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和大学管理

2010-05-26938

分享到: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任彦申   


      
        第一个讲讲什么是大学精神。

        大学到现在有一千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的近代大学是十一世纪诞生在法国或意大利,一般都认为巴黎大学是欧洲大学之母,其实巴黎大学最初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它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座神学院叫索邦神学院,建立在神学的基础上而不是科学的基础上的,以与宗教权威的牢固联系为特征,讲述的基本内容以神学,玄学为中心,也讲一些法学医学哲学等,办学宗旨是“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与宗教”。包括像哈弗大学最初的校训都是叫:“荣耀归于基督,为了基督,为了教会。”那是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最古老的大学诞生在中国西汉的汉武帝的时的太学,太学是国立最高学府,教学内容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五经四书语文算数法律立法等,教育目的是读书做官,但是这都不能算做是现代大学。

        真正的高等教育革命是从德国开始的。19世纪德国创办了柏林洪堡大学,洪堡是普鲁士教育大臣,一个著名学者。洪堡大学的革命性意义在:第一强调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学独立与宗教,政府,社会,不为任何宗教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力量所左右,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他把大学的功能从单一的人才培养扩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第三强调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纯粹的真理,而不在于满足社会需要,甘于寂寞潜心学术,不为任何世俗事物所动,这是做学问的必要条件,这就叫“象牙塔办学模式”在当时是进步的。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蔡元培主政北大的最大贡献就是完成了国子监向现代大学的过渡。蔡元培的办学模式基本上是参照德国的,第一他强调杜绝官场。第二他强调了学术自由,为新文化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条件,第三他也搞象牙塔办学模式,主张重理学轻实学,重理科轻技术,像工科商科这类的,北大一律不办,所以北大这种重理轻工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三个阶段是从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学开始摆脱象牙塔办学模式,顺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大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大学逐渐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心,且二战后大批的复原军人需要培训和就业,大学顺应此需要,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大扩张,功能开始走向多样化,从原来的教育中心科研中心走向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个时期依托大学兴办了一批硅谷,科技园工业园区和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在这个时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产学研相结合,教科经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和新的特点,凡是顺应这种潮流,积极推动两个相结合的学校就充满着活力就兴旺发达,凡是继续沿袭象牙塔办学模式的学习就开始走向衰落。像东南大学这样的大学,光是三大功能应该是不够的,它应该是五大使命:第一人才的摇篮,培养高素质创作型人才的摇篮;第二是科学的前沿,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的科学前沿;第三是孵化和转化科技成果的基地;第四是多元民族文化的圣地,和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社会文明的灯塔;第五是国家社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应当奉行的一种理念,是贯穿在大学生活中大家共同遵循的准则,是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体现大学的本质特点,有别于政府有别于企业有别于部队的精神,它既能顺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也能体现一种面向未来的品格,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第一个大学精神就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这是大学的一个永恒精神,永远的不迷信不僵化,不固执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就是鼓励大家探索,在学校的科学研究中,讲三段式的思维模式,第一段要弄清楚为什么,第二段要搞清楚是什么,第三步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种思维模式的训练在以后工作中非常重要。领导讲话第一段知道为什么;第二步就弄清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弄清精神本质抓住实质,现在我觉得有时候领导讲话抓不住重点本质,越讲越长,恐怕还是功夫不够;第三就是怎么办,当干部的要知道,它是应该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工作的切入点突破点,只有找到结合点突破点,工作才能落实下去。

