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研:应该为决策者提供一种参考

2017-03-07702

分享到:

编者按:近日,我校建筑学院副教授李海清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艺术的江苏模式研究”主要成果《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对策建议》,获得了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同志批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专门致函东南大学,对李海清副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给予通报表扬。这是继建筑学院王兴平教授、经济管理学院赵驰副研究员以来,我校的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第三次获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本报上期报道了消息)。本期刊登专稿,对李海清等人的工作方法进行介绍,并从某个角度回应“科研工作如何回应社会现实需求”这一大学科研和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科研工作如何回应社会现实需求?这是困扰科技工作者的老问题。尤其是对于横跨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建筑学科而言,其学术研究的应用属性很强,需要细究的只是(就具体项目而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重和份额而已。就研究如何获得应用来看,高校建筑学科教师投身建筑设计实践,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途径。然而,受各种现实环境条件制约,并非无论何时何地何人皆可轻而易举地获得这种机会且能持续延展。有关于此,大家都是感同身受。那么,建筑学科相关研究的应用渠道除了设计实践(盖房子)之外,究竟有没有其他可能?我校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的工作成果或许就为此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李海清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建造模式”和“绿色建筑设计本土策略”的交叉研究,于2014年获批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艺术的江苏模式研究”(14YSB004),又于2015年获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1910-1950)”(15BZS089)。与此同时,他还紧紧抓住参与王建国院士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古建聚落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J14B01)的宝贵机遇,在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础上,借助纵向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结合研究生论文选题、本科生四年级设计课选题以及SRTP课题指导等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地在省内各地和江苏周边地区开展“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与协调发展”专项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对古镇、古村和代表性乡土工业建筑的大量实地调研、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指出:近年来,在加速新型城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机遇引导下,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导向定位不科学,建设发展存在盲目性;整体关联不协调,资源利用存在粗浅性;在地营造不深入,技术措施存在短视性;管理机制不完善,引导调控存在松散性。对此,要构建发展新思路,凸显利用优势资源(尤其是水资源);要挖掘发展新内涵,强化参与体验特征;要开辟发展新路径,激活借鉴传统工艺;要落实执政新理念,加强统筹引导帮扶。

  该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有关专刊2016年第22期刊登,并于9月23日经中共江苏省委李强书记批示转“省住建厅、省委研究室阅研”。省社科规划办遂于10月28日向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发来表扬信:“鉴于该项目成果对领导决策和实际工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对李海清同志和课题组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特给予通报表扬,并建议你校采取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奖励。”这是继2014年城乡规划系王兴平教授以来,我院教师第二次获此表彰。

  李海清老师依托江苏省社科基金完成的上述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申报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也为科研工作如何积极回应社会现实需求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为省内有关领导与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政策、出台有关技术措施提供来自专业科技人员的建议与对策,发挥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基础性的参考作用。(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