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的科技业绩助推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科技处2011年工作回眸 李建清

2011-12-312238

分享到: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的一年,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东南大学科技工作继续取得快速的发展。
  一、重视产出,科技成果显著
  2011年,由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尤肖虎教授等人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大奖,这是我校科技工作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江苏高校第一次荣获此奖项。与此同时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黄卫院士等人完成的“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成套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和医学院滕皋军教授等人完成的“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科技处组织申报了17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协助完成了40余项国家和省部及其他社会力量报奖工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5项(含合作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他们分别是:自动化工程学院戴先中教授牵头完成的“弧焊机器人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和电子信息科学工程学院杨军副教授牵头完成的“服务三农的安全可靠电子交易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5项,一等奖获奖数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分别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教授牵头完成的“微波段超材料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和能源与环境学院陈永平教授牵头完成的“微小结构的分形构建及其传热传质机理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分别是:医学院滕皋军教授牵头完成的“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和应用”、土木学院***教授牵头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高性能化及增强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仪器科学学院宋爱国教授牵头完成的“略”。
  今年,我校中大医院张志君教授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实现了我校该奖项零的突破,中华医学会一等奖是全国医学界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组织了2项发明专利参加了“第3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取得一项银奖,一项铜奖的好成绩。
  在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上,信息学院崔铁军教授因在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两个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而入选。
  今年,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公布中,我校“三大论文检索”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又有新的提升:SCI论文收录1271篇,与去年相比增加100篇,排名第17位,排名上升了1位;EI论文收录1704篇,与去年相比增加236篇,排名第8位,排名上升1位;表现不俗论文排名13位,表现不俗的论文占本机构论文比例25.49%,继续排名第4位。
  2011年,东南大学获得了科技部颁发的“国家十一五计划优秀执行团队”、尤肖虎教授获“国家十一五计划优秀个人”光荣称号;东南大学科技处荣获教育部“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称号,李建清处长获先进个人称号。
  二、精心组织,基地建设喜获丰收
  经过数年的积累,在科技处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共同努力下,申报成功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打破持续近20年我校国家工程中心仅为2个的历史。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是我校继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后又一个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平台,同时也是江苏省首批国家地方联合建设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建邺区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共同申请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
  申报“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初审、现场论证和综合评审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最后一轮评审。
  2011年是我校科研基地建设工作较为关键的一年,一方面基地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现有科研基地的评估任务很重。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信息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5年一轮的评估,优胜劣汰,我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评,经过精心组织,实验室评估圆满通过。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基础上各获得80万元运行补贴奖励。
  三、抓大抓早,承担国家级纵向项目呈良好发展态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年,国家级项目在申报模式、组织形式、经费分配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为了适应新的项目管理方式,科技处积极和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及时了解项目组织形式的变化,组织校内教师申报项目时力争能适应新的形式的变化。土木、医学、微纳技术、信息等4个学科申报了973项目,生物电子、集成芯片设计等两个方向申报了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土木学院***教授申报的973项目已立项,这使我校连续六年获得国家“973”项目资助。
  抓好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863”项目入库的申报工作,经过与主管部门的积极沟通和争取,我校牵头申报的项目共有18项,其中通过教育部上报的有16项,通过国土资源部上报的有2项,日前进入科技部项目库的项目11项,经科技部评审目前拟出库9项;抓好科技部社会发展领域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入库的组织申报工作。我校共在该领域牵头申报了7个项目,截止目前,已立项支撑计划课题1项(先期农村领域申报项目),有7个项目进入支撑计划立项环节,总经费约6000万,这其中东南大学牵头4项,建筑学院今年突破性首次牵头2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抓好各类重大专项的申报工作,包括核高基专项,新一代移动通讯专项、重大新药研制专项等,牵头申报5项,合作参与申报近20项。今年首次参与国家海洋局海洋专项的申报,并成功获得立项支持1项,是我校在海洋领域新的突破。
  积极开展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教育部的基金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共立项245项,获资助经费总计1.19亿元,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为我校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杰出青年基金2项,重点项目4项,仪器专项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1项,面上项目11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4项,联合基金2项。与去年相比,资助经费数增加了55%。申报博士点基金共计124项,获资助博导类基金21项,新教师类基金29项,优先发展领域4项,总经费568万。
  今年启动2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申报,第一批申报25项,其中获资助11项,第二批申报29项,其中获资助14项;教育部优秀团队申报2次共4项,其中获资助1项;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项。
  四、促进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1年我校共申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60多项,其中15项获得批准;负责江苏省产学研前瞻项目申报19项,共有15项获批,获批项目数和经费额在所有高校中稳居第一。
  积极与大企业合作,2011年批准成立了东大———香山衡器联合研究中心、东大———十七冶联合研究中心、东大———东阳联合研究中心等9个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同时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六合分中心、宝应分中心和如皋分中心。积极组织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了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宿迁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如皋机电研究院;推动了镇江智能电网研究院和常熟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实质运作。
  东南大学一直踏踏实实服务于地方企业、地方经济,2011年共签订“四技”服务合同1059个,到款经费超过4亿元。
  五、厚积薄发,专利申请又创新高
  近年来,我校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都以平均40%左右的幅度增长,连创新高,在201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位于教育部所属院校的第6位,位于地处江苏省的所有院校的第一位,国际授权发明专利全国高校排名第六名。2011年1月1日至12月初,我校的专利申请数已超过去年全年的申请量,发明专利的年申请量超过1000项。
  六、开拓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本着开拓发展的原则,我校积极参与国家准备启动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计划,组织校内进行试点方案的准备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我校有望进入前期试点计划。
  按计划有力推进“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苏州共建联合研究实验室”的工作,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建设方案。
  我校与澳大利亚科技大学联盟(ATN)建立的“纳米科学联合实验室”顺利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相关议案得到了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管理办公室领导的大力支持。
  七、加强组织,积极投身国防科研
  2011年,我校国防科研又上新台阶,承担国防科研纵向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60余项,顺利通过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对我校质量管理体系民品第二次监督审核和军品综合评议。
  我校加强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断拓展国防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一位教授获“全国预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方娟娟同志获“教育部国防科技信息报送先进个人”称号。
  八、服务基层,培养全民科学素养学校科协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加强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交流,鼓励教师自由探究、原始创新,活跃学术思想,营造学科交叉的环境。提倡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宽容失败的精神,使学术活动向发现、发明、创新的源头靠近。
  2011年,学校科协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科协;由我校牵头的“江苏省高校科协”被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我校与兄弟院校共同举办了“六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巡游”、“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技沙龙”等一系列活动。
  成功举办了“2011年高校科协学术年会”。
  支持东南大学大学生科协,在大学生科协的活动和组织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2012年,科技处将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下,探索科技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加强科技管理组织协调力度,理顺工作关系,全力以赴,埋头苦干,与全校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东南大学科技工作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