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东大教授研究发现失眠致病基因—— 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与失眠“有缘”

2013-10-01462

分享到:

2013-10-01 南京晨报(第A03版)
  

        原来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与失眠“有缘”。记者昨日获悉,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在寻找失眠的致病基因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名叫细胞粘附分子基因Neuroligins(Nlgs)的缺失是导致睡眠障碍的“罪魁”之一。近日,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神经科学期刊《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基因突变导致失眠

  人生有1/3的时间就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不过许多人受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和睡眠质量下降等睡眠障碍。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理的、病理的甚至是情绪的。

  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韩俊海介绍,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特别是近三年对果蝇的研究,他们发现了有一种基因突变,会导致失眠症状的发生,这种基因叫做细胞粘附分子。韩俊海这样解释该基因在人体中的作用:“人体中神经元之间互相有连接,细胞粘附分子参与了‘接头’的形成,一旦发生突变,连接断了,信号无法传递,与此相关的睡眠功能也就没有了。”

  研究三年果蝇发现“元凶”

  据了解,这项研究源于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韩俊海介绍,很多儿童孤独症患者都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于是,他们决定拿果蝇来做实验。

  “睡眠作为动物的核心功能,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睡眠有着相同的调节机制。因此,用果蝇来研究人类的睡眠,有参考的价值。”韩俊海说,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果蝇的某种基因一旦发生突变,便会产生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呆板的动作,这些症状和孤独症患者很像。因此,他们判断,这种突变和孤独症有密切关系,并由此导致了失眠的产生。

  失眠基因和先天遗传有关

  什么样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基因突变?韩俊海说,这种突变,其实和先天遗传有关。也就是说父母本身有显性或隐性的基因突变,由此遗传给孩子,也会自发产生这种突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以后会患上失眠症。

  “不过,并不代表所有的失眠症都和这种基因突变有关,这只是导致失眠的元凶之一而已。”韩俊海说,这项成果的发现更大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解释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致病因,同时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提供了模型,这使得通过药物来干预睡眠、解决人类的睡眠障碍困扰具有了可能性。

  通讯员 许启彬 记者 王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