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娇弱肩膀撑起草原上的一片晴空———记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静

2010-07-021221发布者:

分享到: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味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享受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在一间教师休息室我们找到了张静学姐,从她清秀纯真的外表中我们很难看出她一年前所经历的风霜)雨,但微黑的皮肤还是难以隐去边疆灼热阳光的烙印。
  张静是江苏无锡人,生性好静的她从没离开过江苏半步,大学四年在东大算是离开父母最远的时候,而她支教的地点却是我国的北疆内蒙古准格尔旗。
  时间追溯到2007年,大四的张静像所有大学生一样茫然的在考研、找工作之间犹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大四学生可以申请研究生支教团,为期一年,回来后可直接保研。这激起了她内心的几许波澜,一直热爱孩子的她曾做过许多家教的兼职工作,所以她很想去试试,带着一股一闯天下的激情报上了名。经过院级的层层选拔,张静荣幸地成为我校最后入围的二十多人中的一员,因为最终只能留下十个人,她只能忐忑地等待着关键的面试。
  面试地点在大活五楼,不大的会议室中十几个评委面对门坐成一排,候选人依次进入经受各种问题的考问,秀丽的她正如名字般恬静淑贤,很快赢得了考官的好评,唯一的问题是,这样一个江南水乡的女孩能否经得起边塞艰苦环境的考验呢?瘦弱的肩膀能扛起未来的重担吗?但考官最终还是被她的热情打动,同意了她的申请。而这一批全东大选取的支教十人中,只有三名是女生……08年8月20日,全国78所大学(南京只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其列)选拔出的优秀毕业生汇集在上海师范大学进行简短的培训和誓师大会,接着便各自奔向服务的地点。而直到踏上上海北上列车,张静还不清楚自己所服务地点的确切位置。中途在呼市转乘汽车,一路呼啸,凌晨两点钟时才来到最终的目的地———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她才知道自己将要挥洒一年青春热血的地方就是这里的民族中学。
  几天的奔波下来,张静与同伴已是精疲力竭,顾不得小旅店关不上的门,她们倒头便睡。第二天十点钟,民族中学的校长、教导主任一道前来对她们表示欢迎,也就在这时,张静面前真正的全新生活刚刚拉开了帷幕……当地的环境不是想象中那么艰苦,虽然这里没有南京大都市夜里肆意闪耀的霓虹灯和千奇百怪的夜生活,没有过于喧嚣的汽车和难以忍受的尾气,但一切都是那么平和自然,简单中不失一份朴实的亲切。
  英语专业出身的她自然被分到了英语组,教初三学生。初三英语组共有七个老师,分教十个班,而张静被分到的是初三(10)班,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所有老师、校长都已对这个班无能为力了,而刚刚到来的张静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上课的第一天,张静惊讶地发现全班的英文平均成绩就只有三十几分,而英文学的最好的课代表也只有四十几分的成绩。那一天她好失落,初来的雄心壮志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没有系统教学经验的她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的成绩提高,或哪怕只是能安静地听完一节课。
  但她很快平复了心情,开始认真地从新的起点思考问题:全班四十多个同学,所有人英语功底都极差,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她决定从提高她们学习的兴趣开始。
  从此,张静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批作业、上课,并向学校申请无偿地为这些孩子在晚上补课;课余时间找学生一个一个地谈话,尽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发掘他们学习不好的深层次原因。她使尽浑身解数想要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走进这份新的天地。
  但事实无情,她和这些孩子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一层捅不破,说不清的薄纱,加之初来的她也不是很能听懂当地的语言,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预示着一个无情的结果:那就是在所有的激情与火焰被无情的现实浇灭的时候,也就是她拖着沉重行李一无所成离开的时候……一个月后的一节英语课上,张静哭了,对着四十多双澄净的眸子哭了。从如何来,如何遇到他们,如何费尽心思,到如今如何失落,张静一一将心中所想道给学生们听,她已不奢望他们会有什么积极的反应,只是情难自抑地诉说着委屈。
  但事实上,她这一个月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孩子们似乎发现这个新来的老师与以前那些老师是不一样的,她更像他们的大姐姐,真正关心他们,真正想帮助他们。而张静此时的眼泪更是一副催化剂,彻底融化了这帮孩子们内心深处由自卑引来的倔强,滋润着他们日益消沉阴暗干涸的心灵……接下来的日子对张静来说是最美好的,因为艰辛的破冰时期终于过去,孩子们和她都迎来了相互支持鼓励信任的春天。她进一步发现,这帮孩子其实很聪明早熟,而且多才多艺。
  其中有一个男孩,曾让她一度相当头疼,上课时他总是坐立不安,不是动动这位就是踢踢那位,而一切的软硬说教到他哪儿都石沉大海,杳无回音。最后还是从孩子的家长那里得知男孩患有先天性多动症,而唯一能让他安静下来的只有马头琴。于是张静邀男孩为全班同学演奏,奇迹出现了,好动的男孩在悠扬婉转的琴声中真的安静了下来,投入的神态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很感动。
  班里还有几个女孩,都很喜爱唱歌跳舞,她们从网上下载了一段舞蹈视频,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排练了一个舞蹈,在全校迎新年晚会上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别出生面的舞蹈盛宴。而这次演出所用的道具、服装和排练地点,几乎从没有要求过老师的帮助,全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这些都让张静,这个初为人师的大学生体会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闪光点,真的不必强求每一个学生都是“考霸”,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不同才精彩,如果所有人都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模一样,毫无特点,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这之后张静感觉到越来越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了。办公室里的老师也特别依赖她,所有课件PPT工作都由她承担,公开课该如何上也会参考她的意见;孩子们更是和她打成一片,课下都亲切地叫她“张静”;她还自学了Photoshop,一手为学校创办了校报———《准格尔民中》。每一天都是那么的辛苦,而她本人却乐在其中,幸福地享受着信任与被信任的快乐。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转眼分别的时刻就到了,马头琴伴奏下的祝酒歌在那男孩低沉却富有激情的嗓音中响起:“献上我们洁白的哈达,请君喝一杯下马酒,洗去一路风尘,再来看看美丽的草原……再来看看美丽的草原……”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手里却握着南下的车票,张静不禁又一次泪流满面……          (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