        第二个精神关爱青年珍视人才。大学是以人为本的事业,以人才为本,这是大学的永恒精神。大学中应特别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健全人,帮助人,这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大学的工作者应该特别的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对学生的未来的前途命运负责,学校的功能越来越多了,但是有时候处理不好就会冲淡了以学生为本的中心。在人才的培养中应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尊重个性照顾特点,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特长,提携优秀,鼓励拔尖,只有不拘一格才可能人才辈出。“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应当是教育家的职业天性。学问再好,如果不善于发现人才,识才有智;不善于培养人才,育才有道;不善于提携人才,用才有胆;不善于保护人才,护才有勇,那样算不得一个教育家,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对于一个大学的领导者和教师来讲,如果自己能够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暂时被埋没的人才,启用了一些崭露头角的、奋发有为的青年才俊,保护了一些暂时存有争议的,甚至被世俗偏见所困扰的创造性人才,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最大的安慰。北大在90年代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被当作自由化理论而受到限制,但是学校当局采取保护态度,使他们的理论逐渐为社会、政府所接纳,甚至成了国家的指导理论。什么是人才,一般讲的人才就是人品要合格,业务有专长,工作有贡献。具体地讲,真正的人才就是能够将自己独特的东西奉献给世界。凡是专深之才都是偏才,凡是天才奇才都是怪才,对于世界有重大贡献的人,恰恰是这些怪才,而这些怪人常常被世俗所不容,凡眼所不识。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办学,既要为合格人才提供天地,也要为奇才怪才偏才留有生存空间。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不止是对现有人才的保护尊重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对还有潜在的人才能够给予识别、扶持、帮助。当前中国大学的实力远不如美国大学,竞争成名人才难度很大,只有花心血去挖掘有潜质人才,我觉得这是中国大学跟西方大学错位竞争的一种办法。

        第三个精神是引领文化传承文明。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大学应该是社会文明的灯塔,链接古今的桥梁,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大学能够长盛不衰,就因它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地连接起来,在传统和革新,历史和未来,民族和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找到一种均衡。

        第四个精神是服务社会面向未来。大学如果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就没法生存。而大学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在于适应现在,而在于面向未来,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培养理想的人才。如果大学过分的流于世俗,过分地强调现在,适应现实,那就会失去远大的前途,失去大学最本质的特点——面向未来的品格。我觉得大学里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充满着理想、幻想、空想和梦想的地方,所以对于年轻人,一定要鼓励他解放思想,敢想敢干。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点理想,没点空想,没点梦想,没点大话,他将来成不了大气。我接触的这些创造性人才,创新型人才,他们就是经常胡思乱想,最初冒出来的一些信号,都是胡思乱想的,不成体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先多先生——孔子的第72代,说到孔子家谱,两千多年,孔家有个完整的家谱,他们家有坟地,他就突然想起来,研究人类两千多年来的基因变化,他说,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好材料。

        第五个精神,是学术自由兼容并茂。世界的本质是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构成才构成了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的文化系统,多元共生是文化繁荣的标志。这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强大持久的保证。和而不同,多元统一,是宇宙的永恒的法则,是和谐的最高境界。在大学中,必须奉行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原则——兼容并貌,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如果只允许一元,不允许多元,大学就难以生存,科学就不能发展。比如说北大马寅初先生,社会学家人口学家,五十年代就提出计划生育,可是当时我们正在学苏联,鼓励多生,当时他提了这些理论以后,就遭到批判,免了其校长职务。结果,批了个马寅初,长了好几亿人。80年代我们觉悟了,要搞计划生育了,人口学家们就开始提出人口模型。说一对夫妇生一个是个什么状况,一对夫妇生一个半是个什么状况等等。做出很多人口模型,和对未来社会人口发展的预测。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只能为社会注释,那学问就没法搞了。类似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大学,一定要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茂,有些思想与现行的体制是不吻合的,甚至会动摇一些现行政策的权威性,但是不能因此就限制他们理论探讨的自由。

        刚才讲的五种大学精神,即对待知识、人才、文化、社会和学术自由的态度,这是大学最本质的精神。一方面,大学应该要培养,要坚持,要弘扬,要维护这种精神;另一发面,社会要理解尊重大学精神。鉴于历史上有过其他外力对大学精神侵扰的情况,国内有些学者主张大学的社会地位是社会的批判者、指导者,真正的学者应当只追求真理,而不关心近期价值。这是一种大学乌托邦思想,一个只关心真理和人类的终极目标而不关心现实问题的人,那他将无法生存。所以我觉得学校的发展应该:第一,继续开拓和深化大学承担的五大社会使命;第二,抓住科教兴国实施的契机,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战场上有更多的作为和贡献;第三,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大学环境,树立大学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二,大学管理的特点,

