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春风大雅能容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

2017-03-181429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他师承建筑名家,硕士生阶段从师刘光华、钟训正、张致中和许以诚教授;1985年跟随齐康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沐浴着东南建筑教育的优良传统,成长于中国建筑教育的“圣地”。

30多年来,他一直在守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和谐完美,也一直在追问我们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学科究竟有没有本质而普适性的共性科学问题,如果有,那么应对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又是什么?如果有,那又是什么?三十年来,他的研究工作一直基于这样的“问答”不断传承和创新。

他儒雅谦虚,团结同道,尊重长辈,爱戴学生。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材施教,形成富有实效的“科学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他已经培养了80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曾被网络誉为“种桃、种李、种春风”。

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

承东南建筑的脉

东南大学建筑本科教育始于1927年,是全国公认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

这里云集荟萃了一大批中国最杰出的建筑人才。著名的建筑学家,已故的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都曾长期在东大建筑系任教并主持工作,培育的人才很多人都成为了院士、教授、设计大师和设计行业中的翘楚,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最优秀的本土建筑师群体,如吴良镛、戴念慈、张开济、张镈等;建国以后,这里又培养出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王建国、孟建民等六位院士,国际建筑普里茨克奖获得者王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新晋的中科院院士常青博士也毕业于东南大学。

东南建筑被学界誉为“东南学派”,这里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王建国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王建国对城市和建筑相关性的认识是从大学开始的。1978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习。首先学的是建筑设计。在建筑系一以贯之的“严、实、活、透、硬”教学思想熏陶下,建筑领悟和设计能力逐步提高。他在本科求学期间曾经观摩了前辈教授参加国际建筑竞赛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城市设计问题有了朦胧的认识。

1982年,王建国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师从刘光华、张致中、钟训正和许以诚教授组成的导师指导小组,这时全国建筑界开始对城镇建筑环境有了更深刻和更广泛的认识。期间他跟随导师参与了南京金陵饭店商场建筑设计和无锡太湖饭店等建筑方案设计,从中感悟到方案讨论和争执中很多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城市环境处理的问题,也逐渐感悟到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常常是在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的多元路径中优选凝练的结果。

1985年,王建国免试进入建筑研究所师从齐康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他后来与城市设计结下不解之缘的关键起点。齐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建筑学家,他对学术问题十分敏感,高瞻远瞩,积极为学生成长创造机会。对此,王建国感受尤为深刻。他清晰地记得,在他刚刚进研究所时,导师就让他到北京参加了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人力资源和城市发展研讨会”,会上聆听了吴良镛先生“城市美的创造”等重量级的学术报告,这在当时是一个规格很高的会议。后来,又有幸随导师参与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河南博物院、冰心文学馆、南京金陵小区等建筑的设计,得到了从方案直到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系统训练。1985年底,齐教授开始主持建设部“七五”重点科研课题“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并让他负责小城市试点研究工作。在围绕城镇建筑环境的文献研究中,王建国慢慢发现其在国外主要对应的一个学科领域就是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的问题,而是和人、社会、环境文脉互动的产物。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就此展开,这在当时的中国尚属开拓性的工作。

正是在导师的引领下,王建国较早捕捉到了城市设计这个影响他后来30年的学术研究专攻的契机,并在此研究领域内持续坚守探索,最终取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创新成果。他的研究和探索一直处于国际城市设计的前沿领域,国际权威学者评价道:他“为城市形态良性演进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竞争力而有效的城市设计途径”,“王建国教授在这一重要而难度的城市设计领域开展的引领性研究,已使他成为一位具有国际地位的学者”。为此,他先后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行走在创新前沿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今天,王建国对于城市设计的研究,可以说是持续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他自己把三十年来的工作历程概括为是“传承与探新”。

在理论上,他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城市设计工程实践及专业教育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首次建构了基于城市“型”“类”“期”属性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凝练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城市设计方法论。针对中国特定国情,研发了系列大尺度城市设计的量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较为科学地揭示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建构机理,从技术层面初步破解了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紊乱、建筑开发强度失控及景观科学优化等方面的科学难题。成果应用实施于南京、杭州、郑州、常州、无锡、蚌埠、芜湖等地的城市设计工程项目。他所撰写的《现代城市设计和理论》和《城市设计》先后二版和三版,总印数达到6.26万册,并被多位院士评价为“国内领先”“填补空白”的论著。他的论著正面他引超过8000次。2013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针对全球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他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生研究,继而拓展到城镇历史环境保护领域。主持开展针对城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和研究团队初步建立了遗产建筑综合价值评估和定量评估的“动态决策支持系统”(DDSS),研发出建筑保护改造的“可视化”软件;撰写出版《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2012年,“遗产类建筑综合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建国在学术界率先提出了“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和“生态优先”的绿色城市设计准则。他认为,“绿色城市设计”一方面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是城市设计领域自身的延拓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未来城镇建筑环境建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与绿色建筑一样,它是当代城市设计工作者面对跨世纪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性思索和应答。早在1993年4月,中国海南海口市举行国际城市设计竞赛和研讨会,与会的著名学者柯里亚、韦湘民、刘太格等,就“热带滨海城市的塑造”为主题,探讨了与热带滨海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城市设计问题,并用中、英两种文字发表了会议宣言,以及指导海口未来城市设计的14条原则,其中宣言主要内容和大部分原则都与绿色城市设计相关,而王老师就是宣言和导则的主要执笔者。

