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士到博导---记我校吴健雄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陆祖宏教授

2010-05-251296

分享到:

   在我校吴健雄实验室入口,张贴着一张1992年实验室全体人员与美藉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袁家骝夫妇以及时任实验室主任的韦钰院士合影的照片。这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已经创办近十年的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被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时的动人情景。在这张照片中,有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他就是由我校与英国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韦钰教授的高足———陆祖宏博士。
    弹指间十余年过去了。如今,当时那位刚进入吴健雄实验室工作不久的年轻才子,已经成长为在国际分子电子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吴健雄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在他众多的成果中,他常引以自豪的却是这样一个记录:他指导的博士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什么让他从一位学生迅速成为一名杰出的导师?
    韦钰教授的告诫
    陆祖宏1986年师从刚从德国回来不久的韦钰教授,学习分子电子学。对于这门在国外也起步不久的新兴学科,尽管他充满了好奇,但一开始就受到韦钰的告诫:“搞这个方向的人少,国际上对于它的发展方向也把握不准。在这个交叉性很强的方向上是一条很难走的路。你要有花很多力气也搞不出名堂的思想准备。但是,这个科研方向的确充满了神奇。”

    韦教授的话并没有让他退缩,相反,他从心里敬佩导师对科学发展方向感的敏锐。当陆祖宏成为一名博导的时候,他又将从韦钰老师那里获得的对科学的理解传递到他自己的学生身上。
   “陆老师的思想相当活跃。”这是他指导的肖忠党博士(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陆老师在指导我们做实验和论文时,常常在科研方向上给我们引导。
    导师要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
    陆祖宏老师谈到这一点,十分认真地说:“研究方向相当重要。作为导师要重视为研究生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指导和鼓励他们阅读当前学科发展的重要的评论性和综述性论文,指导他们认清本学科在当前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瓶颈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在适当时候为他们确定一个有他们自己思想,跳一跳可以达到的研究课题。”同时他强调指出:“导师要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在学生的实验和文章、甚至谈话中,目光敏锐的导师应该能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且引导学生将它放大。事实上,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获益。甚至没有他们,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在陆祖宏教授的倡导下,吴健雄实验室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要求每个人都要汇报近期科研的进展情况,特别要汇报实验或论文写作中采取的新措施或遇到的新困难。这种类似学术沙龙的讨论会上,师生们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尽可以畅所欲言。陆祖宏教授认为,这种讨论的作用远比上课给人的启发大。博士生侯鹏在进行生物芯片实验研究中,获得了一个关于酶对错配DNA确切效率的实验结果,并写了一篇论文。但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是有创新的。当时他仅想把文章在一家国内刊物上发表。在讨论会上,陆老师听了他的介绍后,指出了他的创新点,并设法改进了他的实验。结果,侯鹏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一家很有影响的杂志《分析生物化学》上发表。
    事实证明,这浓烈的交流气息常常能孕育出创新的花朵。陆老师用一组数据告诉笔者说:“在我们实验室里,70%以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新研究方向中的56%是在与研究生讨论中产生的思想,有的重要思想和创新课题是由研究生直接提出来的。近100%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研究生参加,大部分项目的成果中研究生在实验研究方向的贡献都在50%以上。”
    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具有十分严格的初审和通讯评议评审程序。每年能荣幸地被评上的在全国也就百余篇。可是在陆祖宏老师看来,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其实就是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在内行人能看出门道,在外行人看来也能够理出头绪。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出来却很难。“这首先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要做好的博士论文,必须要保证平时发表文章的质量。这里面,对文章的修改相当重要。通过修改,不仅要发现学生的语句、语法毛病,更主要的要使科研中的新思想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陆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对博士生撰写的论文,他一般都要改上4、5遍,甚至7、8遍。
    肖忠党博士对此深有体会地谈到,在做博士论文之前,必须要有几篇过硬的文章。“这过硬的文章都是陆老师改出来的。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博士论文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可以说,博士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实验—写作—修改—再实验—再写作—再修改”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片刻的懈怠,必须不断地将一些新的东西糅合到一起。最终,才能完成一篇像样的文章。我的那篇博士论文《基于分子自组装技术的无机/有机功能膜制备、原理及应用》也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培养研究生方式上,国内外目前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个老师只能带很有限的几个学生。但是,随着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教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教学和社会工作,研究生已成为导师科研工作的助手,甚至是科研的骨干力量。一个导师可以带一批学生,而且学生只有多了,有的重大课题和项目才能够完成。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另一种模式,一个老师要带一批学生。但这个时候,导师能带得过来吗?
    对此,陆祖宏教授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如果能建立新型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并进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才能适合于当前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在国际和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研究团队里,研究生的数量都很有很大规模。”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这种新型的  师生关系呢?
    现在陆老师就指导近二十个博士生。此外,还有不少硕士生。在这个不小的团体里,陆祖宏老师认为,“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学术上自由、宽松,学风上严谨自律,工作中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良好学术环境。这个环境应该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形成一个相互进行良性竞争的机制。对于科研或论文做得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当学生作出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要给他们‘浇点凉水’;当学生苦干很久而看不到希望时,要给他们信心和希望。同时,学术团队中一碗水要端平,不能因非工作关系造成疏远。此外,对于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的科研成果,在署名等问题上老师既要勇于承担责任,又不能与学生争抢名利。”据介绍,近年来,凡陆老师指导的博士发表论文时,他都将署名放在最后,并且按国际惯例,充当通讯作者。这种做法,为他在研究中赢得了广泛尊敬。
    作为实验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陆祖宏教授依靠这种尊敬,团结和凝聚了一群年轻的群体。近年来,他们和他们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围绕着生物信息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这一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在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2002年元月,吴健雄实验室里的这支年轻的队伍,从全国无数个科研团队中脱颖而出,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但是,当笔者在忙碌而拥挤的实验室里穿插采访时,却看不到与这一荣誉相称的宽敞和气派。告别时,在那张1992年实验室全体人员与吴健雄夫妇、韦钰院士合影的照片前,笔者就此疑惑地询问陆祖宏教授时,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个蓬勃向上的队伍,实验室总是拥挤的,地方总是小的。”(嵇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