        大学的管理是一个很困难、很复杂的职业。有的人可能会说这大学都是知书达理的人,一说不就完了嘛。其实很不容易,我就说说这大学特点。

        第一大学是复杂的多元机构。大学有若干个目标,有若干个权利中心,又为若干个顾客服务。它为什么属于一个复杂多元机构,因为大学的权利是多元的,举办者,投资者、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各有各的权利,但是大学的权利与等级意识非常淡薄,所以大学在我们这个官本位很强的国家里办学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会受到各种制约,上级常常自觉,不自觉得把大学当作一个下属部门来对待。再一个,大学的思想文化多元,这是大学最突出的特点。大学里多元思想文化想激荡的局面是大学科学创新的最好的土壤。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可能都是对的。

        第二个特点是,大学是一个松散的,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社会管理的有效性,权威性,社会各类单位进行排队,形成两个端点,一端是军队,一端是大学,军队绝对垂直领导,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令如山倒,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大学是一种纵横交错的复杂的松散的管理系统,这个,在遇到重大的机会和突发事件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大学中常常因为意见不一致争执不下而错失了机会,在学校的领导者,一把手独断专行不行,优柔寡断更可怕,而领导者最好的优点是优柔寡断,优柔就是民主,寡断就是很少断错。在大学工作中,经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大学的议事方式、议决方式有时就像联合国的安理会,经常进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有表决权,每个人都有否决权,按照最小的公约数,能达到一个协议,想执行就执行,不想就放一边。世界上之所以产生领导,就是因为意见不一致,需要一个领导来做一个集中,来做一些决断。大学里欣赏的一句话“真理越辩越明”,我后来越想这话越不对,我说真理越辩越明我不信,真理越变越糊涂,真理是被实践证明的,不是辩明的,在一旦开始辩论,一旦开始争论的时候,人们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要面子而不要真理的。

        第三个大学管理的特点:就是专家学者是最难带领的一支部队。从思想上来讲他们最崇尚思想自由,权利意识等级意识非常淡薄,从工作特点讲脑力劳动者有着充分自主的空间,既不能进行过程的监控,甚至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对他们都没有用,脑力劳动就是这个特点,动脑子就是在工作,不动脑子就等于没工作。从思维方式讲,大学是喜欢搞科学研究,喜欢采用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绝不简单认同;而政府里面绝对强调认同,认同思维求同思维,以求得最大的认同为目的。从人事制度上讲,干部是委任制选举制来产生,那么必须对上级负责,对选民负责,而干部的帽子都是纸的,一风吹就吹掉。而学术职务像教授,院士,他是由学术机构评审出来的,不必专门的去对那个特定的人去负责,特定的组织负责,他的帽子是铁做的,一旦评上是终身有效,领导不满意也没法摘,所以对专家学者来讲,与其说是管他们,不如说是理他们,就是以理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道失物形却有形,讲道理。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管理不是凭借的硬权力,而是凭借的软权力,领导者的说服力,影响力,人格的魅力和在职业界的声望。

        第四个就是大学里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应对学潮,是大学领导者的最大风险。因为这是大学领导者最难以跨越的一个雷区,一片陷阱区。学潮是古今中外大学共有的一种现象,只要有大学,只要年轻人聚在一块,就会闹事,西汉办大学,东汉闹学潮,议论朝廷,诽谤公卿。法国最早出的大学,学生也闹事。如果一旦学生因为校内问题:教学问题,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安全问题等等引发学潮闹事,学校有充分的自主处理空间。但是如果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国际问题引发的学潮,学校就很难处理。一方面是一帮天真、热情又偏激的学生,一方面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权利和高度尊严的一个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如果事情乱子闹大了,惹了祸,上面追究下来,学校难辞其咎。如果你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闹事,出手很重,处理得很急伤害了师生,即使学潮平息了以后的日子也很难过,选举肯定把你选掉。所以,要把学生闹事、社会学潮处理下来,经常是两头都不满意。如果说,上面不太满意,基本认可说:“就这样了。”下面不大理解又大体能接受,这就是最理想的结果。

