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理论:大学牵手中学教育的新思考

2013-09-19283

分享到:

2013-09-19 中国科学报(第7版)

   ■马志敏 

        在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上,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大学和高中教育缺少衔接机制,这也成为限制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一大弊病。
        衔接,怎么正确理解?我们往往认为高考就是衔接,录取分数线就是衡量一个高中生是不是人才的标准。考上了,顺理成章进入大学,衔接高等教育;考不上,就无衔接可谈了。
        其实,高考是选拔,不是衔接。正像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所讲,高中跟大学之间的衔接面实际上是很宽的,把大学和高中的衔接局限在高考上,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育的衔接。也就是说,高中教育不应该是应试的终结性教育,而是大学的预备性教育。
        为什么“衔接”如此重要?因为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终身教育培养。
        先来看看我们国家高中教育的现状。学生整天把头埋在题堆里,每天进行着高强度的重复训练。竞争的残酷,厌学情绪的存在,怎么谈得上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是,这样的教育把不同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差异都集中在高考这一个点上,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育更像是工厂制造产品,整齐划一。严格地说,这不是教育,而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再来看看发达国家的教育。美国在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上,配套措施较为成熟完善。美国大学实施“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年满18岁不需要考试可以进入社区大学,以加州为例,每所中学12%的学生协议保证进入加州州立大学。
        基础课程修读和专业导向课程修读,成为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特点—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谈及至此,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感慨万千,美国高中毕业生更接近大学专业教育的起点期待,且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更高。管中窥豹,这也代表了全球高中课程的改革取向与基调。
        可见,大学和中学之间的衔接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正在作努力。
        2003年,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工作。如今,试点高校数量由最初的22所增加到去年的90所,招生规模从当年的不足2000人增加到去年的107000人。
        大学教育也开始意识到要向下看。同济大学携手全国20所知名高中共同推出了“苗圃计划”,在学生的选拔方式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综合改革,自主选拔兴趣特长突出、有发展潜质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在江、浙、沪三省市实施自主选拔科技创新人才的试点,实现大学与高中人才选拔的对接。东南大学实行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只是,这些远远还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坐拥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理念、高端的师资水平。只有积极研究如何牵手高中教育,打通输送人才的关节,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一条龙”。这既需要体制上的改革与创新,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尤其需要大学的主动与自觉。(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