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刊登了土木学院05级同学杜二虎的故事后,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虎踞龙蟠BBS上有人把他称作“大学版的‘许三多’”,学校党委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这个从艰辛中走过来的孩子感动了许多人,也给人以诸多启示。
近年来,人们向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资助与感恩等一系列问题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杜二虎的事迹让我们眼前一亮, 《从小乡村走出来的精彩》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奋斗,自立自强,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上好大学,一样可以在好大学里当一名好学生。在共和国温暖的大家庭里,每一个贫困学生都会得到来自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关爱,可以免去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快乐。
杜二虎来自农村,贫寒的家境、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使他的求学之路比其他许多同龄人来得艰难。他的成功固然与他自身的勤奋好学坚韧坚强分不开,可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如果没有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如果没有国家、学校比较完备的扶贫助学体制支撑,很难想象他能顺利地走到今天。我们看到,在二虎初中毕业时,是老师一次次上门说服他家人,并免除了升学考试费,才使他免于辍学;当他取得乡中学中考第一的成绩时,是滁州二中学费全免的“宏志班”,给他铺就了一条继续求学的阳光大道;进入东南大学后,又是依靠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助学金以及社会各界的资助,使他顺利度过了三年的大学生活。据了解,我国在学校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已从前几年的18亿元逐步增长到今年的200亿元,在已经出台和实施了各项完善的助学政策的东南大学,也从未有过一位在校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杜二虎们是幸运的,他们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孤独地对抗贫困,共和国和煦的阳光同样照耀在他们身上。
杜二虎是贫困生,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他面对逆境,迎难而上,树立远大理想,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他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努力进取,团结友爱,把个人融入集体之中;他刻苦学习,总是把自己看得很低,把标准定得很高,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坚持体育锻炼,在风雨中强健体魄,在竞争中磨砺自己;他乐观开朗,与人为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找寻到生活的快乐。他以超乎常人的勤奋,取得令人信服的优异成绩,也使得他所得的各种奖励显得众望所归。以至于当老师提出希望奖助学金不要过于集中时,全专业的同学主动自发无记名投票,一致同意把当时的那个奖项给他。这里留给我们的感动,除了同学间的真情之外,还有二虎身上体现出的那种全面发展、自强不息,始终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
有人说,杜二虎就像大学版的“许三多”,也许人们更多地是欣赏他们身上共有的那种善良、平和、知足、感恩的生活态度。他总是以一种温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从不怨天尤人;他总是以一种谦逊友善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严于律已而宽以待人。他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他热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期望出国深造,更希望有一天学成归来,更好地报答母校、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当他以这样健康、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时,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不是耻辱,贫穷也能成为人生的财富。杜二虎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的经历只是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朴素的真理。杜二虎又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他用自己的奋斗、出色的成绩赢得人们的尊重,并获得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人不自信,谁人信之?人不自强,谁人强之?这就是杜二虎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学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的真正缘由。(石鼎 周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