        接下来,我讲讲大学管理经常发生的混乱和误区。

        第一个是学术自由和管理民主的混淆。在学术运行中基本方针就是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双百方针;在学术争鸣的问题上不存在下级服从上级,用不着少数服从多数,这就是学术。一个人就是一派,一个人就是一个观点。民主就其本意来讲是多数人的权威,否决少数人的意见,通过民主程序决定的东西就得遵守。所以,民主不一定科学,民主决定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大学里常常把民主和自由混为一谈,把彼此的应用的空间搞乱了、错位了。一方面,把学术自由的原则给延伸到政治领域、行政管理中,不管政治原则,不管组织纪律,不尊重行政权威,造成政治的混乱、组织的涣散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常常自觉地不自觉地把行政裁决、行政命令、政治裁决,大批判、组织处理等办法用到学术生活中,破坏自由的学术环境,影响了学术争鸣和理论探讨。

        第二个是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的交叉和混淆。大学是一个多元权利并行的地方,但大学里最主导的两个权利:一个是行政权利,一个是学术权利。行政权利就通过党委,通过行政,通过领导职务、领导机关和领导制度来推行的一种权利,这是行政权利。学术权利,是学校通过学术能力、学术组织机构来行使的一种权利,这个学术权利在学校里是一种特殊权利,是一种非常刚性和普遍的权利。比如说,教授职称评审,科研评奖,学位的授予,毕业答辩这都是由学术机构来进行的。所以在大学里头和政府机关完全不一样,两种权利如何各行其道、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总体目标,这是一个学校中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大学里容易发生的混乱就是专家问题,就是专家的高明和专家的局限。专家既是深家又是窄家,专家在专业领域中有高深的见解,跳出本专业,他就不是专家了,任何一个专家也是内行和外行的统一。大学的工作首先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家,借助专家的智慧来推动学校的工作,反过来讲,要想集中专家的智慧那是很困难的,专家意见的综合往往是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做。清华的老建筑系馆是非常漂亮的一个建筑;新盖的建筑系馆,因为它照顾了每个专家的意见,最后就是不伦不类。在我的大学工作经历中,碰到过几种专家:一种专家是大智若愚,悟透了的专家,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像季羡林、郝仁这些老先生真是大智商、大智慧,知道的时候就说,一字千金,决不随便发表意见。还有一种专家是什么都知道,就“知之为知之,不知也为知之”,经常发表外行意见,还很固执。这些年在学界也出现了个别的“学霸”做法,因为是个大专家就什么都干涉,不该管的事都管,“惟我独尊,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想起老子的一句话叫“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的时候装点不知道、装点糊涂,那是上策,高明人,不知道的时候硬说知道,那是病态。

        第四个问题说的是校长和教授的矛盾。校长是从教授里头长出来的,但是一旦当了校长,校长和教授也会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表面上看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其实是思维方式上的一个巨大落差。教授或者是学者在认识世界的层面上谈问题的,以应当不应当、合理不合理为原则;而校长是在改造世界的层面上来解决问题,以可行不可行、成功不成功为原则。搞科研可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校长不能说,政策总失败那就完了,就像企业家不能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失败是别人成功之母,市场经济就把你淘汰了。教授、学者提意见可以随心所欲,说到不必做到,校长就和党委书记,讲话就必须“言必行,行必果”。所以,校长和教授我刚才说是思维方式上产生的落差。

