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天使在歌唱———记中大医院优秀护士夏泽燕

2010-05-241066发布者:

分享到:

        她是中大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在这个平凡又责任重大的岗位上,她用扎实的业务能力为病人抚慰伤痛,用真诚的心去体会病人家属的担忧和不安。“优秀护士”、“窗口服务明星”、“东南大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称号是对其工作的极大肯定与褒扬。“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校中大医院8位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他们肩负着全体东大师生的嘱托,承担起拯救生命的重任,也牵动着每一个东大人的心。夏泽燕作为该队伍中的坚强一员,与队友一起临危受命,用生命谱写着抗震救灾的赞歌。
  “人的感情是相通的,要用诚心去打动别人”
  作为一名护士,甲流疫情的严重让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工作的忙碌也早让她忘记了劳累的滋味。医院是个小型社会,每天都会有各色病人来就诊,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心理和医疗需求。如何让病人在获得良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排除病情给他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夏泽燕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10年的工作经历练就了她过硬的业务能力,让她能够巧妙而熟练地应对各项护理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真诚的服务态度也让她成为病人及其家属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病人也是练人的方式,人的感情是相通的,要用诚心去打动别人”,夏泽燕如是说。每遇到问题比较多的病人家属时,耐心的沟通和业务讲解必不可少。“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减少病人的痛苦,以真诚的心来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病人是可以理解我们的难处的”。工作中的困难和突发事件每天都在上演,每个工作都有它的烦恼之处,“笑脸相对,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我们就不用每天在自我压抑中度过了”。在采访过程中,夏泽燕多次强调,她只是一名平凡的护士,踏踏实实、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服务,是她最大的快乐。
  “赶快抱抱儿子吧”
  工作的优良表现让夏泽燕给院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大医院积极组织医疗分队赶赴灾区现场。5月13日的早晨,夏泽燕依然准时来到医院上班,突然她接到科室领导的紧急电话———参加中大医院的抗震救灾医疗队!没有犹豫,没有思考,夏泽燕在最短的时间准备好相关物资与同事赶赴九点至四川成都的飞机。临行前,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家人似乎感受到一场别样的离别情愫。“赶快抱抱儿子吧”,她的母亲如是说。
  中大医院医疗队5月13日深夜11点多抵达四川地震灾区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夏泽燕所在的医疗队驻扎于绵阳404医院,他们不顾旅途疲劳,迅即对送来的受伤群众进行了仔细甄别,分流诊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集体的凝聚力可以捍卫有生还希望的生命。作为一名护士,夏泽燕在余震不断、阴雨绵绵的灾区和当地医生奋力救护伤病员。据她介绍,一次她在404医院的十楼病房看护病人,突然余震来袭,死神在向自己慢靠近,跑还是跑?简单的思考后,夏泽燕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不跑了,跑也是死,不跑也是死,和病人一起吧”。在救灾现场,生和死对她而言,已没有太多明显的界限,她所想的只是竭尽全力去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人活着真好”
  灾区情况的不稳定性,医疗物资的缺乏给夏泽燕及医护人员的医疗工作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地震造成的伤病多是房屋倒塌对人们造成的挤压伤,为抢救病员的生命,截肢是唯一的选择。夏泽燕曾协助一名医生对一位老奶奶进行伤口的缝合,由于麻醉药剂的缺乏,治疗工作只能就地进行,老奶奶说好疼,医生无力地说到,“知道疼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这一幕让夏泽燕的心尤为疼痛,在介绍的过程中,夏泽燕也几乎哽咽,她不愿再去回想那些生命极度脆弱的病人,只觉得“人活着真好”。她觉得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在绵阳的半个多月,她每天都会看着很多年轻的生命悄然离去,“我在那边真的欲哭无泪”。
  灾区的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120急救声也一直存在于她的耳边。病员源源不断地输入和输出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极大的辛劳。每天一睁眼就立刻投入工作,多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在灾难面前人都是坚强的,两三岁的孩子白天找寻他的父母,到了夜间才会流下悲痛的泪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她感觉不到累,她希望自己能够永不停息地运转才好让更多病员得到照料和心理抚慰。面对灾难时,中国人有着超强的意志力和凝聚力,“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坚强”。据夏泽燕介绍,在她工作的半个多月里,每天都有市民为医院送来各种物资资助,或是一碗稀饭,或是一杯热水,市民的温情也为她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感触。“我只觉自己没那么多力量,每个病员都能恢复健康,让年轻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都能寻找到自己失散的家人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半个月的抗震救灾工作让她的心理有了太多的沉重和伤痛,每每忆及此,都希望这场灾难没有发生过,只在梦境出现过。抗震救灾的工作经历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理解,爱会使人更加深刻。从绵阳回来,每天的工作依旧,不同的是,她更理解到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生命,对有伤痛的病人好一点,花更多的心思去理解、体会、帮助病人”,朴素的话语映照了她朴实而真诚的心愿。(刘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