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历史概况——纪念中央大学百年校庆

2010-05-253677

分享到:
    一、前言
  为纪念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百年校庆,校友会号召大家写学校或院系的历史,我是航空工程系的老校友,对航空系的前身中大机械特别研究班的学长,曾有接触,多年来,负责联系本级同学,与航空系校友也有联系交往,自己对航空系的历史,虽了解不多,感到年长的校友,有责任响应号召,尽力写点航空系的历史。
  二、中大机械特别研究班
  中央大学培养航空工程技术人才是早在1935年,以机械特别研究班名义,招收机械、电机、土木等系大学毕业生,给以两年航空工程技术的教育,相当于后来的研究生院。当时困难深重,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我东三省,侵略矛头插到冀东,在天津、北平的丰台及上海已驻有日本兵,对我国虎视眈眈,搞国防教育,不能公开。当时罗家伦校长在研究班开学时讲过一段话,他说,哪有什么叫做特别机械或机械特别研究的?芽然而我们还得选择这个名词,我们心中隐痛,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我很悲痛,却也是很愉快,因为研究班要开学了。罗校长还谈了大学里办航空工程教育一段过程,当1933年在庐山开会商谈国防建设问题时,他曾积极建言,认为航空工程教育需要若干学科的配合,如数学、物理、化学和应用科学如机械工程,乃至气象学等的协助,所以宜在大学里设置。后曾决定在中央、清华、交通、武汉四个大学里创办,但考虑地点优越等条件,最后确定以中大为主体,所以中大机械特别研究班在1934年就开始筹办。从1935年起,共招生四届,第一届毕业21人,二届7人,三、四届只数人,共毕业30多人。当时,机特班的招生不公开,是通过各大学的工学院长,分别通知并指导应届毕业生,有的是助教,报名应招,优秀合格的,由院长介绍前来入学。机特班只办了四届,由于航空工程系的开办与发展,可以说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故在1940年结束。
  抗战开始以后,当时航空委员会为急需航空机械人才,曾委托中央大学开办航空机械训练班,1937年秋招收各大学工学院毕业生,原定培训九个月毕业,共招收50多人。由于航委会改变主意,开学上课几个月后,改把全部学员转到航委会自办的高级机械班继续学习,中大航空训练班就此中断结束。
  三、中大航空工程系
  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是在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奋起抗日,烽火连天之时创办的,是全国第一家登报公开招生。当时中大与浙大和武大联合招生,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和广州设考场,一扫当年开办机械特别研究班,只能用隐名秘密招生的郁闷之气,于1937年8月1日开考。当时爱国青年,热血沸腾,情绪高涨,感航空救国,报国有方,纷纷报名投试,我们航空系二九级同学,就是这样抱着同一志向走进中大的。录取50名,毕业38名,多数来自江苏省几个著名中学。1937年9月1日,录取新生发榜,并通知新生,学校将内迁,先到武昌报到,暂住武大。报到后不久,告知到重庆报到,由学校包了民生公司送川军东下抗日的返程轮船入川,暂住川东师范学校。最后定下借用重庆大学校区松林坡作为校址,新建简易临时校舍,只用了四十天,即基本建起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和食堂,于1937年12月1日开学上课。建校异常迅速,是由于四川省人力物力充足,人心振奋,再是由于罗家伦校长和学校当局有预见,有准备,设备仪器装箱快,教职员工全体较快到达。文、理、法、商、教育、农、工、医学院均内迁,医学院则迁到成都华西坝,有依靠,便合作。教师设备转移均无损失,很快复课,是抗战时最高学府,当之无愧。在二年级微分方程大课堂上,机械、电机、航空三系同堂上课,唐培经教授,后来是教务长,曾在课堂上,谈到大学联合招生,优秀生集中在中大,取分最高,中大取分高的则集中在工学院。他说,本课我出题较难,原估计很少能及格,结果竟有十多人得到在60分以上,最好的考到八十多分,是航空系的。唐教授的话,揭示了中大是抗战时期的最高学府,向往所归,也说明航空系同学毕业后取得较好成就,应归功母校和老师的教育,而入学前,学习基础较好,也是一个原因。
  为了加快培养航空机械人才,学校又从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化工、建筑等系及理学院的物理、化学、数学系等八个系中,修完一年级的学生中招插班生,转入航空系二年级,聚集了二十名学生,成为1936年入学,1940年毕业的首届航空系毕业生。1937年考入中大航空系的第一批新生,在1941年毕业,成为第二届。抗战期间,中大校本部在重庆市西郊沙坪坝,紧靠嘉陵江南岸,距重庆市10多公里。1938年暑期招收的新生,开始在嘉陵江上游新开辟的柏溪分校上课,以后一年级都在柏溪分校上课,距校本部十多公里,嘉陵江上每日有客轮上下,交通尚便。
  抗日胜利后,中大于1946年全部迁返南京四牌楼原校址。1949年4月南京解放,8月更名为南京大学。南大航空系于1950及1951年招收两届学生。中大、南大航空系合计招收学生十六届,每届毕业生人数三十多人,估计航空工程系共毕业约500人。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南大航空系分出去,与上海交大、浙大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后于1956年迁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又于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的航空系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改设置飞机系和航空发动机系。中大、南大招进的航空系在校学生随院系调整后的华东航空学院继续修业,直至毕业,也都是中大、南大的校友。
  四、校友成就和贡献
  中央大学培养的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包括机械特别研究班和航空系毕业生,合计500多人。建国以来,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他们在飞机设计制造研究方面,在二弹一星的研究制造方面,在航空工程、机械制造的教育方面,很多校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学术界也做出了显著成绩。
