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东大学子自导自演法语版《巴黎圣母院》 梦想照亮音乐剧舞台

2013-11-04245

分享到:

2013-11-04 中国江苏网

剧照


  中国江苏网11月4日讯(记者 赵筱青)《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由法裔加拿大剧作家吕克.普拉蒙东携手法裔音乐才子理查德.科奇安特搬上舞台,拥有50段音乐、40余首歌曲、时间长达3个小时的大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也是法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音乐剧。

  在东南大学,由该校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音乐剧社组成的22位群体演员、7位主要演员、10余位场务工作人员的师生历时半年艰苦排练,终于在11月2日晚把自导自演的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搬上东大舞台,他们通过22首经典唱段再现了大教堂时代的凄美爱情,同时写就了一段梦想照进舞台的佳话。

  音乐剧的策划缘起于该剧学生导演、电气工程学院2010级学生孙奕灵,他在高中阶段就对《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情有独钟,学唱了其中的一些唱段,梦想有朝一日可以登台表演全剧。进入大学后,他加入了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在经过专门系统的发声、舞台表演训练后,即将面临大四毕业的孙奕灵,排演《巴黎圣母院》的梦想再一次在内心翻腾。在东南大学艺术指导中心主任洪海军以及声乐教师方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孙奕灵同学首先成立了音乐剧社,向全校招募《巴黎圣母院》剧组演员,包括副导演、声乐演员、舞蹈演员、群众演员、场务工作人员。

  剧组副导演、东南大学极坐标话剧团的学生成员吴啸辰,凭借多年在话剧团积累的舞台经验和导演功底,对演员的舞台表演技巧、舞美灯光音效、道具布景配置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指导,配合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组织排练工作,使演员们的表演技艺一天天有了质的飞跃。

  剧组声乐演员来自东南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的同学,他们来自各院系各专业,且不是艺术特长生,出于对歌唱的热爱,对舞台表演的美好梦想,从学习演唱唱段、法语语言和表演技巧,亦步亦趋,刻苦训练。剧中克娄潘的扮演者机械学院学生李大悟一度因留级而一蹶不振,却因反复练习较大难度的唱段,从找不着调到完整较好地诠释、表现,从音乐中恢复了自信,重新找回了学习与生活的动力;卡西莫多的扮演者经济管理学院的唐维应,在反复排练中克服腿部曾经骨折的伤痛坚持训练,努力模仿和揣摩人物内心与肢体语言,由身高178的身形成功塑造了一个驼背、瘸腿、斜肩、身体残疾的卡西莫多形象;弗洛罗的扮演者数学系的赵晓,起初高音唱不上去,舞台表演木讷,通过老师对人物的剖析和解读,对高音发声的针对性训练,经过自己几十遍反复观看原剧视频和刻苦练习,成功刻画了冷酷无情、在信仰与情欲中痛苦挣扎的主教形象。

  剧组舞蹈演员中有的来自校舞蹈团、有的来自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团、有的来自街舞协会、有的甚至是合唱团从未跳过舞的同学,他们出于对这部音乐剧的执着与热爱相聚一起,怀着对音乐剧完美诠释的梦想,在两位学生舞蹈编导马强、潘薇的指导下,成功塑造了一群衣衫褴褛、放荡形骸、追求自由与解放的乞丐群体。在舞蹈训练中,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磕破、摔伤、体力不支是常事,但同学们都毫无怨言,克服困难与疼痛坚持训练。剧组场务工作人员,从舞台监督、舞美设计,到灯光音响调控——道具制作,都是学生自己完成,他们来自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民乐团、玩转舞台的同学们,为了冀求美轮美奂的舞台艺术效果,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灯光音响的反复调适、道具上下场的衔接练习、舞台设计与布置的不断调整……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为演出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最难能可贵的是,因为经费有限,七位主要演员还变身为道具工,从五金店买来角钢制作围栏,从装饰材料店买来墙纸制作高墙,从淘宝店买来廉价的裤子、T恤裁剪、涂色制作乞丐装……他们充分发挥了理工科学生具有的较强动手能力的优势,在集体智慧中创造出一个个舞台道具和布景,也使这部音乐剧成为难得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剧目。

  演出最终获得圆满成功,全体剧组成员欢呼雀跃,共同庆祝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梦圆”时刻,导演孙奕灵激动地说:“我终于实现了我高中时的梦,这个梦在大学四年里曾经已被遗忘、被放弃,可今天却奇迹般地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