区启动。这项活动是由全球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发起,旨在为世界各地知名大学学生和全球杰出科学家之间建立沟通平台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在东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科学家克劳德·科恩—坦诺奇教授与学子面对面交流了自己的获奖心得与感想。

    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科恩—坦诺奇教授笑道:“中国完全有能力获得此殊荣,中国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也许就在刚才大厅中听我的讲座。”

    科恩—坦诺奇教授说,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非常优秀的研究中心。他盛赞东大的科研设施,“法国的一些研究中心设备都很旧了,东大的设施要好得多。”但是有了设施还不够,还需要优秀的人才加盟,组成小规模的团队,对一些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互相交流,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发生质的飞跃。

    第二个条件是需要一些有魅力的科研领导人。他说自己的恩师Kastler先生“非常热情,非常有毅力和魅力”。二战后的法国一片废墟,没有任何试验设备,恩师凭个人的魅力笼络了一批热心于科学研究的留学生回国,带领大家从零开始建起了实验室。1948年实验室建好,1966年就产生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不只是个工作而且是热情的传递”。把热情有效地传递给其他人,有像他恩师这样的一个灵魂人物非常重要。

    深奥、枯燥的物理学,全球都面临着孩子们对其缺乏兴趣的难题。对此,科恩教授给出的办法是从孩子抓起,利用娃娃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他说,五六岁的孩子好奇心是最强的,可以让孩子先观察、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然后再引导他们了解、解释这种现象,再进一步激发他们用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对不对。“不要把物理学变成呆板的公式去让孩子死记硬背,那样做没有孩子会感兴趣的。”同时,也不要把物理学看成是复杂高深的科技,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要培训老师通过上述方式来教育孩子,不要用硬灌输的方法教授孩子。(仲崇山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