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记201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候选人、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

2012-10-171536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王建国1978年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1982年毕业。硕士生阶段从师刘光华、钟训正、张致中和许以诚教授;1985年跟随齐康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后先后在建筑研究所和建筑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潜心研究,为教学教材奠基,为学科发展把脉
  1980年代王建国读研阶段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的城市规划建设比较粗放,通过学习,他逐步建立起建筑环境的整体概念。特别是在博士生阶段,齐康教授具战略眼光和开放视野、前瞻性地将城市设计这一重要研究课题设立为王建国的主攻方向。自此,他边学边做,一方面系统学习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另一方面连续二年蹲点研究常熟古城城市形态,开始探索中国城市设计。1991年,他以齐教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出版第一本由国内作者独立撰写的城市设计专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该书的价值和特点是吸收了西方的理论分析方法,又立足于中国实际,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体系;提出包含公众参与的城市设计“双重过程论”;验证了基于“型”、“类”、“期”概念的“城市形态-城市设计”的分析理论;并从应用层面首次提出“相关线-域面”的城市设计方法。1996年台湾购买版权出版繁体字版,2001年出版第二版,先后重印9次。1999年,王建国结合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从适用方法技术和案例实证层面拓展和丰富了原先的体系,出版《城市设计》,之后2004年二版和2011年三版,先后重印11次。上述二书前后印数近60000册,体现出城市设计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作用和社会需求,被认为是“国内最为系统、完整和最具原创成分的城市设计成果”。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和《城市设计》一直是国内公认比较权威的城市设计专业教学的参考书,作为科研成果也成为王建国开展城市设计教学和建设教材的奠基石。他长期开展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课程在东南大学广受学生欢迎,多次获得教学奖项。2009年,王建国主编了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城市设计》,并被遴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和“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
  研究的深度是教学的根基所在,也是学科发展的命脉源泉。王建国善于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瞄准国家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杰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4项;主持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1项、课题1项。2001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完成的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2)和科技进步二等奖(排2,13)等。在这些工作中,科研重点有所调整,范围有所扩大,但却凝聚了学院的科研中坚力量,带动了学科的完善、发展和对社会需求的应对与挑战。
          锐意教改,立足传承东南特色,融汇创新开放视界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作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在国内外建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注重创新方面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历任院系领导均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敏锐发见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关联,在中国建筑教育上长于探索并取得瞩目成就。王建国教授就任院长期间,继承东大建筑教育传统,锐意教改,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将建筑学教育放在国际视野和开放平台的基础上,王建国及其团队构思提出以“开放、交叉、融合”为核心理念的本科教学新体系,确立了有效学习、铸造能力、储备潜力的主体教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团队建立了建筑学本科五年制连续互动的“3+2”教程结构,即前三年以基础性教学为主,注重建筑学基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后两年以知识拓展性教学为主,实行“菜单式”课程和课题选修方式,由“教授工作室”机制实施课题选修的双向选择,注重建筑设计综合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授工作室”制中,他长期承担城市设计的课程教学,从而能够有效传递教学理念、方法,发挥教授经验比较丰富的长项,形成教学的理论研究、过程教学和实践培养的互动。
  对新的教学体系的探索也离不开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在王建国的动议和组织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2003年12月主办了“南京国际建筑教育论坛”,他任大会主席并作题为“中国建筑教育走向初探”的主旨发言,后全文刊登于《建筑学报》。此会还正式出版了中英文论文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建筑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也是不断传承创新的过程。东南大学建筑学教学改革由于较好地继承注重设计方法和思维训练的优势传统,又广纳先进,从而新体系先后获“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当年度全国土建类唯一获准的立项)和“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的资助。该体系建设成果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由院士、国务院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组成的专家组认为,“教学成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改革、不断创新,引领示范作用突出,已经在整体办学水平、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对国际建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学获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的建设;2008年《建筑设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建筑设计》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王建国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还在国家层面积极推进建筑教育和教学工作,参编修订完成了国家新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标准,在《中国大学教育》等刊物发表教改论文10多篇。
          参加实践,学有所长发挥特色,贯穿教学培养后学
  王建国十分注重城市设计和建筑工程实践创新,注重城市与建筑、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取得业界公认的高水平的赞誉。在城市设计方面,他先后主持完成中国上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规划设计竞赛方案、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地区城市设计、无锡市总体城市设计、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等;在建筑设计方面,完成并建成有四川绵竹市广济镇文化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公共教学楼、江苏省盐城中学和江宁博物馆等建筑作品。2011年,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设计大师称号。
  在这些实践项目中,始终贯穿着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如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突破传统景观的分析方法,运用GPS定位和流线关系进行景观评估,得到等视线优化算法,指导景观规划和设计,对于西湖申遗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种针对城市复杂问题寻找比较有效解决途径的方法,也具有国际领先性。王建国主持的规划和设计成果先后获国际奖2项,全国优秀建筑工程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和表扬奖各1项;省级优秀规划和工程设计一、二等奖近10项。同时近20次在国际、国内规划设计竞赛中得奖中标。
  通过这些实践,一方面在本科课程教学中发挥了积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的培养中,带领出一批新人和建筑学院的骨干力量。他们今天正在逐步担当新的砥柱中流角色,成为新一代东大建筑教学和科研精英。
          “种桃、种李、种春风”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王建国善于从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成长规律出发,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通过开放式成果考核及师生间多层次和多环节的交流,使得自己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形成富有实效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他言传身教,注意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经为希望工程捐款购书;“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捐出较大数额的特殊党费,并与师生一道投入四川绵竹广济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经费预算有限、施工周期紧、现场基础条件差的情况下,尽心尽力,最终顺利地完成广济镇文化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该项目先后获全国和江苏省优秀工程奖等政府表彰,广济镇中心建筑群援建项目组曾作为灾后重建范例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
  他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和西班牙国际设计竞赛分别取得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指导朱渊(现为东南大学教师)获2012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指导的博士生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如博士生张愚曾作为亚太地区唯一论文录用者赴芝加哥参加北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年会宣读论文;五次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比优秀奖及指导教师奖,他培养毕业的学生专业突出、素质优秀,不少赴世界一流名校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苏黎世高工、东京大学等。
  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学生。学生们一方面敬畏他的教学和科研中的严谨和认真,另一方面又能感受到他和蔼可亲的育人作风和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每年都有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就业、深造、出国留学等方面得到他的热情帮助,曾被网上誉为“种桃、种李、种春风”。(姚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