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东演绎现代人的生命追求

2010-05-26893

分享到:

        杜文东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身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分会理事长,是首批国家级注册心理咨询师。
  3月19日(周五)晚18:30,他在我校丁家桥试验楼二楼报告厅,为东大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现代人的生命追求———量与质的统一”的讲座,这是东南大学2010年春季医学人文大讲堂“医学、心灵与健康”
  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他的讲座幽默风趣又能发人深省,深刻启迪在场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追求。
  大龄未婚女青年的困惑人类在长达7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心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于人类形体的变化,心理方面的变化远远大于形体的变化。有史以来,人类便困惑于自身的调节,不知如何适应环境造成的种种压力,从而形成痛苦的根源。
  有趣的是,在90年代的时候,杜教授参与了一项针对南京地区大龄未婚女青年心理的调查。调查组发现大龄女青年择偶的首选因素为男人的身高,一米五几的人,所梦想的对象却要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男人。可是事实上,男性身高平均数据和大龄女的要求有很大的出入,90年代南京地区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米,所以女性所追求的高大男性,在总人群中并不多,1.80米以上的男性是少数群体,说的好听就是“稀缺品种”。
  虽然人类进化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历史,但是人类在躯体的变化并不是很大。根据历史学家对周口店猿人的研究记载,当时周口店猿人的平均身高为1.64米,也就是说上万年的进化,人们的身高才发生了不到10厘米的变化。相比于过去,女性在择偶的时候,非常在意男性的身高,这来源于她们自身的心理压力,与她们自己而言,总认为找个身高高的男人,可以弥补自己身高矮的缺陷,一方面是为下一代考虑,另一方面认为高大男性比较有安全感。只是在历史的进化中,男性的身高并没有像女性要求的那样发生了质的提高,“稀缺品种”难以满足女性旺盛的需求,这造成了供求不平衡。
  可惜,很多现代女性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差异,却固执地选择等待,随着年岁渐长,发现“稀缺品种”离自己愈来愈远,而自己的花容月色也逐渐被皱纹蚕食,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于是乎,现代人略带调侃地称呼大龄未婚女青年为“剩女”。现代人寻求紧张是为了回避紧张“现代人已经不那么需要抵御毒蛇、猛兽,也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困的窘境及其他有伤身体的危险,但他们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噪声,拥挤,竞争以及其它人为的紧张环境。与主要只是操心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原始人相比,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需求要复杂得多。”这是杜教授援引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斯(D.bois)教授的话。
  他指出:紧张是现代人的标志。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相关的术语叫做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动,严重者会引起胃溃疡、心血管等疾病。
  现代人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寻求紧张来回避紧张,以躯体的紧张状态来回避心理的紧张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一旦出现紧张状态,就会选择身体的紧张去替代。比如很多人一旦内心紧张,就会不自觉地去跳迪斯科、蹦极、悬崖滑)、高崖跳水、徒手攀岩、旋转飞车、飙车、偷情、斗殴等能使人躯体达到高度紧张的活动。曾经有一位企业的高管来找杜教授做咨询,告诉他自己会每隔两个礼拜就飞去四川参加悬崖滑)俱乐部的活动,每次参加完后,心情会非常得舒爽。那位高管声称自己在几公里的滑)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能让自己两个礼拜积累下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心理紧张,在滑翔后一扫而空。
  生命的完满是量与质的平衡所谓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营养不良和虚弱的状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把健康和长寿联系在一起,但是长寿的人真的就是健康吗?在中国海南有个著名的长寿村,杜教授曾经在90年代到访过那里,他发现那里的老人都很长寿,但是令他惊奇的是,这里的长寿村在物质条件方面却相当的匮乏,整个村子没有电,没有现代化的生活用具,很多人尽管颐养天年,却都是籍籍无名之徒,很多人虽然还活着,却处于被遗忘状况。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程度,纯粹生理意义的长寿可以在医学条件上得到满足,例如植物人尽管处于不省人事状态,但通过医学照料仍然能多活30年以上,在生理上他们是属于长寿群体,而在心理层面他们却已出于停滞状态。
  与此相反,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精英却往往英年早逝,与我们而言,他们生理意义的生命逝去太快,但在另一个层面,他们却活在了历史的印记中,活在了很多人的心中。杜教授说从个体角度去讲,很难做出判断,长寿无名的人和英年早逝的精英谁更健康。但这代表了生命追求的两种状态,前者偏于生命量的现象,后者偏于生命质的现象。
  生命的完满是量与质的平衡,现代人在生命追求的过程中,很难在量与质之间找到平衡,往往是量与质单方面的取向为多。量与质的平衡是生命的要素,总体而言,身体无恙、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自如、承受挫折、事业成功、贡献社会应当是现代人介于量与质的平衡中,所能够达到的最佳追求。在现代人不得不面临学习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重等问题的今天,杜教授强调,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心理健康,它是高水平工作绩效与生活内涵的保证。同时,心理健康无高低贵贱之分。他援引毛泽东提出的“文明精神,野蛮体魄”,鼓励大家认识生命的真正内涵,追求量的强固与质的升华的完美统一。(陈旭辉 林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