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东大
杨振宁东南大学报告 想拿诺贝尔先提高待遇
发布时间: 2008-11-05                    访问次数: 976

杨振宁在报告现场

 

  中国距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随着2008年诺贝尔奖的评出,这个问题再度成为国内热论的焦点。讨论中,大家心情复杂甚至焦虑,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却乐观看待。“中国要拿诺贝尔奖,前景十分乐观。”昨晚在东南大学做报告时,这位物理学大师的回答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杨振宁正在做报告

  昨天,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及夫人来到南京东南大学参加“华英文化系列讲座”

  好奇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虽然已是86岁高龄,可杨振宁思维富有条理、声音也清晰有力。
 
 
 
这次来到东南大学做报告,杨振宁聊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物理学的诱惑》。很多人都认为物理学是门难懂的学问,可杨振宁不以为然。

  “有好奇心就行,这也是物理学专家研究的动力,由此产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福利。”杨振宁举了不少例子,比方说,很多年前有一个著名的魔术,一位摩登女郎站在铁盘上,魔术师将盘子上充满正电子,正电子到了女孩的肩上、 头上。正电子之间互相排斥,女孩的头发神奇般地膨胀开来,如同怒发冲冠一般。可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电和磁的关系。怀着好奇心,物理学家Faraday开始了实验,他在线圈里放了磁铁,左右移动磁铁,居然都能发电。就是这样简单的设备,让这位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而这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真是不可估量。

  吴健雄“也该拿诺贝尔奖”

  报告中,杨振宁多次提到了吴健雄,并为她“叫屈”。吴健雄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56年,她设计了一项验证“宇称守恒定律”的试验,证实宇称并不守恒,证明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人提出的科学理论。

  让杨振宁至今仍感困惑的是,当年的诺贝尔奖,他与李政道分享,可吴健雄却未能同享。“我认为,她没有获得她应该得到的荣誉。”杨振宁坦言,他和李政道只提出了理论,而吴健雄却用实验进行了证实。当时,吴健雄未能一同得奖,也有不少猜测。其中一个猜测就是要获得当年的奖项必须在当年的2月1日前发表文章,而吴健雄的文章发表有些迟,但这个说法很难自圆其说。

  还有一个猜测就是诺贝尔奖不能同时颁给四个人,因为吴健雄当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实验合作伙伴,如果要颁给吴健雄就必须同时颁给那位专家,后来经过讨论,就没有颁发给吴健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吴健雄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相信不久就有结论。”杨振宁表示,按照规定,诺贝尔奖的相关档案可以在50年后公布,相信已经有科学史的研究专家开始了研究。

  科研“土壤”还不够“肥沃”

  中国人拿诺贝尔奖,还要等多久?“如果要说一个具体的年限,这很难回答。”杨振宁坦言,华裔科学家已经有七人获得诺贝尔奖了,但没有一位是在国内作研究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待遇、设备跟不上就是原因之一。

  他解释,年轻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买菜时要帮助太太考虑如何买到更便宜的菜,孩子生病了要考虑治疗费用,物质条件不够肯定会分心。但是他在美国生活、工作时从来不需顾虑这些问题,每天24小时都可以想自己的研究。再说设备,现在国内已经有了不少先进的仪器,但这些和国外水准相差甚远,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除此之外,科研氛围、科研传统不够,也是中国籍科学家一时不容易拿到诺贝尔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国家,专家们重点研究很多前沿问题,这其中哪些还可以继续钻研、哪些可以解决,那里的专家都很清楚。“这得到了那里的空气里才知道。”杨振宁说,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这样的科研传统才行,而这样的传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不过,中国人才众多、经济高速发展,对科研的发展也非常热心,相信经过20年至30年的发展,要拿到诺贝尔奖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