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动态

我校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微波“人造黑洞”

2010-05-261041发布者:

分享到:

黑洞想象图

a.微波收集器实物图 b.微波吸入路径模拟图

         近日,我校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崔铁军和程强为首的研究团队成功地制作出人造电磁学收集器,在微波环境中,它能够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去吸收环境中的微波。该成果引起了世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10月15日,《自然》网站也以“科学家研制出可携带黑洞”为题介绍了这项研究成果。

        今年暑假期间,崔铁军和程强为首的研究小组费时一个多月,利用超常介质材料结构能够吸收从任意方向入射过来的微波的特性,做出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之称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直径大约20多厘米,圆盘状,采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并用特制的单元结构,设计成60层同轴环,从内向外电性特征的变化越来越大,外层的40个同心环组成装置的外壳,内部的20个同心环构成吸收器。电磁波照射到该装置后,被引导着以螺旋状路径进入中心核,不再出来。据崔铁军教授介绍,收集器是在他们现有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该试验在世界上首次从微波频段验证了收集光线的新模式,而真正对可见光的收集实验目前正在努力推进之中。由于收集可见光对设备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正在采取包括国际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将对太阳能的利用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未知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当然最后的结果要由实验数据来说话。

        我校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组成的学术梯队。实验室致力于毫米波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并拥有从L波段到W波段完整的信号参数、网络参数、天线及电磁散射特性的国内一流的测试设备,长期承担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863”重大项目的研究。以崔铁军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理论分析、设计、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今年初,崔铁军教授与美国杜克大学史密斯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小组,研制出了工作于微波段的新型宽频带“隐身衣”,发表在1月16日第323期的《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