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和讲台:做启发式的教育者——记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洋

2022-11-2511412

分享到:

2021年东南大学第一届“杰出教学奖” 、2022年首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一等奖、2020年江苏省第三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2017年“东南大学十大最受欢迎老师”……关于教学,她身上的光环耀眼如斯,一双慧眼传递出温柔与哲思,一张笑靥散播开关怀与亲切,性格直爽是她给自己的定义……她就是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洋。

“画大一点”:鼓励式、启发式教育

杨洋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不同于今天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充满自信的她,小时候的杨洋曾因乡音被同学嘲笑,也因此变得胆小而封闭。幼年时,虽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热爱写写画画的她却始终怯于表达,老师让孩子们在一张A4纸上作画,杨洋的画作甚至小到难以被注意。幼儿园的王老师关注到了她的胆怯,多次给予她认可与鼓励:“你画得很好,但是,你可以画得大一点、更大一点,撑满整张纸……”从那一刻起,原本蜷缩在一隅的画作伸展开来,逐渐占据到一张A4纸的大半,而那个从小封闭自我的小女孩,也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走出角落,走向更为光明的天地。很多年后当她再次回忆起那句“画大一点”,回忆起老师含笑的眼睛与鼓励的目光,才发现舒展的不只是她的画与字,还有她今后的纷彩人生。

从小受爱看书的家人的影响,杨洋对写作颇有兴趣。同时,家中丰富的藏书也为她探索纸上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小学四年级时,语文王老师给她的作文打出了全班最高分99分,并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了“风华正茂”四字。至此,爱好写作的种子便在她心中扎根萌芽。中学阶段,杨洋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被评讲,一些习作也曾获得校级市级优秀作文奖励。

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她选择了中文系,最终却被调剂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杨洋度过了她心无旁骛、纯粹求学的四年。她奔波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四点一线,“比较听老师话”的她深深沉浸于哲学的海洋之中。

虽然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哲学有所接触,但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杨洋还不甚了解这门学科。在大一的第一节课上,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她鼓足勇气第一个举手发言,却因对问题思考角度不同而被老师定义为“不适合学哲学”。那天,她跑到学校后山哭了一中午。擦干眼泪后,杨洋更加努力地研究哲学,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主思维与独立人格。杨洋坚信“时代大潮浩荡前行,原地踏步就是退步”。凭着这股奔赴向前的内驱力,在之后的年岁中,她在哲学领域攻读下了硕士与博士学位。

“他们的思想对我冲击力很大,给予我力量。这种思想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时代的。”回忆起在南大度过的求学时光,杨洋如是说。在南京大学读研时,硕士生导师张异宾、唐正东,博士生导师孙亦平,他们在课堂上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入木三分、直击人心,其严谨的治学学风、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对杨洋影响深刻。同时,老师们很注重语言的应用,他们深知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善于将逻辑性语言和启发式语言相结合,采用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式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

记忆中不同时期的老师和熠熠生辉的讲台,在杨洋心中播种下了教师梦。大学毕业后,她热切希望能够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再度回到魂牵梦绕的校园,像当年自己的老师一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收获知识的硕果。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她终于迎来了这个机会。大礼堂前六朝松下,一场美妙的邂逅悄然展开。

“不慌张”:真诚行事 教学相长

“不仅是我选择了东大,更是东大选择了我。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场际遇。”2013年博士毕业的杨洋和2011年组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处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前者需要平台,而后者则求贤若渴,两者一拍即合,可谓是双向奔赴。就这样,杨洋正式入职东大,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

今年10月7日,东南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正式启动。黄如校长提出的“立德树人”“生为首位”的理念让杨洋颇有感触。学生不仅要“成才”更要“成德”。而“成德”则是大学里设立思政课的重要目的。杨洋始终认为大学老师的使命除了“传道授业”还有“解惑启迪”,除了要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增长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有关人生、理想、信念、价值、道德、法治等概念和理念,让同学们心灵世界丰满,精神自洽。

“不慌张”三个字更是杨洋从教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下的朴素要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更是如此,杨洋为了在课堂上做到从容不迫,对各个知识点都能信手拈来,在课下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除此以外还针对传统思政课,学生课堂互动不积极,上课开小差的情况,做了一些匠心独具的“小设计”。

