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再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新笔触

2024-05-171277

分享到:

【东大新闻网517日电】(记者 东萱 摄影 薛亮 张旭)近日,由井冈山市重点打造的大型红色沉浸式情景剧《星火》在改造一新的井冈山大会堂正式对外演出,全方位纵横多变的空间场景与演员的深情演绎相得益彰,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直击人心的感动。完成井冈山大会堂这一改造项目的,正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教授团队。这是该团队近年来继客家风情红军村、行洲索道F站房等项目完成之后,在井冈山红色文化建设中再添的又一精品。

井冈山大会堂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之后井冈山的城镇发展,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后房屋状态和设备、设施已经落后于时代需求。当地政府和文旅集团希望通过改造和扩建既有建筑植入新型文化演艺活动,从而达到活化历史建筑、提升地方吸引力、更好地面向社会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综合目标。


整个项目提升设计改造要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容纳新的功能需求,满足新时代舞台艺术表演的需要,要求高、难度大。韩冬青教授设计团队在实地踏勘后,围绕“井冈山红色演艺建筑升级改造”展开调研和设计工作,给出了保留前部两层主楼,拆除后部一层会堂,并以大型演艺空间和现代设备、设施配套的新建筑取而代之的改造和扩建的策略。团队用匠心筑精品、勇担社会责任,最终历时两年多完成对井冈山大礼堂的改造。

据介绍,此次井冈山大会堂设计改造项目具有三个特色:一是尊重历史风貌,展现时代风格。井冈山大会堂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前厅所在的正立面,构成了当地重要的集体记忆,设计把主楼做为历史建筑看待和处理,保持主楼外观的原貌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加固和内部改造,并在入口大堂展示屋架的桁架结构,反映当时中式为体、西式为用的建筑风格;二是新老建筑外分内合,回应城市。主楼后方新建的现代演艺大厅由于功能的需要,自身形体巨大,处理不当会对城市和保留部分的建筑产生消极影响。团队在形体上通过多边形的处理,既取得了传统中轴线的空间秩序,又达到对自身体量的消解,达到预期效果。新建剧场与主楼的连接部位通过收缩和悬挑的“脖颈”式空间结构来解决新与老的形体和空间关系——在城市中,新的整体既不显臃塞,又界定出清晰、积极的街道界面;三是重塑地景,城市建筑一体化。通过对地形的巧妙处理,尤其将大会堂主楼前方与街角原来场地的陡坎(台地的挡土墙)打开,重塑为城市的大台阶,将原本在主干道上不易察觉的大会堂形象彻底还给了城市,又与红军路对面的红歌广场共同塑造了开放、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日前,韩冬青教授及井冈山大会堂项目组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一行赴当地进行项目回访,了解项目建成后运营情况。期间,建筑设计研究院党总支实地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力量,探索更好地发挥东大智慧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


(责任编辑:李震 审核:宋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