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之下的朱光亚

2010-05-251200

分享到:
 

  朱光亚,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国防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作为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为铸造和建立我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朱光亚曾担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务。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4年年底,为表彰朱光亚对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结缘核物理
  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伴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原子之火冲天而起,人类由此进入了核时代。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也想搞原子弹。他们派出物理学家吴大猷、化学家曾昭伦、数学家华罗庚三人赴美国考察,并要求每人推荐两名年轻助手去进修深造。吴大猷推荐了朱光亚和李政道。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物理教授,具有深厚的学业功底。
  1946年9月,22岁的朱光亚随考察组秘密来到美国,让一行人始料未及的是,美国根本不对外开放原子能技术,对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中国学者当然也不例外。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不改初衷,去了老师吴大猷的母校密执安大学,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几十年后,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李政道回忆这段往事时开玩笑地说:“当初派的几个人,只有朱光亚派对了,他回来做原子弹了。派我是派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而是迷上了高能物理。”
  在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礼炮声中,朱光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950年春,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朱光亚毅然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创业的热潮。
  20世纪50年代初,朱光亚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从事物理学的基础教学工作。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搞原子弹的志向。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帝国主义利用手中的高科技和雄厚的军事实力而耀武扬威,更坚定了他的信念。1955年1月,毛主席向全党发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号召。1957年,在“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推荐下,朱光亚担任了中科院原子能所研究室副主任。
为“两弹”殚精竭虑
  1958年秋天,苏联援建的核工业反应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给中方使用,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诞生了。朱光亚多年求索的核梦想,就要实现了。然而,1959年6月,即距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不到两年的时候,苏联终止提供核技术资料和样品,并于第二年夏天撤走全部专家,我国原子弹的科研项目被迫中断,正在试生产的企业陷于瘫痪。
  中央决定: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援华苏联专家平时对有关核武器的机密情报和关键技术严密封锁,撤走时又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资料,但中国科学家们仍充满信心。朱光亚提出,研究工作从苏联专家作的一次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开始。经过夜以继日的反复研究讨论,在继承和否定交织的科学探讨中,中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随着“起爆”那一声铿锵的命令,神州西部大漠中骤然闪出一道强光,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看到那惊心动魄的壮景,老成持重的朱光亚激动万分,当晚,在试验基地举行的庆功“宴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
  之后,朱光亚组织实施机载核航弹爆炸试验和导弹运载核弹头爆炸试验,分别获得成功,一步步实现了我国原子弹研制的“三级跳”计划。根据毛主席“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指示,他与其他专家加快研制速度。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质朴、谦逊的长者
  1994年3月,朱光亚高票补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6月又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既为科学家,又担任国家领导的朱光亚,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程院建立之初,条件艰苦,没有食堂。朱光亚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吃盒饭。没有地方午休,年近70岁的朱光亚吃完午饭便又继续工作。这情景,让院里很多年轻人为之感动。1998年5月离开中国工程院领导岗位时,他再三叮嘱身边工作人员:“办公室里所有用公费购买的书籍、资料,一册不许带走,要整理登记后交上去。”
  与朱光亚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受到他低调含蓄、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在国防科技回忆史料的文献中,有很多他撰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他只谈别人和集体,不谈自己,他总说:“核武器研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多种专业、高水平的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颁奖第一天,他就准备把100万港币的奖金全部捐作中国工程科技奖助基金。有人劝他拿出一部分,朱光亚听后平和地回答:“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助基金,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海外友好人士捐助的,如果我们也能捐献出一点,虽然为数不多,也算是做一点工作和一份贡献。”听似普通的言语中,凝聚了一位老科学家真诚的心意。捐款后,他反复叮嘱周围的人:不张扬、不宣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也很少有人知道朱光亚捐款之事。
  (编者注:杰出校友朱光亚1941-1942年曾在国立中央大学就读。本文摘自2005年4月27日《中国老年报》。)
         王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