得益于自己曾经接受的春风化雨般的鼓励式教育,日常教学中杨洋也十分推崇“鼓励式”教学方法。面对大一新生各种“年轻的困惑”,杨洋从不认为这些困惑是强装深刻,更不会居高临下地倾泻所谓“成年人”世界的观点,相反她主动和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解决真正的问题,角度也多是一些积极向上鼓励性、启发性的角度。

讲真话、用真诚打动学生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杨洋认为所谓“讲透”就是要带着学生的困惑点去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有思考的时候,应该扩大,并替学生讲出来。在讲“反对错误的人生观”这个课题时,她直截了当地说:“我相信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有这样的疑惑,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尽相同的,怎么还分起正误了呢?人生观到底要不要谈正误?”话音刚落,教室里嗡嗡响成一片,在玩手机的同学也放下手机,抬头望向这个不一样的思政课老师。“同学们可以从反面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目的、态度、价值上没有正误的判断会怎么样呢?会落入两个困局:一个是虚无主义,还有一个就是相对主义。从对‘人’的正面解析上来看,人生观也必须谈正误。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看上去是‘我’的人生,但实际上‘我’的人生中有‘我们’……”她用老师的身份替同学们发问,直面问题,不逃避,带着学生从发问者的角度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地解决问题。

曾经有一位同学问她:“老师你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吗?”源自多年从教的经验,杨洋敏锐地察觉到同学发问背后的原因。或是因为刚上大学,周边都是优秀的同学自己泯然众人而倍感痛苦,或是因为读了某些底色苍凉的严肃文学,并进行了一些发散性的思考所导致。“你觉得人生是痛苦的吗?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呢?”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杨洋并不依借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循循善诱,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适用于自己的答案。交流结束后,同学长出一口气:“老师,我懂了!人生可能是痛苦的,但更可能是痛并快乐的。我们并非为了痛苦而活着!” 杨洋也长舒一口气,她知道又是一颗年轻的灵魂得以舒展,学生释然的笑脸就是杨洋作为老师最大的安慰。

“不慌张”的教学信念,“鼓励式”的教学风格是杨洋教学生涯上的两条“腿”,两者相辅相成,一步一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扎实稳健,让杨洋在教学的路上愈行愈远。

“一本画册和书集”:终身学习 探求意义

“写作与绘画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做的事,我的理想就是能出版一本书,一半是我的画,一半是我的文字。”谈到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时,杨洋微笑着说。

然而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负责人,当下的她却分身乏术。杨洋积极推进线上与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建设和团队建设;她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投入对课程教学和团队慕课的打磨。她主持建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慕课课程于2022年8月上线“中国大学生MOOC”,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喜爱。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杨洋还保持着发表的文章数量的输出,在2017年到2021年,发表十数篇优质论文……她的“焦虑”,反而是她的人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助燃剂。

在未来,杨洋认为自己应该注意平衡分配给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基于硕士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博士时期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杨洋觉得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对工作的投入多,杨洋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就相对较少,在2021年线上课期间,杨洋的母亲做了一场大手术,杨洋在陪护母亲的期间依然精心备课,保证上课质量。不管是全职读博期间,还是工作后,家人一直是她的精神原乡。在亲情里收获前进原力的她,也希望在未来能够将自己获得的爱回馈给他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良好的教研氛围也让杨洋感到十分幸福。有知遇之恩的袁久红院长、盛凌振副院长以及和家人一样相处的教研组同事,都为她走到今天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帮助。同事们都知道杨洋是个说话直来直去的“直肠子”,而团队对于课程的交流中有时也会产生摩擦,这时杨洋往往偏向于直接指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的团队老师则会鼓励大家都保持自己的底色,杨洋感觉自己和同事,就像家人一样相处和聊天。在自己努力的领域得到同事的鼓励与认可,这样的幸福是杨洋工作中的一大动力。

课余之时,杨洋还很喜欢看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她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文的参与,而人文学科也必须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杨洋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中国古代技术批判的三种范式及其当代价值》和2017年发表的论文《儒家劝学思想中的“器”意象运用及其现代价值》已经体现出了她从时代角度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考。就像她在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中所写的那样,她热爱学习,并且将持续随着时代发展,终身学习下去。人文学科是需要和人接触的,需要和新鲜的人、新鲜的时代脉搏共同跳动。

学习和写作对于杨洋来说都是幸福的,其中学习是更为重要的,而必要时写作也是体现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对于未来人生的规划,或许做一个永远的学习者、写作者,就是杨洋的答案。(徐佳慧 何浩 杨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