30年来,王建国院士及团队先后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的工程实践,主持及参与完成六十多项重要的城市设计和建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国国学中心、南京总体城市设计、郑州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提升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景观提升规划设计、常州空间景观研究、南京中山陵博爱园和天地科学园规划设计、南京老城空间形态研究、南京明城墙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新塔规划设计、四川绵竹广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群、河南博物院、福建长乐冰心文学馆、南京江宁博物馆、南京牛首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等。

在这些实践项目中,他注重科学方法和应用技术的创新。如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中,他首次运用了GPS技术来探寻西湖“动态随机视点”的观景规律和基于空气能见度分析的高层建筑布局优化方法。为此,他们团队租船在西湖里面带着GPS仪器工作了三天,并购买了杭州气象部门过去三年的空气能见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科学基础上所做的城市设计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主要依靠静态视点和主观判断的弊病,在科学方法和技术上有了突破和创新。后来在运河景观提升研究中,他们又研发出基于“人”“车”“船“不同速率的线性廊道遗产景观优化的方法。上述项目不仅在设计竞赛中获奖,而且为西湖和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及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该项成果曾在国际建协柏林大会(UIA)做成果展览(2002),在世界城市论坛(WUF4)等16次国际会议做主题报告,在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代尔福特理工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讲学交流。

润物无声桃李情

王建国很谦虚,对自己一向要求严格,是一位具有传统情怀又不乏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典范。在得知自己当选院士的消息后,他就为自己立下今后工作的“八条准则”,其实就是要警醒自己,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要保持自己的学术敏感度和持续的创新活力。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教授,一个专业工作者,走到今天并不是一个终点,它仍然是一个新的起点。工作仍然要按照正常的学术研究和探讨的方向前行。他说“今后自己在一些专业领域上的学术发言,社会会更加关注,所以需要更加谨慎,要有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当今社会信息发展非常快,很多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不容易一下子看清,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持成见,与时俱进;我与我的团队和学生同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讲大一点,也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我是一个首席,我可能用我的治学经验和专业眼光,把握好方向和团队志同道合的工作实效,更多关注和把握国际前沿的动向,科学判断国内外建筑学领域以及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些本体性和规律性的基本问题,同时寻求破解之道。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分享头脑风暴带来的很多新意和乐趣。”王建国院士对记者说。

王建国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开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课程在东南大学广受学生欢迎。他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教学名师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奖项;他培养的学生很多赴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他言传身教,关心体贴学生,注重传、帮、带,迄今已经培养了80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作为导师,获201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建筑学科近十年唯一获奖)。

他是一位具有平民情怀的设计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于乡镇和乡村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和团队先后完成了“江苏建筑文化”和“泰州乡村调查”等研究,开展了苏州木渎藏书和南京高淳桠溪镇的规划设计研究。王建国认为,建筑师和规划师要放下架子,主动走进平民建筑,关注普通人的生存需求,为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人居环境有所作为。去年,他在江苏省政协也提交了关于在乡村地区设置“赤脚规划(设计)师”制度的提案。

他对自然一直保持敬畏之心,在设计中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城市的自然禀赋,不管是自然形成的山川地貌、当地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还是前人考虑的城市格局和规划设计意匠都应该得到尊重。城市特色是依据已有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塑造出来的,而不是人为地简单创造出来的,而城市设计可以在此大有作为。新近中央、住建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城市设计,希望我们的建设要重视本土文化特色,让后代子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很幸运较早关注到城市设计这一当今正成为热点的学术领域,中国大发展的时代和师长引路也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实践机会,然而山外青山楼外楼,学有涯而知无涯,止于至善当为终身之训”,王建国院士如是说。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沾尘”。王建国30年工作的辛勤耕耘追求的是科学、和谐,同时也是绿色的境界,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蕴含着一股清新典雅、开放包容的魅力。而他的为人,始终儒雅谦和、低调务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赖。他的治学育人,一言一行,恰如春风,和煦无私,而品格自高。


本文刊载于《东南大学报》2016年1月1日(第1301期)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