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中国“建筑四杰”共同的弟子 ——刘先觉:同事眼中的“砂锅”,学生心里的“样板

2019-05-281807

分享到:

5月16日,88岁的著名学者和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先觉教授于南京逝世。

刘先觉教授有着传奇的学术人生。他先后受教于中国“建筑四杰”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童寯,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带出近80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桃李遍布海内外。他是我国建筑学科第一部研究生样板教材《现代建筑理论》的主编,一生出版著作、译著30部……专注学术60多年,他一直耕耘不辍。


师承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童寯

刘先觉祖籍安徽肥东,1931年冬出生于福建福州,后来由于战乱随家人辗转到江西。高中时代,他偶然读到描写金陵大学校园生活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对南京产生了向往之情。彼时,他还迷上了画画,于是有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理想——当一名建筑师。

1950年,刘先觉通过高考如愿来到南京四牌楼,成为一名建筑系大学生。当年建筑系有16名新生,大二年级8人,大三年级7人,大四则只有3人,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学习。上设计课的时候,全系学生同时坐在同一个教室,座位则按照年级高低从前排到后,由杨廷宝、童寯、刘光华三位先生一起授课。

刘先觉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他是大名鼎鼎的“建筑四杰”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童寯共同的学生。几位恩师对他的教诲,他铭记一生。

刘先觉眼里的杨廷宝先生,风度翩翩且高风亮节。“杨先生即使批评别人,也是和风细雨式的。”他说。如果哪位同学图画得不好,杨先生就会很风趣地提醒:“你的画真像巴洛克的大作哎!”杨先生总是随身携带钢笔、卷尺和速写本三件宝贝,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杨先生重视基本功,教学生如何使用丁字尺、三角板,如何选择画笔,还手把手教学生削铅笔。

本科毕业以后,刘先觉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研,成为梁思成先生的研究生。梁思成先生的开拓精神对刘先觉影响很大,在清华园,梁思成每周召集弟子去家里开研讨会。有时候,林徽因先生也会参加讨论。当时林徽因先生50岁上下,身体有恙却温婉如昔,短发长袍的她有时还拿出点心、花生、瓜子跟大家分享。梁思成和林徽因相敬如宾,有一次,梁思成想拿出关于云岗石窟的资料翻阅,由于坐在学生们中间不方便走动,就很礼貌地说:“林先生,能不能到里间帮我把在云岗测绘时的照片和手稿取出来啊?”林徽因说:“好的,我来拿,不客气,不客气!”

研究生毕业以后,刘敦桢先生向自己的好友梁思成要来刘先觉,担任自己的教学秘书。刘敦桢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在建筑史研究中,他特别重视“实证法”。上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刘敦桢带师生去苏州考察,远远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庙,便说:“你们站着别动,判断它是什么年代的房子。”大家七嘴八舌地猜了一番,有的说是明代的,有的说是辽代的。听罢,刘敦桢说:“那是现代的,仿造品。判断建筑的年代,不能靠猜,必须找到证据!”接着,刘敦桢先生告诉大家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判断这所房子的年代:找找看庙的周围有没有碑刻;问问庙里有没有相关史料;爬到梁上寻找文字记载。

童寯先生知识渊博,被称为“活字典”,却不善言辞。有一次,刘先觉画完渲染图,童先生觉得色彩比较单一,就把色盘里剩下的各种颜料胡乱混在一起,提笔用混过的颜色平涂到刘先觉的画上,发话道:“照我这个再画一遍”。画渲染的时候眼看墨水要“出轨”,童寯就用手往边缘一挡,墨水就不再往下淌了,但是童先生的手却变成了“大花脸”。

耕耘不辍的“砂锅”,十年成就非凡专著

在“建筑四杰”的言传身教下,刘先觉成为建筑史专家和教授,当年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他经常主动请刘敦桢、杨廷宝等先生到班上听课并指出其不足。身为老师,刘先觉依然非常好学,因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齐康院士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砂锅”。

刘先觉先后学习了英、德、日、俄等语言,《建筑美学》的英文原著晦涩难懂,凭着过硬的英文功底,他把这本书翻译成通达的汉语读物并出版。

1981年,刘先觉被选派到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听了斯卡利教授的《现代建筑理论》课程,他决心把它引进国内。原来他以为这门课类似于中国的设计原理课,后来发现人家解决了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两个问题,而我们的设计原理课只探讨了“what”的问题。于是他收集了大量资料,仔细了解这门课的思想逻辑、学科构成,用了十年时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专著《现代建筑理论》。这本书成为教育部推荐的首批十本研究生样板教材之一,全国建筑学科仅此一本。

80年代初,建工出版社从国内选了十位著名的建筑史专家,请他们写一批关于国外大建筑家的专辑,刘先觉成为首选之一。80年代末,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刘先觉开始研究生态建筑学并出书,他为此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来荣获“三个一百”原创奖。200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他合作研究出版一本澳门建筑文化遗产专著作为申遗材料,刘先觉团队用三年时间完成写作任务,2005年,凭借强有力的材料支撑,澳门申遗成功。

刘先觉还经常做一些义务的设计工作,他不仅设计了南京中山路沿街商住综合楼工程的图纸,还参与了建设的全过程,从钻探到挖地基再到结构设计,都亲力亲为。在南京火车站项目,刘先觉不仅参与设计,还做过粉刷工。经过在一线的打磨,刘先觉对室内外粉刷工艺、混凝土的配合比、沙子石子的挑选都很内行。

桃李满天下,多为业界翘楚

刘先觉教授桃李满天下,60多年从教生涯,亲自带出约80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其中许多为业界翘楚。

学生们清楚地记得,刘先觉上课不看讲稿,板书工整,字迹遒劲,画图精准。他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照葫芦画瓢”,不经意间进步就很大。出去测绘,刘先觉画完每一棵树,都要随手记录下画图日期、树的品种、树的高度、树杈形状等等。

刘先觉教授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学生们常回忆:“刘老师是做学问的样板。”1989年,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在做学生的时候,刘先觉教授要求他拍摄中国最古老的教会学校——汇文书院(今金陵中学)。回忆那段拍摄经历,周琦至今心有余悸:“光第一个建筑,我就拍了8次。刘老师总不满意,让我反复返工。”事实上,在这个看似单调的重复过程中,周琦收益颇丰,以后再拍摄类似的建筑,就驾轻就熟了。建筑学院葛明教授是刘先生的学生和长期的学术助手,他回忆,刘老师每篇文章写完都要逐字逐句地念一遍,给学生改稿子像职业编辑一样专业,连打字员都说:“为刘老师打字很幸福。”

在学生们眼中,刘先觉教授不求闻达富贵,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生爱国、提携后辈,“刘老师总是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把从前辈那里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通讯员  唐瑭  摄影  丛婕



2019-5-28 【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