        第三个问题,大学文化建设中应该提倡的几种精神。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包括我们班子的建设,包括队伍的建设,都应该提倡几种精神,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团结”、“学会欣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有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适应。中国的教育家提倡再加一条:学会做人。因为中国文化是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都是相通的。大半个世纪来,我们不断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大批判、大扫荡,进行破四旧,把流行两千多年的中国主流思想派别——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全部当作糟粕给扬弃了。比如说《论语》、《道德径》,当然有人说是《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集中华民族智慧之大成,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东西,中国人跳不出这些东西。过去,不论是“仕”当官的,还是“士”知识份子,如果不读《论语》、《道德径》,你算不上“仕(士)”,今天我们很多“仕”和“士”都没读过。世界上 “孔子学院”越办越红火,但是我们国内的人,没有认真读过孔子,没有人读过老子,我说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和遗憾。那么通常讲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我自己看法,一个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易经》上说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是孔夫子说的;“亲情为大、孝悌为本”,“伊人韬逸,皆爱天下”,“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孔孟说的;“诚信为本,礼让恭敬”,“士道中庸,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为美”,“宽容宽恕,有容乃大”,“社稷为大,集体为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恐怕这应该是我们民族五千年来,之所以延绵不断,没有灭种、没有断线的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延续的血脉,如果这些东西丢了,那中国就不叫中国了,那么所谓传统文化,就成为一句空话。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根系,是我们民族的大树,任何的时代精神、外来精神都要接在、嫁接在这棵大树上才能成活。时代精神要经过时间检验,得到国民认可,最后认为是精华的才能融入到民族精神里头去。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三个主旋律:一个是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如何处理人和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一个是如何处理人的身心关系,人的内心的各种关系。就如故宫里头的三个大殿:太和殿,易经里讲的的是阴阳平衡、宇宙和谐;中和殿,《中庸》上讲的是赤道中庸、四方和岁、天下太平,社会,社会和谐;宝和殿,神智专一、身心和谐,方能健康长寿、福寿安康。这故宫三大殿就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三大主旋律。我们今天提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和当今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密切结合起来,它是合乎我们国家的历史,顺乎我们的人情,符合国情的一个英明的决断。孔子在人才培养中,有一套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第一步,做一个好人和善人,不要做一个坏人和恶人;第二步要做一个君子而不要做一个小人,学问人品兼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人称为君子;第三个要做志士仁人,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任重道远,意志弘毅,为了实现为大的人生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叫志士仁人;第四贤人和圣人,道德高尚、堪为人表,大智大德,大义大勇,能担当大任,成就大业,治国安邦,济世安民的人就叫贤人和圣人。我觉得儒家还涉及了一条知识份子成才的路线图叫“修其智,等于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对我们今天培养人仍非常有启发:第一做个好人,第二做一个好的中国人,再一个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再往下走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最后成为优秀人才杰出人才,建功立业。

         我再说一下团结问题。这在大学里头是永恒的主题,就一定要善于团结合作。我觉得善于团结合作,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记住一句话 “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希望你成功,你肯定会成功;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希望你失败,你迟早会失败”。领导不是单干,领导就是带领和推动大家干事的人,就是团结、组织和协调大家干事的人,就是团结和依靠大家干事的人,就是把下面级的意图和个人的主张通过别人来实现的人。知识分子的一个弱点就是文人相轻、门户之见。过去,运动的时候,政治政策的环境使得大家不团结了,现在那个时代结束了,现在我们国家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决心绝不再搞各种运动,绝不再发动大批判。但是,网上很多都是文人单位还在互相吵得很凶。过去有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倒过来了是“风欲静而树不止”,外面不刮风了,自己还在晃动。能不能团结合作,不能认为是一个个性问题,也不简单的是一个作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系到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关系到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大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铁,力量是钢”,团结就是合力;“人和万事兴”,团结才能去振奋事业,才能去推动改革,才能去渡过难关,“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好戏垮台”。另外,团结利国利民,更利于个人身心健康。

