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菁菁校园

张宁教授指引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2010-05-25480发布者:

分享到:

       

        3月30日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教授,做客我校丁家桥校区实验楼二楼报告厅,为东大学子做了一场有关“心理健康与维护”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教务处、医学人文系和丁家桥校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张宁教授身为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他的演讲铿锵有力,发人深省。
  一个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困惑你困惑过吗?你现在心情如何?你快乐吗?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够清晰地对自己做出描述,张宁教授做客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大讲堂,以自己的临床咨询经验告诉听众如何正视自己,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张宁教授直言,困惑是每个人都会有,都需要经历的过程。一个人这一生必须要有过一次以上的困惑,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整个人生没有任何困惑,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不完整,很悲惨,没有任何色彩。
  一个人当下的心情与他是否真正快乐并不一致,人们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表扬。张教授指出,对于表扬而言,仅仅是一些事件的叠加,是一个载体,不能够替代成为真正的快乐。表扬并不能减少自己对人生的困惑,只有深刻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才能减少困惑。越恰当地描述自己,就对自己越透彻,对自己越透彻,就越不会困惑。这其实就是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人最初的说谎,是出于保护自己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产生乃源自于对事件的思考。对同一事件而言,不同的思考产生不同的情绪,也形成不同的行为结果。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说谎经历,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社会对于说谎这种行为持否定批判态度,但是生活中每天还是频繁地上演着谎言的戏剧。张教授表示,人类的第一次说谎,完全出于保护自我,当发现第一次说谎后产生的效果还不错,就逐渐喜欢并习惯了这种行为。其实人在准备说谎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好的结果。因为不同的思考产生不同的情绪,如果说谎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果,人们就开始乐此不疲地编织谎言了。
  情绪会伴随着生理反应,可以从人的语气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方面进行辨别。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人们在情绪不佳情况下,往往采取诸如责备、转移注意力、委曲求全、改善情境、逃避、正面解释、压抑、暴力宣泄等方法来自处。
  最有可能伤害的人,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时常感慨:压力太大,自己快被压垮了。确实外在原因方面,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竞争过于激烈,生活、学习、工作、经济、情感、人际方面的问题接踵而来,使很多人喘不过气;但是很少有人去推究内在原因,比如思想、观念、态度、行为、性格、习惯方面。因为压力不是别人给的,事实上是自己给的,是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没有给自己很好的定位,结果是期望的东西最终没能兑现。期望和失望之间的落差,造成了人们内心的冲突,随之而来的就是情绪不佳。
  其实人在生活中,常常带着面具进行社交,在外面尽可能的绅士和淑女,希望给其他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回到亲近的人旁边,就会无所顾忌地卸下面具,肆无忌惮地发泄,却有可能给最亲近的人带来伤害。
  对于心理健康,有一系列标准: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保持人格完整,能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面对、把握及适应现实,能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我,有良好意志品质,有健全的情感生活并善于调控情绪,有道德感。人们需要调整期望值,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当对自己能够更加的了解,变得强有力的时候,就变得心理健康。(陈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