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汪乃钰

2010-05-26756

分享到:

    

        在10月26日的我校老人节祝寿会上,党委刘京南副书记通告了9月11日中组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情况。刘京南副书记还宣布了教育部有三位老同志获得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我校离休老同志汪乃钰也获得了此项荣誉。胡凌云书记上台向汪乃钰表示祝贺,并为他颁发了由中组部签发的获奖证书和教育部颁发的奖金。

         汪乃钰同志离休前曾任成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离休后担任老教授协会理事长、离退休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汪乃钰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6年来,他无私捐助十几万元供8名贵州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孩子读书的事迹在校园内外广为传诵。

        “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使那些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汪乃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初,汪乃钰从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栏目中得知,浙江大学生孙连芳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镇远县金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汪乃钰立刻打电话到中央电视台,几经辗转找到孙老师,委托她联系了8名来自苗族和侗族的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资助对象。很快,汪乃钰就把该学期的学费寄到每个孩子家里,开始了至今6年之余的捐助历程。

         “只有开拓了视野,才能增加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授,汪乃钰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2003年暑假,汪乃钰出资邀请8名孩子来南京,他亲自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周的行程:到中山陵拜谒革命先驱孙中山、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苏南的乡镇企业建设、品尝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和肯德基……汪乃钰不顾自己七十多岁的年龄,在盛夏酷暑中为这8个孩子东奔西走,不知疲倦。

         汪乃钰的无私行动感染了周围的人,很快,孩子们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学校党办、校办为孩子们承担了来宁后全部的用车和食宿,老干部处带孩子们去夫子庙购买新鞋,记者为孩子们送来了大包衣物,汪乃钰的外地老同学捐助每个孩子一套衣服和纪念品……受助的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临别时,汪乃钰为每个孩子精心准备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他鼓励孩子们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尊、自强、自信、自力,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送走了孩子们,汪乃钰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他们,他经常写信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004年11月,71岁的汪乃钰坐上了去贵阳的火车。车到贵阳已是夜里十点左右,汪乃钰又连夜坐上了长途汽车,颠簸到镇远镇已是凌晨三点钟。由于天黑,路不好走,汪乃钰被一名苗族的醉汉撞倒,从1米高的石阶上摔了下来,左肩重重地撞到了地上,在旁人的搀扶下他才站了起来。汪乃钰忍着剧痛、不顾旅途的劳累,稍微休息几个小时,天一亮就赶到了孩子们就读的金堡中学。汪乃钰的体质一直不好,在贵州的几天里他一直陪在孩子们身边,没到医院去看病,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汪乃钰左肩的疼痛一直持续到今天。

       汪乃钰看到建在山坡上的金堡中学教学条件艰苦、设施陈旧、师资薄弱,一个县级中学只有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当即拿出钱来为学校买了部29寸彩电。校长和师生们为这突如其来的馈赠感到十分欣喜,汪乃钰淡淡地说:“这8个孩子是我的孩子,学校的其他孩子也都是我们的孩子呀!能为他们做点善事,是我最乐意的。”

        又见到了敬爱的汪爷爷,8名孩子又兴奋又激动,纷纷邀请汪爷爷到家中作客。汪乃钰忍住身体的疼痛和劳累,带着笑脸走进孩子们的家中,他看到孩子们的生活非常贫穷、落后:草堆上铺张草席就是孩子的床;为了省两块钱的理发费,男孩子好几个月不去理发;家里除了床和灶,其他的家具只有矮脚凳;只有过年时才吃一回肉,不少孩子都营养不良……看到这里,汪乃钰心里一阵阵疼痛。当他得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都在不断提高,一名男生得了全县奥数比赛第一名,一名女学生把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受写成作文《暑假的一天》被评为优秀作文时,又感觉十分欣慰。

       回到南京,汪乃钰心里更加牵挂着孩子们,想着他们在昏暗的房间点着煤油灯读书,想着他们夜里走在没有路灯的山路间,他立刻订购了一批太阳能台灯和手摇发电手电筒。汪乃钰的家境并不富裕,他本人又体弱多病,去了一趟贵州后他决定除了负担孩子的学费,还要省吃俭用挤出钱来负担8个孩子的生活费。就这样,几年下来,汪乃钰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至少十几万元。

        而后的几年中,汪乃钰身体每况愈下,多次住院治疗,可他没有中断对8个孩子的资助。按理说,2008年高考结束后,他对孩子们的资助就该结束了,可汪乃钰又再次出资邀请孙老师和孩子们来南京。见到了孩子们,汪乃钰语重心长地说,上大学不是唯一目的和出路,山区的教育落后,无论有没有考取大学,只要今后继续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在随后的三天中,汪乃钰安排师生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游览了周边的名胜古迹和游乐场,临别前,汪乃钰出资委托老干部处为师生们购买了羊毛衫、休闲衣物和英文电子辞典、英语学习机、MP3等用品。

        汪乃钰了解到这次落榜的小田同学是家中的长女,在半年内失去了四位亲人,家境极差,就想着在南京为她找到份工作。在师生们游玩期间,汪乃钰冒着酷暑,多次奔波于校园内外,终于为小田联系到了在榴园宾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小田上班第一天,汪乃钰亲手把她交到宾馆负责人手里。怕小田在南京人生地不熟,汪乃钰出钱请老干部处为小田添置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在汪乃钰的关心下,小田很快适应了南京的生活和工作。汪乃钰叮嘱小田工作之余要抓紧学习,并鼓励小田参加了夜校补习班。冬季来临前,汪老想着小田的棉被单薄,还掏钱给小田买来冬被。

      汪乃钰6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资助的8名少数民族学生中有4名正在大学读书,还有3位正在复读。同学们都牢记汪爷爷的话,“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同学们学习都很刻苦,他们约好等大学毕业后用自己赚的钱买车票来南京看望汪爷爷。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汪乃钰一直把“与人为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温暖的双手,他做的善事数不胜数:他认真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眼睛不好,就读给他们听,腿脚不便,就送材料上门;他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对生活有困难的老干部,他主动帮他们申请困难补助;他创办了“东南教育服务部”,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们提供生活帮助;他利用学校老专家、老教授的人才资源,帮他们联系到校外讲学;一名男同学得了白血病,他带头捐款1000元;同事家失火,他又捐1000元;他为长期分居两地的花房民工兄弟的爱人找到钟点工的工作,使他们夫妻团聚;他为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干部的护理费调整忙前忙后;他为码头工人的子女入学问题费尽周折……

        2003年,汪乃钰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汪乃钰被评为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8年底,汪乃钰光荣当选“南京好市民”;2009年9月,汪乃钰被评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汪乃钰的感人事迹在群众中形成极大的反响,他激励着周围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多年来,他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少数民族孩子,用爱心为孩子们铺好通往往未来的路,用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芦 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