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东大成贤学院一学生爱“找茬” 一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2013-10-09627

分享到:

2013-10-09 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讯(通讯员 谢静娴 张宁博 记者 赵筱青)在企业实习期间,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倪淋一敏锐地发现企业生产设备的缺陷,并进行了改造设计,今年接连获得两项国家专利。阳光帅气的倪淋一笑称,自己喜欢在生活中挑刺,发明灵感也是源于爱“找茬”。

  到企业实习,敏锐发现设备缺陷

  去年,倪淋一随实习企业到当地的一家肉类加工厂参观。一天的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开始清理生产现场,对流水线进行清理。“大家用抹布擦,用水冲,用刷子刷,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将输送带的链子拆开,进行全面清理,实在是费时又费力。”倪淋一回忆说。当时的情景让他的脑海中生成了无数的问号:输送线每天都需要这样清洗吗?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清洁工作呢?为什么有的输送线要将输送链拆开再进行清洗呢?为什么没有配一个自动化的设备或装置进行清洗呢?

  带着疑问,倪淋一和公司工程师进行了交流,原来猪肉在流水线上加工的过程中,会有碎肉、碎骨掉落且嵌入输送链板的铰接缝隙中,为保证运输线的清洁与卫生,必须每天清洗,一般机械的清理设备还不容易清理干净。倪淋一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开发一种设备对输送链进行自动清洗,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也可以通过平时有效的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如果能实现,这将是一个有价值的产品。

  倪淋一的点子得到了一位工程师的赞同和认可,两人共同开始研究。通过反复酝酿设计,倪淋一设计出侧面类似齿轮形状的毛刷卷,并配上旋转的毛刷轴。在生产线上下分别安装毛刷,清理时可以将传送带缝隙或网孔中的杂物也清洗掉。同时,还安装了多个喷嘴,有的喷洒清洁剂,有的喷洒清洗用水。这样的一套设备,清洗效率和效果都大大提升。

  这个名为“一种传送带清洗装置”的发明,经申报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倪淋一为第二专利权人。实习中,他还发现,多槽式清洗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需要用一大一小两套系统(即PLC),成本过高。在通过与企业工程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后,创新PLC组合控制电路,只用了两套小型PLC就可实现原来的功能,期间他独立完成该装置所有编程工作,这项成果使得设备成本一下子降低了40%。随后,这项“一种清洗设备的PLC组合控制装置”成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倪淋一为第一专利权人。

  爱在生活中“找茬”的“好奇君”

  在企业实习,一下子成功申请两项专利,倪淋一解释:“我是一个爱在生活中‘找茬’的人,发明的灵感可能也来源于此。”从小倪淋一就是家中调皮的“拆装大王”,家用电器、玩具常常被他拆卸重组,有的玩具性能还大大增强。

  倪淋一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不懂就问,总有着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上课时,他总喜欢给老师“找茬”:比如,老师讲授的解题思路太复杂,他就会举手发言,大胆提出更简单明了的解题方法。

  生活中,倪淋一也爱“挑刺”,常常会有奇思妙想。比如,喝茶时,他发现杯子的过滤网设计有缺陷,清理杯子时,过滤网很容易掉下来,还有的过滤网设计不合理,有时还会沉到杯底。于是,倪淋一就设想,在过滤网上设计两个小把手,直接卡在杯口,既牢固又方便拆洗。他解释,“这可能因为我不喜欢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凡事总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爱用批判、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

  两项专利均已试用,效果良好

  据了解,目前倪淋一获得的两项专利均已在企业试用,并且效果还不错。倪淋一告诉记者,根据其“一种传送带清洗装置”发明的思路,原发明又经过改造后已经在太阳能硅片清洗生产线上试用,清洗效果很好,省时省力。另一项发明也在工厂小试牛刀,经过改造,仪器设备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在试用的过程中,倪淋一还对发明的细节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比如,清洗过程中,车间容易积水,建议在清洗刷的下方安装集液槽,尽量挡住清洗过程中的水流,使其流向排液管中,避免废液、废渣掉落难以清理。同时,在集液槽中间设置过滤网,过滤杂物,防止下水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