  机械特别研究班校友:机特班一届李耀滋,毕业后选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返国后,任大定航空发动机厂总工程师,后到美进修,任该校教授。并曾担任美国东部华人协会会长。一届柏实义,选派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返国后,任中大航空系空气动力学教授,后到美进修,任马里兰大学教授和航空系主任多年。一届黄玉珊,庚款留学英国,获帝国理工学院硕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返国后任中大、南大航空系飞机结构教授、主任,又任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主任及兼任国防部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所长。航空训练班谢安祐,赴美留学,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大、南大航空系教授、主任,华东航院发动机系主任、西北工大校务委员。机特班三届的徐舜寿,是1956—1958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总设计师。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航空工程系校友:在航空航天部门的:高永寿,南航大教授,是1952—1954年主持新中国第一架飞机(教练机)仿制成功的总工艺师;张阿舟,南航大教授,曾任副校长,1954年中国第一架飞机仿制,整机静力试验的主持人,荣立特等功,是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虞光裕是1956—1958年自行设计歼击教练机喷气式发动机的总设计师;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齐志昆是1959年主持第一架轰炸机仿制的副总工程师;饶展湘是1956年我国首台喷气发动机仿制的总工艺师,曾任国防出版社社长;罗时大是50—80年代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仿制及系列歼击机研制过程的总工艺师、总工程师、部劳模;徐鑫福,北航大教授,是1958年北京航院自行设计研究成功小型客机的总设计师;王世德是1963年我国首枚空对空导弹研制成功的总设计师;梁赞勋是编制我国航空工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主持人;王道荫是我国航空科技情报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部劳模;刘多璞是我国航空高强度铝合金研制的主持人;沈景新是北京青云航空仪表公司的总工程师,著名航空仪表专家。
  在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的高作楫,是总设计师,负责大众汽车制造厂的规划设计,成绩卓著,获国家级“设计大师”称号。在成都,康振黄曾任四川省副省长。
  在美国的陆孝同,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及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访问教授,曾获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阿波罗登月成就奖”。
  在台湾的张桐生,曾任台成功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功绩卓著,1988年10月获台湾“杰出教育奖”。夏蔚先曾任台湾裕隆汽车制造厂厂长、经理,成绩优异,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权威机构颁给的“有功绩的人”称号。
  机械特别研究班和航空工程系校友荣膺国内外科学院院士称号的有八人:机特班:一届李耀滋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一届柏实义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航空系:二九级(1941年毕业):冯元桢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并荣膺美国国家工程院生物力学奠基者奖,及2000年12月由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曾任美国力学会主席和世界生物力学委员会主席;沈申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华盛顿科学院、国际宇航科学院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陆元九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原航天部总工程师,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我国著名自动控制专家,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陆孝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洪都集团公司总设计师,著名飞机设计专家,曾荣获航空金奖,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航空系三〇级林同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是著名力学专家,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后起之秀,1949年进中大航空系的朱森元,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喷气发动机专家。
  由国家评定担任航空工程专业学科博士生导师的有:黄玉珊、张阿舟、陆元九、吴礼义、张幼桢(全国优秀教师)、林同骥、罗时钧、彭炎午、赵令诚(部劳模)、晏励堂、汪叔淳、刘千刚、王行仁等。在农业大学的万鹤群是农机专业博士生导师。
  知识来源于老师,中大、南大航空工程系的教授水平高超。系主任:罗荣安、黄玉珊、谢安祜;空气动力学:伍荣林、柏实业、王培生;航空发动机:张创、李登科、谢安祜、彭炎午;飞机结构力学:黄玉珊、杨彭基、赵令诚;应用力学:张模实;材料力学:李寿同;全相学及实验:陆志鸿;机械设计:李酉山;热工:金锡如;机构学:黄继贤;理论空气动力学:张钰哲;气象学:朱炳海;微积分:周伦阁;微分方程:唐培经;物理:施士元;化学:袁翰青;机械画投影几何:史宣;英语:俞大絪;
  五、编后语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了解情况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感谢不少同学、校友提供情况和意见。对有些有突出成就的校友恐仍有遗漏,未提及,错误之处,请指正和鉴谅。
2000年2月


                   笔者简介
  丁钊,1917年12月生于江苏江阴县,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二九级,1941年毕业。抗战期间曾负责我国第一座跳伞塔即重庆跳伞塔的总体设计,并由自己第一个试跳成功。从美国学习归来后,在上海柴油机厂工作。后在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任总设计师,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任研究员。曾是该级会负责人,东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央大学(包括南大)北京校友会理事,现为监事,欧美同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