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重典”为何难禁“到此一游”

2013-10-04446

分享到:

2013-10-04 新华日报(第A02版)

 

  昨日,网上有消息称:国庆期间,淮安周恩来故居内展厅多块照壁遭到大面积涂鸦,庭院内竹林的多棵竹杆上也遭“到此一游”等刻画。

  周恩来故居管理处主任庞廷娅介绍,周恩来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以来,游客骤增,尽管管理处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还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仅游客乱刻乱画现象就制止了上百次。不过,“周恩来故居遭大面积涂鸦”的说法有所夸大,涂刻的地方并非大面积,仅为新建的邓颖超纪念园被封闭的出口死角和后花园的小竹林,且非故居文物本体建筑。事情发生后,故居管理处已及时对被涂刻的墙面进行了粉刷,对容易被游客刻画的小竹林用盆景隔离,在故居大门醒目处增设了瞻仰须知和文明旅游公约牌等,引导游客文明参观。

  “这件事情说明我们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巡查的力度,尽量避免和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我们也呼吁广大游客自觉遵守公德,文明出游,保护文物。”庞廷娅表示。

  旅客的不文明举动,是各景区的老大难问题。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被人们寄予厚望,但从长假前三天周恩来故居的实效看,《旅游法》难禁“到此一游”。

  东南大学旅游系主任储九志认为,现阶段此类不文明行为更多还要依靠游客自律,缺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介入的法律依据。

  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办公室副主任叶凌波坦言,对不文明行为,依据《文物法》和《治安处罚条例》处罚,实施起来并不简单。首先要确定是谁,景区监控很难全覆盖,实时发现有难度;其次,景区、景点没有处罚权,要报给有处罚权限的行政机关来处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旅游法》对不文明行为需有清晰可行的处罚条款,来约束旅行社及公民行为。十多年前,韩国人在出境旅游过程中也给外国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之后韩国出台《护照法》,凡在国外旅行期间违反当地法律损害韩国形象的人,一定期限内拒发护照,最高期限可达3年。

  据了解,我省旅游局已向国家旅游局提出,在新版《旅游合同》中增加“旅游者文明出游”的相关条款,该建议已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修订后的新版《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中该建议将得到体现。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法律之外,还有一些功课可做。比如,家庭和学校教育应强化文明出游的素质教育;旅行社应尽到更多出游提示、引导及劝阻的义务;结合游客涂鸦心理,可以在一些景点或公共场所设立起涂鸦墙。

  国庆期间,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网友子叶说,中山陵的保洁阿姨都说,今年的垃圾基本都集中在垃圾箱和箱子周围,不像往年散落得到处都是;我们在明孝陵草坪野餐自带垃圾袋,许多游客都跟我们一样,很多“你扔我捡”的志愿者,一天下来都两手空空。网友夏日多奇峰在瘦西湖景区抓拍了游人守秩序排队,小朋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镜头发给记者。显然,文明出游正蔚成风气。

  本报记者 王 颖 蔡志明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