         具体怎么才能跟人搞好团结?第一,尊重别人,换位思考;第二,利益兼顾,机会均沾;第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第四,宽容、宽厚、包容,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助人为乐,宽容大度”,最宝贵的是助人为乐,最难得的是宽容宽厚。团结的基础是在于共识,共识的前提是沟通,那么领导成员之间,正确的沟通办法:沟通的第一前提是平等,水只有在一个平面上才能通才能流动,你不能居高临下,不能够以势压人;第二,沟通的前提是承认别人和你不一样,尊重不同意见,沟通的必要性就在于这里;第三,沟通的目的是融合,是切磋,是就位,是相互迁就,找到一种折中点,找到一个均衡点。

        再一个是欣赏问题,欣赏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是一种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学问,是一种调动积极性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见贤思其的上进动力,也是一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什么叫领导,就是欣赏别人的优点,调动别人的长处,发挥别人的积极性,在你的团队中要互相营造一个相互欣赏的氛围。一个无锡的民营企业家,通过称赞员工的优点和承认其贡献,把关系全调整好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凤凰卫视的董事长刘长乐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想要想办法找三句话来赞美他的员工,天天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改善了自己的心情;外国人交往时,见面总是夸你几句,今天你穿的衣服好漂亮啊等等的,中国人也要学会赞扬,学会赞美。教育学有个原理叫激励教育,叫赏识教育,有一句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人会因表扬而发奋,人会因激励而改变,所以一定要赏识要激励要学会表扬。

       大学里头有个特点,就是不会表扬,不赏识。领导要赏识部下,部下也要赏识领导,不要天天盯着领导的缺点叫领导反过来欣赏你的优点,这是个互动关系。在欣赏美、欣赏别人的优点的时候会产生了一种上进心,也就是说你就见贤思齐的动力由此产生了,欣赏会产生爱慕,产生爱情,欣赏会产生上进。周公他有一句名言“唯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就是唯有贤者才会与比自己更好的必与贤于己者处,孔夫子说过 “无有不入己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学校当领导,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不怕批评,不怕挨骂,在骂声中前进、成长,这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还得有个思想准备,当你做了好事、实事的时候,人们照样会跟你提意见。因为当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一定会产生问题,当你在积德的同时,一定也在积怨。孔夫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欣赏,所以,孔夫子就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还一无所成,到洛阳拜访老子。老子就直言不讳地批评他,说他“好讥人之非,好扬人之恶。好讥人之非,好扬人之恶,身为人子,以己为高;身为人臣,以己为上”,就像老虎过大街,人未至,声已闻,体未到,风已动。后来,孔夫子回去以后,特别感慨。

        所以我们在学校工作,总的说就是学会团结,学会欣赏,学会感谢,这都属于做人的原则。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的中堂里头,正堂中挂着一个大条幅叫“天地君亲师之位”,逢年过节,都在那顶礼膜拜,磕头,烧香,感谢,中国人要感恩,感恩感什么呢?第一感天,感谢天,因为天就是天神,就是天意,就是天命,就是最高的意志,宇宙中的主宰力量;第二个就是谢地,地是万物之母,是孕育人类,无私地孕育人类和万物,所以应该谢地;第三应该谢君,君是国家之社稷,是皇帝,人应感谢国家,感谢社会;第四,亲是祖宗,父母,应该感谢父母;第五,师,是老师,是你人生中智慧的传授者和启蒙者。人就应该感谢这几条,我们结婚三大礼:第一叫,一拜天地,拜天拜地;二,拜高堂,感谢父母;第三,才是夫妻对拜,互相要尊重。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希望,我们学校里以后,大家能够在相处中,在文化建设中,在班子的建设中,都能这样,讲究把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很好地结合起来。搞好团结,学会欣赏,学会感谢,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

        本文根据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任彦申来我校做主题为“大学精神与大学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录音整理,有删节,未经本人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