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在执着中感受快乐——记我校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赵文祥

2012-10-174459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近日,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我校电气工程学院赵文祥博士在导师程明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学位论文“高可靠性定子永磁型电机及其容错控制”获得了提名奖。在赵文祥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执著求学、潜心学术的坚韧品质,也有真诚稳重、乐观向上的优秀品格。他那份对学术的热情和不懈追求,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进步,源于团队的力量
  2004年夏天,时为江苏大学讲师的赵文祥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做着积极的准备。在诸多导师中,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程明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像磁石般深深吸引着赵文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他与程明教授取得了初步的联系。通过面试,程明教授决定接纳这名青年学者进入自己的课题组,程老师回忆说:“坦率地讲,经过简单的接触,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能力上有什么特别,只是觉得他乐观向上、踏实肯干的性格比较符合我们课题组的要求。”
  就这样,赵文祥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南大学,追随着心仪的导师,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的生活。逐渐地,他感受了工作方面的压力。作为国内电机领域的知名教授,同时也是电气学院的前任院长,程明老师对自己的研究生有着很高的要求。按照规定,课题组的每位研究生,每周都要进行工作总结,不仅是口头汇报工作进展,更要求准备好相关文档,以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导师检察工作。赵文祥说:“这种工作总结是种激励,也是种审查机制,所以大家都认认真真钻研,十分踏实。当然,这种学习态度也是受老师的影响,因为他本身做事就十分认真、严谨。”从导师身上,赵文祥不仅学到了认真治学的态度,也学到了为师之道,如何尊重知识、尊重学问、做好研究;更重要的是在跟随程老师研究的过程中慢慢进步。“这不仅提高了学术水平,也教会了我以后如何来认真地对待学生,这也是学术之外的另外一种师生的传承。”已经当了硕士生导师的赵文祥如是说。
  幸运的是,在求学之路上,不仅有程明老师这样的智者为赵文祥指引方向,更有一个优秀的课题组为他做坚实的后盾。程明老师经常在组会上谦虚地说:“大家来到这个课题组,并非我个人有多么优秀,关键是团队每个人都很优秀,那么我们的力量合在一起就很强大。”因此,他经常鼓励课题组成员之间多多交流,共同进步。现为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花为研究员,他作为赵文祥的师兄,二人长期工作在一起,与赵文祥有着深入的接触:“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最开始他在很多细节方面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慢慢地,后进入课题组的师弟师妹也逐渐找他请教问题,他也很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帮忙解决问题,我想这是受课题组良好的科研氛围的影响吧,大家都互相帮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贾红云是赵文祥的师妹,作为一名已经顺利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回忆起攻博期间的经历,她不无感慨地说:“赵文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文献的查阅,到仿真、实验系统的搭建,他都愿意毫无保留地告知。特别是在我怀孕的第8个月,之前投给国外期刊的一篇论文需要改稿。这篇论文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身体原因,有一个实验已经无法进行了,我本来想放弃算了。这时候,赵师兄主动说帮我完成实验,整个实验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我动嘴,他动手,实验完成了,论文也顺利录用。这也是我博士期间最高水平的一篇论文,真的非常感谢他的帮助”。
    寂寞,耐得住才能成功
  赵文祥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累计SCI影响因子超过25,其中SCI一区期刊4篇(Regular paper)。这一成果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众所周知,电气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整体上而言,相关内容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都偏低。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是目前电气领域影响因子最高、最权威的国际期刊,能在上面发表1篇论文都是非常难的,但赵文祥在该期刊先后发表了多篇系列成果,标志着其博士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初步统计,论文被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引用,如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M.A.Rahman教授(IEEE Life Fellow)、美国密歇根大学的C.Mi教授(IEEE Fellow)、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Z.Q.Zhu教授(IEEE Fellow)、丹麦奥尔堡大学的Z.Chen教授(IET Fellow)等,以及多位来自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著名学者。引用的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
  回顾这一成果的取得,赵文祥认为导师的指导起了决定性作用。让赵文祥记忆最深的是他第一篇英文论文的撰写和录用。作为一名从没有撰写过英文论文的博士生而言,英文论文看了不少,但真正自己动笔写,却感到焦头烂额了。看到周围很多同学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赵文祥最开始想写写中文论文投一下,多方便啊,也能确保毕业。这时候,导师的鼓励起了决定性作用。他说,深入下去,总会挖掘到更值得研究的东西,投英文期刊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科研水平的一种促进。从专业词汇的选用,到英语语法的使用,导师一遍一遍地修改着论文,特别是对实验结果不满意的地方,他总是能按照导师的要求,不断对实验系统进行调试。在撰写论文的几个月中,不单单是科研成果的总结,更是一个提高学术水平的训练。论文基本成形后,赵文祥与导师协商,投稿到哪个期刊更为合适。赵文祥最初的意见是找一个普通的国外期刊,能录用就非常好了。他说:“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已经有论文录用,我想只要是SCI期刊,哪怕是影响因子最低的期刊也很好了啊”。导师程明教授纠正了他的错误观点。程老师认为,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对成果进行总结和提升,论文的创新性也是很不错的,就应该投稿到本领域最好的期刊,哪怕被拒稿,能有一些有益的评审意见,对后期的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要怕拒稿,拒稿了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有提升的余地。果然,论文在投稿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期刊2个月后,他们收到了很好的评审意见,并最终顺利录用。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赵文祥后来又多次向国际顶级期刊投稿,其间也有不少拒稿的经历,他认为其中很多拒稿意见都为他博士期间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笑着说,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我还真想对那些拒我稿件的审稿人表示一下谢意呢,他们对我博士论文的帮助可真不小呢。笑对拒稿,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境界呀。
    深入,换来科研能力的提升
  赵文祥的博士研究生总共读了5年,实际上,到第3年的时候,他的成果就已经达到了学校和课题组对博士的要求,但他始终坚持秉承导师“做科研就要深入”的思想,凡事务求认真,做到最好。
  电机驱动系统是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交通运输等重要工程应用中的核心装备,要求可靠性高、容错性好,以确保在局部发生故障时仍能维持系统的预期功能。因为长期关注该技术问题,赵文祥在这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学术积累,特别是在参与程明老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混合磁路发电机及电动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
  的过程中,他对新型定子永磁型电机及其相关可靠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高可靠性定子永磁型电机容错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多种容错式电机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电机“在缺相故障条件下输出的平均转矩、转矩脉动基本不变,并具有自起动能力”的容错运行,为该类电机在高可靠性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基于前期开展的研究工作,赵文祥不断总结和深入挖掘,为课题组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博士研究的第四年,成功地与导师合作申报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先后成功申报2项航空基金和1项教育部博导基金。同时,他个人也在攻博期间获得了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作为还没有博士毕业的一名讲师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回顾这段经历,赵文祥不无感慨地说:“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程明教授,他不但在学术上对我遇到的每一个技术难题进行把关和指导,更引导、鼓励我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他培养的不只是一名博士研究生,更是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他回忆说,程老师曾经鼓励他:“科研上会遇到很多难度很大的事情,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坚持。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你的机会肯定等于零;努力了,机会就大于零。”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但也确实是真知灼见,鼓励着赵文祥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寻。特别可喜的是,2012年赵文祥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的资助(电工学科仅4项),标志着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同时也为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心若在、目标就在,践行、不畏困难”,凭借着这份执著心和平常心,赵文祥博士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寻着。(孟美娟  黄文洁  任禹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