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的风采——记电子工程系崔一平教授

2010-05-25968

分享到:

 

     他,面对国外专家提供的一流科研条件和优厚待遇,却毫不动心,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他,面对回国初期创业中的种种困难,却毫不退缩,执着奋斗,开创出我国光子学研究的一条新路;他,面对商品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却甘于寂寞,坚守基础科学研究的阵地,获得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理论成果却淡然处之,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平易与谦和。他就是我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崔一平教授。
      崔一平教授,1984年获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获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期间应国际著名非线性光学材料专家Paras N.Prasad教授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光子学研究室工作;1995年至1996年期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纽约州立大学光子学研究室进行合作研究。
      作为国际上“有机及聚合物光折变机制和材料”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崔教授在我国最先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系统地建立了聚合物光折变的理论,并首次在国际上研制出宽带高衍射效率的光折变光学存储材料体系;他建立了有机聚合物材料共振三阶非线性光学过程的宏观理论;他是双光子泵浦受激发射过程中光学位相共轭现象的首次发现者之一;最近,又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宽带双光子吸收有机分子材料;在高速全光通信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和器件的研制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拥有专利5项,在Appl.Phys.Lett,Phys.Rev.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次,其主要论文被国外同行引用高达300余篇次。他参加编著了《强光光学及其应用》和《Physic of Nonlinear Optics》两本专著及全国研究生统编教材《激光物理》,其中《激光物理》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满怀激情,献身科学
      在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做访问学者期间,崔一平教授凭着扎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和不懈的钻研精神,在他同时参与的数个科研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光子学研究室的骨干力量。国际著名非线性光学材料专家Paras N. Prasad教授对崔教授的研究水平深表赞赏,多次恳切地表示希望崔教授能留在州立大学工作。但崔教授说,他的根在中国,他盼望着能将国际上领先的研究课题带回祖国,让它在中国生根发芽。1992年,虽然州立大学以一流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一再挽留,崔教授还是应母校之邀毅然回到了国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的工作。
     崔教授回到国内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实验室从气体电子学到光电子学的转型问题。面对重重的困难和巨大的压力,崔教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年来,他执着地奋斗着,不分昼夜地钻研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无数的假日里,他放弃了陪同家人的机会,在实验室辛勤工作着;无数个夜晚,他都在灯下继续着白天的实验,直至星星疲倦,太阳升起……终于,在领导和老同志的支持下,在周围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崔教授带领实验室人员成功地完成了从气体电子学到光电子学的转型。
      如今,崔教授带领的信息光电子技术研究室,拥有一整套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正开展高速全光通信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其关键器件、无光纤激光通信、有机及聚合物光电子物理及材料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该实验室继去年成立南京光电子材料及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后,今年又被批准成立为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极大地加强了我校在光电子领域的整体力量和地位。
      在这期间,崔教授本人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三十余项,其中国家九五攻关专题2项,并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他领导的研究组近几年来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国防预研及校企合作等科研项目。崔一平教授怀着报效祖国的信念,怀着满腔的工作激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重要成果。
      治学严谨,重视基础
      谈起崔教授,无论是他的老师还是他的学生都对他严谨的科学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今天,崔教授当年的导师,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教授一谈起他就说,崔一平的学风非常严谨。从学生时代起,崔教授就坚持认为科学的神圣就在于它的真理性,搞科学的人决不能搞伪科学。作为老师,崔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尽管自己各种事务缠身,日理万机,但他对学生的每篇文章都要亲自过目加以修改。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学生们都自觉树立起了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
      作为光电子领域的研究者,崔教授注意科研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同时,一直很重视光电子学的基础研究。他坚信,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提高科技实力,占据优势地位,一个高校要想创出自己的研究特色,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把眼光放远,重视原创性基础研究。多年来,他坚守心中的信念,甘于寂寞,即使在科研经费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基础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正是崔一平教授真实的写照。
      传承师风,倾心育才
      今天的崔教授,已是桃李满园。但每当提起自己的老师,崔教授的感激之情仍益于言表。他尤其感激在他人生转折点给予了他无私帮助的几位恩师:韦钰院士、杨正名教授及美国州立大学赫光生教授。他说正是这几位老师为他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至今,无论多忙,崔教授每年的节假日都会亲自登门拜访南京的老师。尽管现在电子贺卡流行成风,崔教授却坚持每年寄出亲手书写的贺卡,他总觉得,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对恩师最真诚的祝福和感激。
      如今,面对自己的学生,崔教授深感责任重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说,只有教给学生真本事,为祖国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报答老师的恩情,才能对得起教师的称号,才能对得起学生的信任。
      崔教授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学术上孜孜以求,勇于探索,在教学上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崔教授长期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他讲课不拘一格,倡导讨论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作为导师,他尤其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能力。他竭力给他们创造自由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开展学术讨论。他常常给学生创造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技术论坛的机会,鼓励他们扩大视野,接触世界上的前沿研究。面对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浮躁现象,崔教授告诫他的学生们要有长远眼光。他说一个人要有远大理想,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地去努力、探索。
      崔教授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如今,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知名的教授,公司的老总。崔教授为学生取得的每点成绩而感到由衷的欣慰。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老师的,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最开心的事!”还有什么比这更朴实的语言呢?!
      这就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位学者、一位良师益友、一位榜样。(陆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